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的作品《桃姐》,描写的是桃姐走向生命尽头的故事。

我还是感觉这是部非常典型的以女性视角来叙事的女性电影,全篇充满了女性的感性。

十分契合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性地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晚年生活。

但作为女性去看这部电影,又觉得桃姐的一生十分辛苦,弹幕一直在说她很幸福,可是她真的幸福吗?

从十三岁开始到别人家当佣人,一直看眼色低人一等的生活,这真的能叫幸福吗?

确实在这样的身份背景下,遇到罗杰一家人算是她最大的幸运,可这不应该是幸福。

片中除了主仆之间的温情打动人之外,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那个处处偏爱儿子却只有女儿孝顺的母女,仿佛就是我妈和我姥姥的模子,多少父母不懂疼爱女儿却依旧是女儿不离不弃。

此外还有年龄最大的婆婆在其他人去世时不住地流泪,还有为了洗肾被满头白发的母亲送进老人院,还有坚叔……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桃姐也没有留太大的遗憾。

但与此同时,我又能隐隐感受到一种无奈:身份地位的无奈,打工人与富人的差距、家庭的差别,一边是阖家欢乐,一边是孤家寡人。一直以来,这类影片都给我一种感觉,很多女性特别希望拥有家庭,特别注重家庭和睦。包括我的一些所见所闻。

感觉最开始桃姐和罗杰的相处方式很像我和我奶奶,但是我奶奶又比桃姐更多一些不苟言笑,以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技能上多不足,逐渐离开家乡之后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这么匮乏。

桃姐去养老院后罗杰在家拖地那一段,简直和我当年第一次拖地时如出一辙,好像老一辈都像这样,习惯为我们包办一切,总觉得我们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由于这种种类似我生活的场景,导致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是眼窝很浅,不知不觉就已经开始在流泪了,甚至有种想回到家乡陪我奶奶的想法。

Asimplelife与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不仅名字而且人物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是是生活的缩影,真正的艺术在表现人性上是相通的。

其实电影还是美化、理想化了的。

因为桃姐的晚年还算是比较幸福,并没有遇到什么勾心斗角,养老院里,她的烦恼也是最少的,我想,这也是许鞍华的一种美好愿望吧,所以影片虽悲,但又没有让观众有悲痛欲绝的感受。

在这个时候看,百感交集,太多的瞬间比起电影和镜头,更像是回忆。

疫情后的年代再看这个电影,片中的家庭模式变得奢侈。很难不拿它和天水围作对比,只能说有变化,不一定是进步,保留了一些剧作手段和风格,但是用的力也更大了。天水围和深水埗,应该算是老年电影重灾区了吧,除了许鞍华,也没什么人拍这些了。

导演很好地扑捉到了生活中人物的细节比如桃姐吃俭持家斤斤计较的毛病,以及她年老没有力气的小细节等等以及人物间细腻的情感,尤其是罗杰和桃姐那种无需言语但是充满默契,与罗杰和母亲之间的尴尬、沉默不语、频频点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是影片的叙事部分弱了一些,冲突较少,略显平淡,以至于在中间有些出神,主要是影片中具体的人物都太好了,太善了,只带我们看到了生活可怜悲惨和善的一角,略显片面。

叶德娴真是太好的演员,365度无死角地塑造了桃姐这一角色:一生未婚、无子、尽职尽责的侍候。

通过佣人桃姐引出两个时代人的生活节奏、处世态度;旧时代刻入骨髓的阶级意识(主仆分明);养老院中老人的生存困境与老人的需求问题;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碰撞上“老所依”;叙述手法上较为克制,煽出来的温情并不做作。

我对食物的态度从需要、挑剔、喜欢,转变为热衷、全面地爱,其实是拜此片所赐。

《桃姐》中的食法没有精致的摆盘,却能洞见吃得精深。

此片促我思考一件事,人所需要面对的唯一现实是你究竟要不要滋养这具躯壳,在你明知这并非生命的终极意义却也绝然找不到其他更多时,究竟要不要滋养?

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从衰老走向衰败。老人院的众生相表现得最好。

“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其实导演完全没准备讲故事的,一直在等戏剧冲突导致初看完竟一时不知如何反应,但稍一回想,便忍不住眼泪。戏里整个家庭的人都美好而体面,而不体面的东西似乎都发生在这个家庭之外。

许鞍华总是拍给你看最平常生活的残酷,但又一定给你看到一点美好到不真实的温情,桃姐如此,女人四十也是如此。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