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审美疲劳的。审美疲劳的原因在于对于同一种方式产生的厌倦导致的这种情绪。而将这种现象投影到电影中来,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很优秀的电影,当同一类型不断地出现且没有任何的新意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疲劳的。看过了之后,即使是这种电影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优秀的,我们同样会感觉到厌倦。更何况那些并不优秀的影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就属于后者,这部不怎么优秀的影片却被部分人奉为涅槃,然而拆分一下本片的逻辑核心点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影片并不足以让我们感动的涕泗横流。本片就是《55步》。

《55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一个叫做瑞斯的病人因为无法忍受精神病院的非人虐待(人格上的侮辱以及严苛的规章制度)而奋起反抗,最终将精神病院告上法庭。这个时候一个叫胡戈斯的律师接手了这个案件,并最终帮助瑞斯赢得了这场官司的故事,瑞斯正因为这场官司而改变了很多因此受到伤害的人。而胡戈斯也将瑞斯的诉求当作为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追求。

这是一个充满着美国主旋律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美国式的自由的最直接体现。瑞斯发现了不合理的制度,然后通过法律途径将这种制度推翻,并通过在法庭上的让人声泪俱下地演讲彻底的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一致认为瑞斯说的没错,这样的疗养院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故事的最后,瑞斯的代理律师胡戈斯也被她所感染,且将这种来自于瑞斯的理念很好地传承下去了。

这个故事严丝合缝,没有太多的逻辑漏洞,之所以被很多人所追捧,原因就在于它很好地诠释了美国式的民主,且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让这种民主方式获得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看到的,也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追求的。然而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它的现实意义并不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巨大而对于现实有着普遍的改造作用。现实中的瑞斯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是存疑的。

而我们对于这样的作品的追捧,就在于我们也无法在现实中将这样的故事复刻般的上演。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我们自然无法忽视这种期待,但这种期待的过程被拍摄成为了一部影视作品之后,它的内核所展现出来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一种对于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普世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到底在共情什么?

这个问题是本片引发的思考,而且是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之下,本片看上去就不怎么可爱了。瑞斯反抗的并不是这个疗养院,他所反抗的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被认为是干涉了自己的自由,妨害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权力,因此,瑞斯对抗的并不是疗养院这么简单,因而之后的胡戈斯才能被瑞斯所感染,最终将瑞斯的理念上升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上去。

这并不是胡戈斯愿意为了这些精神病人振臂高呼,而是胡戈斯觉得瑞斯的理念跟自己的追求是一致的,瑞斯点燃了胡戈斯内心深处的追求自由的这种理念,并最终让胡戈斯从开始并没有将瑞斯的话当一回事,到后来完全的支持瑞斯的诉求。这一过程,表面上看是瑞斯影响了胡戈斯,实际上是瑞斯唤醒了胡戈斯,而瑞斯之所以能唤醒胡戈斯,原因就在于两个人的基本理念是共通的。

而这样的理念对于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的人来说,真的是普世的吗?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思考。我们可以接受这种反抗精神,但是无法通过接受这种反抗精神演化出来的理念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东西。这就好比是我们可以学习对方的技术,但是学到了技术之后,一定要跟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行,不能一味地将别人的技术以及技术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来用,这样是不客观的。

因此,对于本片一味的追捧并不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普世价值,我们这种追捧不过是出于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厌倦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对于外界不一样事情的好奇和喜欢。但是对于一件事情的认识或者好恶仅仅停留在这种好奇心理上,那真的客观吗?自然不是的。

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就一定要了解背后的环境以及所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而不是流于表面。《55步》之所以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喜欢,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根植于美国价值观之下的行为,别的国家的人想要共鸣没有任何的环境基础,因而我们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太多的感念的共鸣自然无法产生。这并非与本片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我们就需要思考下,自身的评判标准是否客观?如果标准都有了偏差,那么评判出来的作品还有公正性可言吗?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