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迪士尼乐园又要迎来一位赚钱能手。

玲娜贝儿,危。

青春变形记》首版预告释出,清一色好评屠了满屏。

剧情啥的全没记住,只记得小熊猫好rua好吸,软萌肉乎。

看她摆弄肉嘟嘟的肚子,可怜兮兮抠手指站墙角,哭丧脸躲进小被窝……

啊,这样撒娇的小可爱,再硬的猛男也要撑不住了。

首映之后,小熊猫热度未掉,反而直线飙升。

更是喜提外号:大胖闺女。

今儿咱就一起聊聊,看看她到底多招人疼——

《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2022.3.11

>>>>皮克斯

作为皮克斯出品的第25部长篇动画,《青春变形记》有些特殊。

它是第一部由女性完全监督的皮克斯电影。

导演石之予,堪称皮克斯新星大将。

凭借《包宝宝》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石之矛敏锐细腻的女性视角,不俗的动画实力,让她在竞争激烈的皮克斯占据一席之地。

此次执导的首部长篇动画,更是反响惊人。

烂番茄媒体评分95%,Metacritic开分84,31好评,1中评,无一差评。

但可惜的是片子直接上了流媒体Disney+,据传迪士尼也没有把影片给内地送审。

必须承认,皮克斯正走入一种在所难免的俗套。

这也是《青春变形记》如今遇到的最大质疑。

但,你还是可以相信皮克斯。

这帮人永远有能力顶住压力将动画电影做得极具深度。

如果你曾为《机器人总动员》《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哭过,这次的《青春变形记》估计又要让你变成大哭包。

皮克斯想让你哭,谁也忍不住。

>>>>变形记

故事开始于千禧之后的加拿大,华裔美少女李美琳的青春期发生了一段插曲。

如果一定要为这段插曲寻个源头,大概是五个男孩。

男子组合“4 Town”是追星少女李美玲的本命。

听歌看报,只要出现“4 Town”,李美琳秒变花痴少女。

也因此,李美琳结识其他三个跟她一样“怪怪”的好友。

别看李美琳人前一副狂拽酷帅的样子,回了家,立刻切换乖乖仔模式。

母亲汇报成绩,A+成绩单拿到手软,乐器才艺不落人后。

放学后,跟着母亲虔诚礼拜,打扫宗祠,还不忘做家务打下手。

李美琳就是那种不提任何要求,只要家长说不,绝对不会犟嘴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那次丢脸的“杂货店男孩”危机,让李美玲第一次有了一点点反感母亲的复杂心情。

也是在那一晚,李美琳做了个噩梦。

噩梦的后遗症就是,她变了——变成了一只小熊猫。

李美琳变成这幅模样,直接一个大崩溃。

奇怪的是,爹妈好像完全不意外。

原来,李美琳的母辈家族一直有个神秘的诅咒。

凡承此血脉者,会在人生某个阶段变成小熊猫。

解除诅咒,必须要在红月之夜,举办仪式化解。

可红月之夜,李美琳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做……

>>>>细节点

《青春变形记》作为一部西方制作的东方题材电影,在上映之初就引得各方关注。

东方观众生怕又是偏见乱炖,西方观众也怕又是刻板堆叠。

难得的是,《青春变形记》让东西方的文化得到了一次不错的融合。

既没有刻意消费夸张,也没有敷衍放弃尊重。

它让东方文化渗入其中,也让西方观众得到了情感理解。这很难,但《青春变形记》确实做到了。电影里,提到东方元素,唐人街的红灯笼必不可少。

走街串巷,全是熟人。

最注重人情世故的东方情谊在一条街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家宗祠里处处都是中式特色,比如,飞檐青瓦,门口石猫,跪拜谢礼,祈福保佑。

回了家也是典型中国家庭装扮。

桌上的龙形装饰,贴在墙上的倒福。

习惯也还在。

早饭要喝粥。

厕所马桶要套上马桶圈。

而在所有场景之中,导演最喜欢的就是家人一起准备晚饭。

这边包着饺子,那边下着锅,电视里放着八点档国产剧,时而说闲拉呱,时而讨论电视剧情。

吵吵闹闹的电视背景声,热腾腾的氤氲扑鼻的饭香。

如果要为家庭的温馨时刻定格,一定是这一刻。

除此之外,《青春变形记》也打破了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

父亲少言迟钝,但贴心稳重。

下厨房是一把好手。

一旦遇到妻子和孩子吵架,不吭声,不站队,然后偷偷地两边说和,宽慰妻子,安抚孩子。

母亲的角色,这次也变了许多。

她不是慈母,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

她柔声细语,得体端庄,料理事情利落干脆,独当一面不在话下。

这样的母亲很好,好到无可挑剔。

但,李美琳就是不快乐。

母亲的温柔时时处于一种威严的震慑下,一种好似必须服从才能换得母爱的威胁下。

母亲肆意拿着自己的标准,评价李美琳的朋友奇怪,诋毁李美玲的偶像肤浅。

进李美玲的房间也不会敲门,随意翻阅李美琳的东西。

像大部分传统的中国家长一样,母亲视性感为罪恶。

当看到李美琳画的漫画后,母亲怒不可遏。

她笃信自己的女儿绝对不会越界,如果犯了错,一定是他人教唆。

所以,她不顾及李美琳的面子,去指责李美琳的朋友、暗恋的男生。

从始至终,母亲都不在意李美玲的尊严。

她自认为为孩子摆平了一切,然后说出一句最恐怖的话:“还有什么是我该知道的吗?”

>>>>母女情

《青春变形记》可以说是《包宝宝》扩写版。

《包宝宝》以一个暗黑童话的角度,讲述母子之间爱恨交织的激烈情感。

舍不得放手的母亲,一口吞下反叛求逃的“包子儿子”。

这一幕,东方观众细思极恐,西方观众只觉荒诞。

《包宝宝》

缺少情感铺垫,只有短短8分钟的《包宝宝》很难详叙这种情感。

《青春变形记》给了一次详细的情感解读。

在苛刻的生育环境之下,女性对于子女的情感更加依赖。

安全感的缺失,让她们对子女产生一种占有,来索取一种情感慰藉。

控制欲,随着时间越来越重。

她们甚至不曾发现孩子已经成长,或者说,她们不愿意接受。

电影里,关于“小熊猫诅咒”母亲一直没有告诉李美琳,因为她觉得自己可以时时刻刻守护好李美琳。

当李美琳的性意识萌发,意味着具有个人意志的成长。

母亲难以接受,便用自己的方式蛮横解决,希望回到之前她想要的方式中生活。

利用母亲身份的压制,以及孝道的规训,李美琳无法反抗。

“杂货店男孩”事件后,李美琳虽然因为母亲行为遭到了嘲笑,但她依旧在自我检讨。

甚至给了自己一巴掌,冲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是她的骄傲和快乐,不要让她失望!”

李美琳压抑自己的懵懂,压抑自己的羞耻,把母亲的训诫放到了第一位。

李美琳爱母亲,唯一能让母亲快乐的事情,是让自己变得不快乐的,她也决定咽下,决定为母亲而活。

同样的,母亲哪怕过得委屈,也认为自己的所有的努力是在为女儿而活。

两方的互相“成全”成了一种压抑与束缚。

这般情感共鸣瞬间打通东西方的文化壁垒。

比如《黑天鹅》中,母亲将自己的梦想强压在妮娜的身上,处处苛刻。

妮娜一旦反抗,她便立马借用母亲特权进行干涉。

最终,妮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被反噬,堕落成邪魅黑天鹅。

《黑天鹅》

《青春变形记》没有走入这般暗黑的现实。

李美玲决定反抗母亲,挑战压抑已久的权威母权。

此举让母亲受到了巨大刺激。

顶撞,意味着失去控制。

母亲暴怒变身,句句声讨,可每一句听起来也是母亲身为女儿的委屈:

我一直把家人放在第一位,我努力做个好女儿。我做到了,为什么你做不到?

李美琳拒绝这种情感绑架,回击:

“很抱歉,我并不完美。很抱歉,我绝不会像你一样!”

这般对抗让人想起最打动东方情感的那部西方青春片伯德小姐》。

面对母亲的诘难,伯德回问:“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伯德小姐》

母亲只是一味的完美要求,让孩子体会到的爱意也变得冷冰冰的。

伯德说:“我希望你喜欢我。”

母亲只是回道:“我当然爱你。”

很多家长并不明白,喜欢和爱是不一样的。

喜欢是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认可,不被外界的评价影响。

而爱只不过是一种责任,一种被血脉束缚的责任,一种“不得不”。

《伯德小姐》

《青春变形记》最终落脚在了几代母女的情感羁绊。

李美琳看着咆哮倒地的母亲不再愤怒。

她明白了,母亲是母亲之前,也曾是女儿。而外婆呢,她头上的疤痕,有没有可能也是她13岁时的一次叛逆落下的印记呢?

性压抑与完美管束强压在女性群体身上。红月之夜的驱逐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的规训。

她们不再压抑,便学会了放手。

祖孙三代的和解,也意味着压在女性身上的束缚终于消失了。

中国父母很少会道歉,就像段子里常常说的,他们的道歉不过是一句“吃饭了”。

而这一次,母亲给李美琳认真地道歉了。

她不再强求李美琳乖乖地在自己身边。

只说:“你走得越远,我只会越骄傲。”

“小熊猫”从不是一种诅咒。

它是烙印成长图腾的考验。

当你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包容接纳自我的不完美时,就可以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过这个蜕变的过程。

只愿你不要抛弃你心中的“小熊猫”,任由它继续咆哮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