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1950他们正年轻》或许它不是一部“好看”、“有趣”的电影,但它值得每个国人一看。

他们不是明星、不是演员,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看它的那天上午刚好去了龙华烈士陵园,比起上海其他排得找不到终点的热门景点,那里显得格外冷清。希望有朝一日大家旅游不只是去打卡热门景点,也尽量抽时间看看曾经为我们披荆斩棘的先烈们吧。

昨天去看的时候,以为自己会跟朋友的下场一样,自己独自包场,然而去到坐下发现还有另外六个人。坐我下排的那个小姐姐,真的从头哭到尾。看完自己觉得心情很沉重,有好几个志愿军老战士眼睛都是含泪在讲述的,每次提到战友就无比沉痛,哭泣。

当听到其中一个爷爷,应该是军医,他说到:他也有爹和妈呀,我鼻子一酸也哭了。

他们去保家卫国,视死如归,不怕牺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心愿就是希望和平,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向他们致敬!

纪录片大部分内容都是参战老兵口述,当时的战场录像辅助,没有现在的特效大片那样赤裸裸地去展示战争的残酷,但是语言却有着视觉上难以匹敌的联想力。

当任红举老爷子轻描淡写地说到挂着碎肉的羊角辫,断手还把着小提琴等细节时,一种难以抑制的战栗在脑海里翻滚,这种感觉并非是厌恶反感战争,实际上我很赞同一位老兵说的话:不要战争,不怕战争。

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我所惊悚的是一群如花的年轻人们,在最灿烂美好的年华就要与地球上最强大的敌人掰手腕。

雪地里浸染的血还是滚烫的,那是青春的热血,这群年轻人把热血泼洒在大地上。转眼间,他们老了,老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们截取了那段岁月,封存在记忆深处。

有人拜访时,记忆自动地重新演化出一个个片段,在那些剪影里他们依然鲜活,依然风华正茂。1950,他们正年轻,现在,他们依然年轻。

很好的题材,镜头平实,白描讲述。但是作为院线电影来看,艺术性不足,故事线比较碎。

应该说是一部访谈纪录片,个人觉得对于抗美援朝这段英雄故事的宣传,至少按照历史时间线把老兵们的访谈故事做一个梳理,再补充一些故事背景,可能效果会更好。否则现在这样完全就是访谈拼凑,很碎很平,撑不起一部电影。

看开头本以为会是《二十二》那样的电影,但是看完却觉得差了点东西。

不管是镜头语言,记录的过程,还是艺术性。特别是像最后片尾曲那样一下放出来就直击内心的艺术性的记忆点。另外就是,采访老爷爷就问打仗,老奶奶就问打扮,是不是有点不妥?

都是上过前线的人,一边问战争,一边问这个人,是不尊重谁呢?

采访如果既要讲人本身,又要讲战争,那么起码要在两个纬度上都提供一致的男女视角吧。

抗美援朝的时候,其实他们都是些十五六岁,二十多岁的孩子。“你们来的正是好时候,你们要是再晚些来,我在不在都不知道了”。“等我老了,一根白发,做成琴弦,我们还演奏,我还在,和你唱”。

“走的时候147人,56年回来只有3个战友活着回来。一个没有胳膊,一个少了一条腿,只有我最幸运,腿受伤了,脖子这也被子弹穿过”。军医爷爷讲到一名伤员下巴被打掉了,喉咙都漏出来了,

“他也有爹和娘啊”

。画面一转是志愿军亲属送别他们的画面。

里面有一位老人说,没有把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给子女讲过,因为觉得他们不会相信。

还有一位老人说,当时的那些照片,如果继续留在她手上,最后只能被撕掉。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但是我愿意相信,它的存在可以让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留下痕迹。

那些讲述中很多细节,对于我这样对那段历史了解有限的人来说,其实并不明晰。

它平淡,甚至让没有睡午觉的我在中间有些犯困(是我的错,我不该);它不煽情,泪点低的我到电影最后才忍不住落泪。但我认为它仍然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留下了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用小人物的声音去补充那段历史,去述说过去的不易。

都是8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仅是文字叙述就足够有力量和让人动容。

那段历史很沉痛,其实有时候刻意不去回想和面对,《二十二》也一直没看。偶然看了观视频的导演访谈,泣不成声,毅然决定买票支持。印象最深的画面,一位老兵说“记不清了”后,镜头有近一分钟的沉默,老人的一呼一吸,极清晰地尽数展现。

那个影院里的一分钟,犹如一个世纪,漫长,窒息,动弹不得。

我想我会记得,我会记清。关于战争换来的和平,我必须永远深刻铭记,这是十几岁的他们拿命换来的。哪怕我们素不相识,但志愿军的行动让我感到,我们是被深爱着的。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记忆,我们必须记得。

上课的时候给让老师播放了电影宣传片,呼吁大家去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这也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