2023年的元旦,沈阳南风剧院的演出场场爆满,台柱子曾宇男又听到了观众的大笑和呐喊。一个月前,他还对着空旷的观众席弯腰谢幕,1000多人的剧院,只坐了九十个人。

二人转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文化艺术。就跟东北人的一日三餐一样。人不说嘛,“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世界在变,二人转也在变,由于疫情影响,演出行业普遍面临停工和收入减少的困境。

沈阳南风大剧院把本来收费的二人转节目搬上了抖音,将“包袱”和“绝活儿”在网上免费直播,却吸引了一波更年轻的观众。现在疫情解封了,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看看二人转,开心一下。

二人转大剧院没人了

2020年之前,曾宇男一年365天,300天都在舞台上,台下的笑声呐喊恨不得将屋顶掀翻,且从未停歇。千人表演厅,逢年过节场场爆满,买不到票的人就自带小板凳前来,央着剧场经理增加坐席,实在没有座位,站着看也行。

2020年“五一,曾宇男站上舞台时,眼前黢黑黢黑的人头不见了,上千人如今只剩肉眼数得过来的几十个前排观众,大家稀稀落落地坐着,相隔数个座椅,带着口罩,生怕与他人有什么肢体接触。

曾宇男在台上卖力逗笑,台下的互动声没了,笑声也没多少。剧院空旷冷清,曾宇男弯腰谢幕时,甚至能清楚听到大厅传来的回声。那次演出后,曾宇男产生了强烈的转行念头。“二人转都没人看了,不干到头了吗”。

沈阳人看二人转不是在农村炕头搭配酸菜白肉,而是在表演歌剧和严肃交响乐的剧院里,一位著名的本土作家回忆起他去剧院看二人转的经历时说:除了招待外地朋友,当两个沈阳人喝了点酒,互相无话,又不想回家,就会去买张票热闹一阵儿。

二人转分为说口,小帽,正戏,绝活儿,说口曾是为人诟病的“黄段子”重灾区。本世纪初一度盛行,现在主流是在绝活儿上发力,即歌舞加杂技表演。安经理说,以家庭为单位的顾客已成为剧院的消费主力,节目更绿色,“搞歪门邪道,那个钱国家也不会让我们赚得长久。”

但是,疫情冲击了二人转和剧院,2022年剧院陆续停业5次。疫情对剧场的最大影响是上座率。疫情前,剧场一千多个座位,平常上座率有五六百人,赶上周末或过节,三四十人搁门口排队,天天爆满。疫情后,票房缩减百分之六七十。观众不敢出门,剧场限制只能坐半场,需要有安全距离,一出现病例,演员就放假失业了。

新生代“台柱子”,直播间搞笑

17岁时,曾宇男因为喜爱表演而接触二人转。和老一辈演员打小儿就练“幼功”比,算是入行晚。经过3年学徒期,于2019年第一次在南风登台。

从唱歌到杂技,曾宇男几乎参与过南风大剧院所有的节目表演,是那种看过就很容易被过目不忘的演员,不到十六岁的模样,大大咧咧又虎头虎脑,挺有精神头儿,像初中班上那种喜欢恶作剧又擅长装无辜的男生。

2019年底,南风大剧院在抖音发了第一条视频,初衷只是打广告宣传剧院和演员,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线下买票。曾宇男的外形气质和反差张力专门为短视频量身打造,伴随着剧院在抖音上发布节目,一年内,他迅速“火了”,转载量和粉丝数都提升得很快。就算不去剧院,人们也能在抖音频繁刷到这个形象鲜明的表演者。

而他的搭档往往以长辈形象出现,一次一次包容着胡闹的小孩儿,观众看到他上台,就会想,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呢?又觉得,这孩子还挺早熟,其实他的真实年龄是26岁。安经理评价,和剧院的老演员相比,曾宇男技术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依靠短视频平台,他在某种意义上“弯道超车”,成了剧院的“台柱子”。曾宇男的即兴直播迅速聚拢了数百人观看,他通过不断地自嘲陪观众闷中取乐,“刚直播了一个礼拜,大家都庆祝我‘头七’。”

有观众问他,“你咋干这个呢?”他熟练地自我消解:“干这个怎么了?我可不能自己埋汰自己,主播也是个职业。”直播间里,剧院几十个演员一直坚持在岗位上,每个人来一段拿手的绝活儿。只要有观众点歌,演员们就轮流接过话筒。

等待春天

在传统演艺行业里,演员抖的包袱属于各家机密,剧院也担心观众看过笑过就不来现场买票了。但是,南风大剧院非但没有损失观众,还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走到剧场。以前,二人转的主力观众在40岁左右。

另外,把节目从线下搬到线上,无形中让剧院变被动为主动,每场都能获得数千元的打赏。同时账号吸粉将近200万。在抖音生活服务平台上线团购券后,安经理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下单团购,从直播间走进了剧院现场。”

过去3年,剧院断断续续有大半年处于停演状态,门票收入和运营成本只能勉强持平。剧院也动员演员自己注册抖音账号,挖掘沈阳的吃喝玩乐好去处。曾宇男凭借自己搞笑的天赋,探了各种餐馆、休闲娱乐店铺,吸引了百万余粉丝。

安经理说,演艺行业本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剧院不仅没有亏损,甚至还实现了盈利。在抖音上,曾宇男有了100多万粉丝, 走在沈阳街头总被人认出来:你就是那个小胖子对不?出去吃饭也常遇见邻桌过来敬酒合影。

但是,直播间毕竟和舞台上不同。闲下来时,曾宇男更喜欢翻看南方大剧院过往在抖音发的舞台演出,看看过去的自己。过往的演出和上千观众的笑声和呐喊声,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疫情放开后,所有演员都盼着登台演出。

曾宇男说,这3年,很多同行转行了。但他坚持挺过来了。“还是热爱,不热爱坚持不了。”入行以来,他一共演出了600多场,习惯了舞台,也放不下。“每当抖完一个包袱,听到观众齐刷刷的呐喊声时,我感觉特别好。别人一笑,那就证明我演出成功了,对得起观众。”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楠

编辑: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