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含腾量很高,坏消息是含腾量很高也不能作为无脑进影院的理由。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知乎问题:假如地球毁灭了,剩下你一个人在月球,你会怎么办?

《独行月球》令我期待的其实并非是“沈马”组合,而是片名中的“独”字。如果一部喜剧可以探讨人类潜意识的孤独,那这绝对是一部成功且可以名垂青史的的喜剧。

但是影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不是“独”,更多的是“不独”。导演不断的冲淡独的概念,削弱故事内涵,让一部本可以达到神作的电影变为了一部平庸的娱乐化作品,这是极其可惜的。

设定好一个看似荒诞,但又戏剧感十足的场景后,剔除了赵石部分原著漫画的梗之后,开心麻花开始了它一贯的喜剧式解构。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喜剧式的解构和故事内核产生了脱离,仿佛是用麻辣香锅的做法烹制了一盘西瓜,喜剧并没有给这部电影增添多少亮色的同时,还拉低了整部电影的叙述。

就像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是家国天下,但是电影留给世人的终归都是意难平。

个人VS世界

电影围绕着两场救赎展开,月球视角,围绕独孤月和一只叫刚子的袋鼠之间的戏份展开;地球视角,则是以幸存的人类围观独孤月和一只叫刚子的袋鼠之间的戏份展开。

于是两颗星球上的“人们”,就这样踏上了一场没有选择且无法回头的“重生”旅途。前路漫漫,他们要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未知。

“黑暗中 我们紧紧的相拥 看星空闪烁

就这样并排躺在一望无际 星河的中央

直到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为接近对方”

独孤月想要结束自己在月球上的生命,贯穿了整部电影。而最终拯救他的,是人类还存活的消息。人类在灾祸的面前感受到了无比的渺小和脆弱,而正是独孤月解开了吊在房梁上的绳索。

所以影片末尾独孤月个人英雄式的演绎并不是这部电影的本色,这部喜剧的悲剧内核其实是孤独和绝望。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多电影在结局强行拔高,强行悲剧,明明可以不用舍身也能取义,但是导演偏偏如此。我们需要英雄,而且所有人生来并非英雄,用唯物主义史观来说,是时势造英雄。

俗套的喜剧手法

《独行月球》像是一部“拼盘电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影片的剧情割裂感极为强烈,三分之一的喜剧片,三分之一的科幻片,三分之一的剧情片,而这每一个三分之一之中槽点远大于优点。

笑点包袱又老套又尴尬;科幻剧情杂糅,毫无新意,像是《楚门的世界》+《火星救援》+《流浪地球》+《星际探索》的低配版结合体。

可以说影片在后半段已经没有笑点了,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也就极其尴尬,如果说是喜剧片,对不起,不及格;说是科幻片,对不起,更不及格。

相比于故事内核,整部电影的喜剧手法就显得低级而多余了。尤其在前半段的搞笑中,有几个点是会让女性感到不适的,它带着深深的男性凝视。

不是说不好笑,影院里时不时传来的笑声,肯定了开心麻花这些年在喜剧领域的耕耘。但无论是沈腾被独自落在月球时的荒诞设置,还是月球直播,地球配音的双簧,亦或是袋鼠作为吉祥物的加入,整部电影的喜剧手段显得无比单薄。

而且电影中纸片人太多了,似乎是为了完成那么多画家笔下的名场面强行连缀起来的。

太空喜剧,里面科幻内容多了,难免会让观众更加理智,更贴近逻辑思考。科幻和这种薄弱喜剧搭起来,其实是互相消解的。

可以把这部电影理解为,加入直播的《火星救援》,影棚在月球的《楚门的世界》。

但,其余,已经没有太多。

死亡VS爱情

无论是马蓝星将独孤月打造成“希望”,还是刚子让独孤月误以为人类还存在,两颗星球上的人都需要一种超越藩篱的东西来支撑。

但,影片差了些火候。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片,我们不可能要求太多。但如果开心麻花只热衷于用一种俗套的喜剧手法来解构所有的故事,它也无法真正把握住喜剧。

本来一个人在月球上孤身望着地球,应是一个十分凄美的画面;本来独自在月球的生活,可以拍出主角内心的挣扎和恐惧。

但这一切都被导演有意无意的抛弃了,其原因就在于简单的喜剧手法打乱了情节的设置,想要简单的让观众笑出来,就不能营造影片原本该有的氛围。

两人的爱情在整部电影里显得没有根据,独孤月对马蓝星深沉的爱恋缺乏了强有力的感情铺垫。

所以影片最后,独孤月为了马蓝星舍弃自己的生命之时,我们并无法被这种空中楼阁的爱情感动,却又感受不全为全人类牺牲的豪情,导致最后只能尴尬的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故事情节里,看着主角死去,想要感动而不可得。

喜剧VS悲剧

我们365天都在教育中的过程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

这部电影里,甜点式的喜剧设置,担不起整部电影的故事内核,也辜负了沈腾难得的演技。

国产电影似乎习惯了塑造小人物式的英雄:一开始默默无闻,然后厚积薄发,给予其一个可以大有作为拯救世界的契机。

问题是在经历了这个世界加之其身上的种种不公之后,他真的能勇敢无畏,毫不退缩地牺牲自己吗?在做出选择之前不会摇摆吗?

所以喜剧的价值,就在于给绝境中的人以希望,用笑容的力量解构世事的无常。开心麻花的尝试无疑是可取的,但要走的路还很长。

就像春晚小品一样,观众发笑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比如赵本山小品《卖拐》系列,我们笑范伟被忽悠,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聪明而范伟傻;

周星驰的《少林足球》里,我们笑大师兄空有铁头功却只能被酒吧经理用酒瓶子砸头,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卑微而大师兄活得憋屈。

智力、财力、生活境遇等等方面的错位或者由此造成的荒诞现实,才是我们发笑的根源,而不仅仅是为了主旋律而悲剧催泪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