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面对观众时首先要经受的就是可信度的考验。

国庆档首日成绩单出炉,《万里归途》以票房超2亿元(含点映及预售)领跑。该片根据真实撤侨事件改编,在公映前,就因为这一特殊题材,而得到更多关注。毕竟观众对于如何通过大银幕来表现这一行动,还有着不小的好奇心。

《万里归途》在创作立意还有表现形式上,是带有新鲜感的。以拍摄文艺片见长的饶晓志导演,遇到新主流大制作,这种撮合性质的合作,所带来的异质化观感,是影片新鲜感的一大来源,也为影片内部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影片开头的近十分钟篇幅内,《万里归途》传递出一种不一样的气质,创作者用凝重的混乱氛围,以及每一个个体的悲怆面孔,让影片从切入点上,就摆脱了作品的类型束缚,创作者试图为影片赋予“世界电影”的元素。序幕结束进入正式故事后,影片回归到了对核心诉求的表达上来——外交官如何在缺乏有效支持的前提下,将队伍安全带离危险境地,踏入重返家园之旅,这成为主创要面对的一个创作上的“硬骨头”。因为故事既不能通过夸大的方式来凸显戏剧性,又不能因过于平实而失去冲击力,对此电影编导采取了一个安全的办法:以个人形象塑造来进行破局。

这么处理的好处是,个人形象塑造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熟悉的电影叙事模式,在家国情怀与绝境求生的双重护卫下,有着理所当然的成分。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对于影片所赋予他的角色任务,进行了良好的分解与完成,他在要不要站出来主动承担撤侨工作时所表现的犹疑,以及在带领队伍向目的地行进时的坚定,从情感逻辑上看都是成立的。在与叛军首领进行手枪轮盘游戏时,张译把一名非军事人员的紧张与恐惧,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出来,增加了角色的可信度。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面对观众时首先要经受的就是可信度的考验。《万里归途》的全片,能让观众觉察到,创作者面对“可信度”时所作出的努力:在宁夏实地搭建的非洲小镇,为影片提供了以假乱真的故事背景,对战乱场面拍摄的精心调度与精准剪辑,有效烘托甚至部分主导了故事主线的走向,对宗大伟面临危险的几个关键时刻,不惜篇幅进行放大展示,也使得影片的结构显得清晰。

《万里归途》从片名到故事,从人物到价值观,都紧扣了“回家”的主题,当然它也有附属的“反战”元素。从主题完成度看,《万里归途》可以打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以一部“世界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它在情节转折、深度刻画、人类关怀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目前片方已经官宣,《万里归途》将于10月21日起在全球多地陆续上映。期望它能够展示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变化,能够在世界电影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韩浩月

编辑 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