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残奥会的主火炬很快将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点燃。在北京冬奥会结束不久后,各场馆迅速进入了转换阶段,以更好地服务于冬残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出现在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

在为期16天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

当“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与扶残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遇,中国同样有信心,更有能力举办一届非凡、精彩、卓越的冬残奥会,创造无限精彩。

张艺谋介绍,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参演人员中,有30%都是残疾人演员。此次开幕的主题为“生命的绽放”,共计10多个场上环节,预计会持续80分钟。

有一个环节是一群小朋友手拉着手,戴着白色的帽子在唱歌,身后则是中西结合的乐团在为他们伴奏,整个画面十分和谐。

北京城市景观已完成由冬奥向冬残奥的转换布置,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的比赛场馆也是“旧貌换新颜”,各处的“雪容融”替代了“冰墩墩”,静待即将到来的冬残奥运动员们。

张艺谋: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来,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不得不说,张艺谋是无比光荣的,因为国家信任他,观众信任他。

也因此,张艺谋成为了“双奥”总导演

让人不由得感叹,张艺谋虽然已经72岁了,可是依然宝刀未老!

张艺谋妻子陈婷,才发过一篇长文。

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顾健康、不顾家庭,没日没夜疯狂工作的张艺谋。

有时甚至可以不睡,临近开幕式最后几个月都是靠药在维持才能说出话。

张艺谋是超级工作狂。

他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中间无需任何休息。任何时间他都可能在劳动,马不停蹄是他习以为常的节奏。他经常每天只吃一顿,废寝忘食。

有这样一个问题,“张艺谋是什么水平的导演?”

底下一位网友的回答让我很认同:他不断变化的是对新事物的尝试与探索,始终不变的则是对电影极其浓烈的热爱与执着。

如今,随着张艺谋步入古稀之年,这种创造力有增无减。尤其最近几年,他作品的密度、节奏,涉猎范围之广,更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张艺谋到底在紧张什么?以及,他身上那种持久的创造力又是怎么来的?

或许从他的过往人生就可以看出来。

自1984年,担任影片《一个和八个》中的摄影师,并获得电影优秀摄影奖后,他在电影方面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担任摄影的《黄土地》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多个奖项。他主演的电影《老井》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

张艺谋出生于西安,他的爷爷是柞水县县长,他的父亲在农林局工作,1968年他开始上山下乡插队,结束之后他回到城里面进入了棉纺厂当搬运工。为了缓解工作中的枯燥,寻找精神寄托,张艺谋爱上了摄影。

为了学习摄影的构图和技术,他辗转打听了很多人去买书,肖华也从北京的亲戚家借书,以此来让张艺谋自学。

因为借来的书要还,张艺谋每天下班都要抄书,一抄就是3年,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的手稿,其毅力惊人,非常人能比。

即便是作为导演成名后,在客串的一部电影中,为了一句“你可别蒙我啊,我可拍过电影啊”台词,张艺谋反复打磨不下十遍。

按理说,作为“大导”的他,也可以有自己的角色理解,可是张艺谋全程按照现场导演来,直到满意为止。众所周知,他与现任妻子陈婷相差31岁。

并生育了三个孩子,长子张壹男也继承了张艺谋的衣钵,不过比起这个略显稚嫩的儿子,张艺谋与前妻肖华所生的长女张末的才华、处事风格与他更加相像。

张末是张艺谋和第一任妻子肖华的独生女,张艺谋和肖华在初中就相识,1978年结婚。在张艺谋的无名时期,肖华一直在支持他的事业发展,然而张艺谋成名后两人的观念发生改变,也让这段婚姻走向终点。

早在2009年,张末就加入张艺谋的制作团队,并负责《三枪拍案惊奇》的后期剪辑与字幕。虎父无犬女,张末完成得很出色,能力慢慢展现,张艺谋很欣慰便大力培养她。

后来,张艺谋在拍摄《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再次让女儿担任的副导演,如今一眨眼已经过去了12年,张末在副导演的位置上,也已经待了够久。

2022年春节档的影片中,一部叫做《狙击手》的电影,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张末共同导演的影片,父女齐上阵。

张末还单独执导拍摄了都市恋情轻喜剧《28岁未成年》,并担任该片的编剧,这也是她的导演处女作。

张末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十届中国银幕风云榜”年度新人导演奖,该电影由倪妮和霍建华主演,剧情紧凑有新意,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张末与孟丹青结婚后,婚姻一直平稳幸福。可想起离异孤单的妈妈,张末心里就不是滋味。

现在妈妈已进入了晚年,张末心疼离异的单亲妈妈,每当想起妈妈一路走来的艰难岁月,张末眼里就会涌出泪水。

再说回张艺谋。

仔细看看张艺谋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让自己迅速工具化”确实改写了命运。张艺谋自己就说过,我进工厂算特招,进工艺室算借调,上大学是破格,我好像从来都是一个编外的身份,一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角色。

他的人生,本就具有传奇色彩。

也许曾经惊艳的艺术形式已慢慢不再令人惊喜,也许他还未拥有彪炳世界影坛的旷世杰作,但他绝对称得上大师,他的造诣已不仅仅局限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