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枪师姐2021》剧照。

家族荣耀》剧照。

《射雕英雄传》《法证先锋》《溏心风暴》等作品都是许多观众心目中的港剧经典。

《刑侦日记》海报。

目前,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正推出“剧能说·紫荆季——我的港剧回忆征文活动”,来和大家分享你记忆最深刻、最喜爱的一部港剧,优秀作品还有机会获得艺人签名照、视频平台会员卡、港剧周边衍生礼盒等丰富礼品,并在南方日报海风版上刊发,详情和投稿请扫二维码。

●南方日报记者 张思毅 统筹:梁燕 刘奕伶

本版图片源于网络

1983年,香港丽的电视台(亚洲电视前身)制作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在内地播出后掀起观剧热潮。此后,越来越多的经典港剧进入内地观众视野并深受喜爱。

这些港剧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武侠经典,《大时代》《创世纪》《溏心风暴》等家族故事,《陀枪师姐》《刑事侦缉档案》《法证先锋》《妙手仁心》《冲上云霄》等职场剧,还有《男亲女爱》《皆大欢喜》《爱回家》这样的轻松喜剧。

进入内地市场近40年后,如今的港剧依然在小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近日,新华网联合优酷发布的《2022港剧观看报告》显示,2021年,观众在优酷“港剧场”观看港剧的总时长接近40亿小时,同比增长28%。而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在内地的首席合作伙伴埋堆堆APP,2021年12月的月度活跃用户已达到560万名,下载量高达3400万次。

依托内地市场,不断迭代创作、扩容题材的港剧在观看时长、用户规模上仍然有着十足的活力,观众既有“旧情怀”,也爱“追新番”。同时,通过与内地视频平台、制作方的沟通交流,《刑侦日记》《叹息桥》《家族荣耀》等多部融合香港与内地创作优势的“定制剧”作品逐渐涌现,获得观众关注与好评,显示出港剧逐渐摆脱过往的创作思维定势,重新焕发生机。

今年,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港剧忠实观众,以及任职于TVB、邵氏电影、寰亚传媒等香港影视机构的资深业内人士,一同梳理这些年港剧在内地市场的发展脉络,探讨港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迎来的新机遇及其带来的新启示。

过去

从引进到合拍

港剧经历的辉煌与迷茫

1983年,徐小明监制执导,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被引进到内地。该剧当年在广东电视台首播,随后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电视台播放,播出后获得强烈反响。作为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港剧,《大侠霍元甲》被视为是“首开港剧进军内地风潮”的作品。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过引进TVB、亚视这两大香港电视台的自制剧版权,再经普通话配音后,多部经典港剧得以在内地播出,崭露头角。

许多80后、90后内地观众喜欢戏称自己是“TVB儿童”,因为大家的童年恰好与TVB发展的黄金时期重叠。古装、现代、武侠、职业、警匪、都市爱情……当时TVB制作的电视剧涵盖题材广泛,数量多、质量高,在港剧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自然成为内地观众“港剧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TVB实力演员在内地的人气几乎可与香港歌坛、影坛的头部明星平分秋色。

家住广州的资深港剧迷杨小姐,最喜欢的一部剧是2000年在TVB播出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剧中饰演男主角文初的演员张智霖,至今还是她心中的“白月光”。另一名观众宋小姐则偏爱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大唐双龙传》《少年四大名捕》等翻拍自经典武侠小说的剧集都是她的“心头好”。

现任TVB助理总经理(艺员管理及发展)、邵氏电影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乐易玲在TVB已工作了18年,捧红了佘诗曼、杨怡、林峯、吴卓羲、黄宗泽等多名TVB“花旦”“小生”,也见证了港剧这些年来的浮沉。“这么多年来,TVB出品的许多电视剧受到观众的喜爱,拥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原因不仅仅是对不同题材的广泛涉猎,演员、台词、配乐其实都是港剧缔造‘港味’的关键元素。”她这样分析道。

TVB NEW WINGS LTD(定制剧/同步剧/合拍剧)总监钟澍佳则认为,港剧的“港味”即是“人情味”:“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港剧,最终都是回归到人性、人情,它的价值输出都是带着正向能量的,所以观众才会对那些温暖的瞬间、深刻的情感念念不忘。”而类似“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这样富有“人情味”的港剧经典台词,更是成为许多观众的口头禅风行至今。

直至目前,版权引进依然是内地与香港在电视剧领域最重要的合作模式。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内地影视行业开始慢慢壮大,市场变化促使内地和香港在影视层面的交流越来越多。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这种沟通交流日益频繁,最终促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合拍剧的诞生。

合拍剧中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当属2007年央视和TVB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而首次合作拍摄的时装商战题材电视剧《岁月风云》。该剧集结了刘松仁、廖京生、苗侨伟、林峯、马德钟、吴卓羲、冯绍峰等实力演员,在北京、香港、宁波等多个城市取景,并在央视八套和香港TVB播出。虽然演员阵容豪华,但在内地和香港播出时却都反响较为平淡。寰亚电视制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上影寰亚执行董事陈德修向记者表示:“对香港观众来说,合拍剧里一些他们不太熟悉的内地演员会让他们感觉比较陌生;而内地观众大多想看原汁原味的港剧,合拍剧中的一些内地元素又与剧集本身融合得不算太好,便会让观众产生‘水土不服’的观感。”

从单纯引进到两地合拍,港剧进入内地市场的前30年经历了辉煌,也有过探索和迷茫。而在视频网站兴起后,内地电视剧市场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并为港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当下

“定制剧”风潮再起

题材和演员是成败关键

如今,视频网站已成为许多内地观众观剧的首选平台,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打造独家视频资源矩阵成为每个平台“抢滩”市场的关键。

优酷率先将目光瞄准了港剧——2013年,优酷独家获得全部TVB正版剧集版权,使港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频密地触达内地观众;2018年,优酷与TVB、TVBC(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剧系列”,首次实现港剧在内地和香港同步播出,并开始打造“港剧场”厂牌。现在,凭借独家片库、版权剧、定制剧优势积累了大量黏性用户的“港剧场”,已成为优酷的一个重要IP。

“定制剧”也随着这种日渐紧密的交流合作趋势应运而生。“定制剧”通常由内地平台提出选题需求,香港影视机构据此进行故事策划,再由双方共同把控剧本创作方向等。虽然剧集制作主要由香港团队负责,但从剧本、选角到最终的成片、过审、播出、选推等环节,内地平台都会紧密参与。

2020年,林保怡、周家怡、陈奂仁、卫诗雅、伍咏薇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叹息桥》在优酷独播。该剧由优酷投资,林保怡监制,可以看作是定制剧的创新尝试。虽然播出当时全网讨论度不算很高,但《叹息桥》在优酷站内热度不俗,并获得了较好口碑,目前在豆瓣上仍维持8.7的高评分。

今年1月在优酷独播的《家族荣耀》,定位为“港风家族剧”,播出后获得较好反响,甚至反向输出至TVB播出,获得收视第一。有观众评价道,这部剧让人想起了以前TVB热播的家族剧,如《流金岁月》、“溏心风暴”系列等。此外,TVB与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陀枪师姐2021》、与优酷联合制作的《刑侦日记》,邵氏与优酷联合制作的《飞虎之潜行极战》,寰亚与优酷联合制作的《蚀日风暴》也都属于“定制剧”范畴。

“题材和演员的选取上,我们一般会根据站内数据、过往同类作品、用户反馈等各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会更偏向选择内地观众熟悉、喜爱的演员。”优酷“港剧场”项目负责人向记者揭秘了“定制剧”的部分“流量密码”——题材和演员是关键。据调查,题材方面,家族剧、职业剧、刑侦警匪剧最受内地观众青睐;演员方面,以《家族荣耀》为例,张智霖、杨怡、李彩桦等几位主演都是观众十分熟悉的香港演员,这样的主演阵容不仅能引发“回忆杀”效应,更能契合观众心目中对“港味”的期待。

“我相信‘定制剧’会是未来的主流。”陈德修表示。

未来

打破创作定式

用心挖掘新人新题材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港剧生产面临的下滑趋势,但这不意味着港剧就此“止步不前”。

作为制作方,TVB、邵氏、寰亚等机构在与内地平台、制作团队长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方式科学地剖析内地观众观剧审美的变化趋势,优化港剧的创作生产模式,寻求题材和内容上的突破创新。

陈德修认为,职业剧、警匪剧、家族剧等港剧拿手题材仍面临大量需求,如何将传统优势保持下去,同时适应观众审美变化,是制作团队需要继续精进研究的。钟澍佳则认为,如今的港剧在创作上需要保留“人情味”这一核心,但在制作方面也需要推陈出新:“要不停地提升创作和制作的水平,抛去过往港剧比较工业化的生产模式,用更年轻、更开放的思维去拍出更精品的剧集。”

另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不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随着内地和香港更紧密的多元合作,一定会创造更多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为我们影视从业人员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题材。”钟澍佳表示,未来将用心挖掘大湾区新鲜题材,用高品质的电视剧作品讲好大湾区故事。陈德修则透露,目前寰亚已有一部讲述大湾区医护人员故事的医疗剧正在筹备当中。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两地在影视方面的创作生产力量将会进一步结合,影视人才流动也会更为活跃,能够给予港剧更广阔发展的空间。”乐易玲向记者介绍,拥有50年悠长历史的TVB艺员训练班(下称“艺训班”)今年首度在内地招生,共有逾1300人报名,最终选出22名学员。7月18日,艺训班正式开课,22名内地学员将在广州度过半年的培训时光,学习表演、台词、武打、化妆造型等课程。课程结束后,他们将正式成为TVB的签约艺员,参与拍摄TVB、邵氏在内地开拍的多部剧作。

乐易玲也对这批学员寄予厚望:“TVB和邵氏每年在内地都有五六部剧集开拍,我们需要‘生力军’,也希望给学员们多点机会。祝福他们能成为激励新一代年轻人努力追梦的榜样。”

■业界声音

延续港剧生命力

关键在于把握

“守与变”的平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观众看剧的渠道也不限于电视,这就意味着港剧面对的是更加广泛且拥有不同背景的观众。而当港剧面向内地市场,我们真的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例如内地观众的喜好和思维方式。港剧的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守与变”的平衡,我们希望在保留港式的独有的生活气息、叙事风格等基础上,尝试更多类型的独特题材去迎合大跨度年龄层的内地观众,不断用心摸索能引起内地观众广泛共鸣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会跟其他平台共同探讨合作,不仅在版权开发与发行、制作方面持续发力,更会充分利用TVB已有片库和丰富的艺人资源,更加深度融入内地行业资源和市场,谋求新的机遇与突破。

——TVB助理总经理(艺员管理及发展)、邵氏电影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乐易玲

香港与内地电视产业的合作一定要结合两地优势,例如香港团队在剧本架构、拍摄手法、成本控制上拥有丰富经验,内地团队则是在人物塑造、艺术表达、服化置景上更为擅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不同的题材去创新。收视数据好、受观众欢迎的题材固然要继续保持创作,但电视剧创作不只是要迎合观众口味,有时候更需要引领观众口味。我们应该尝试做一些新的类型、新的题材。

另外,香港团队还有一点优势——独特的国际视野。现在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香港电视剧创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角度去反映祖国的发展,将祖国的变化融入电视剧创作中,用较为软性的方式将当下的中国图景传递给海外的观众。

——寰亚电视制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上影寰亚执行董事陈德修

我个人认为深得观众欢心的作品,一定在某些层面上有过人之处,比如剧本的扎实创作、人物的精心塑造、拍摄手法上的创新等。只要是好的作品,相信任何地方的观众都会受用。创作不应该只是为了刻意迎合观众口味,而是创作出能够真正打动观众的作品。当然,因为现在观众的观剧渠道越来越广,观剧要求也越来越高,港剧也要善于运用先前积攒的影视工业化制作经验,吸纳和采用内地剧集在制作上的优秀资源,比如服化道的精良团队、先进的拍摄器材和丰富的拍摄资源等,加深、加强两地影视行业交流和学习。我相信只要两地创作人员同心协力,一定能一起打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TVB NEW WINGS LTD(定制剧/同步剧/合拍剧)总监钟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