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态度,我非常不喜欢《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正如我引用王朔先生的这句话,我不觉得表现苦难,特别是极尽能事的表现苦难是正确的,何况李睿珺导演还是在用自己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表现苦难,这就让我实在喜欢不来!

当然,对于像《隐入尘烟》这样一部基本素质过关,与当下市场产品相较,最电影的作品,我觉得是应该鼓励的,特别是在电影上映60天左右,《隐入尘烟》票房过亿的时刻,本来应该是有理想的电影人集体欢庆的时刻,我却……

但是,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觉得应该出来说两句了。

对于《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有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思考,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纵向就是跟导演自己的作品作比较,我觉得《隐入尘烟》是李睿珺导演向市场和大环境妥协的一个产品,有表达,但是操之过急,而且表达得太草率,不接地气;横向呢,就是拿《隐入尘烟》跟影史上相类似的作品做比较,当然,我觉得这其实就是表扬,因为能把李睿珺导演和李沧东、贾樟柯等导演摆在一起做比较,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纵向比较:我觉得《隐入尘烟》是李睿珺导演目前最不好的作品

撇开《地球最后的夜晚》不谈,在我的印象中,《隐入尘烟》应该是目前内地电影市场纯文艺片票房最高的作品。而且其票房走势也充分反映了观众的选择。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借助短视频平台发力,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从上映将近45天后才开始取得较高的排片和票房成绩,到现在62天票房过亿,很快即将超过刁亦男《白日焰火》1.04亿票房,成为华语文艺片票房冠军。这本身就是很值得鼓励的一件事。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相对值,票房最高只代表一个时期观众的选择,对于一个导演而言,作品和他导演作品的能量才更值得关注。

在我看来,《隐入尘烟》是李睿珺导演作品系列中最差和最鸡贼的一部,尽管它取得了最好的市场表现。

李睿珺导演作品

最早关注导演是他2012年的作品《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充满诗意的影像段落和不落俗套的剧情表述,让我相信李睿珺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他懂得电影文学性的重要,更能够通过影像完美地传达出这种文学性。

两年后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突然转向儿童电影,但是同样隐忍、克制、冷静的镜头,同样意境充沛的表达,特别是以儿童的视角,同时传达出的却是整个成人世界,甚至是时代都无法解决的通感命题,让我惊艳不已。

2017年导演跳出舒适区的《路过未来》合格,但是缺少让人击节的力度。从李睿珺导演最熟悉的甘肃到了南方深圳的厂妹命运,故事依然有残酷的味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总让人觉得有点隔靴搔痒,对南方生态的不熟悉,我甚至觉得很可能是导演对南方潮湿、闷热天气的不适应,无论是在影像,还是故事细节上的表达,《路过未来》都让人感觉似是而非,难以产生共鸣。这一点,我觉得他需要多关注目前正当红的五条人乐队的仁科。

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路过未来》是强于《隐入尘烟》的。

因为我觉得,回归李睿珺导演叙事舒适区的《隐入尘烟》太假大空,甚至有了为了叙事和表达需求而强努出来的故事感,反而缺少了导演本身克制、冷静的叙事态度。

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伟大的导演必定都有自己终身的母题,甚至他一辈子拍摄的所有电影大部分都是在讲述同一个母题。李睿珺导演很幸运,从一开始他就找到了“甘肃”这个母题,而且到目前为止,他拍摄的所有电影都在表现这个母题,而且非常显眼。这里特别提一句,尽管《路过未来》是最脱离李睿珺导演母题的一部电影,但是相反,就因为甘肃与深圳的南北差异,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是他最有野心,也最想超越自己的一部电影!也是这部电影本身不尽如人意,但我仍然喜欢的原因。

可惜,几年后的《隐入尘烟》,因为种种原因,李睿珺导演不仅没能跨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反而……操之过急,走出了一招昏棋。

《隐入尘烟》的得与失

表面上看,《隐入尘烟》非常“甘肃”,特别乡土,目前被大众所关注的苦难和爱情主题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从剧本细节来看,李睿珺导演缺少了之前的从容,他在用剧情片的手法操控电影角色的命运,而罔顾了人物本身应有的意识,和时代特征。

正如李睿珺导演所说,《隐入尘烟》是一部爱情片,讲述两个深陷社会底层,无力挣扎的人爱的故事。但是,爱的体现百千种,爱人的人最关键。有铁和贵英很可怜,但是爱人的表现实在欠缺。从一开始,电影中所有的剧情和细节设定,导演就安排好了,有铁是拯救贵英的英雄,贵英的意外成就了一个英雄的爱人神话,但是这不是特别直男吗?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爱情,只有导演臆想的“爱情神话”。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某瓣网一位网友的帖子里提到在和导演问答的环节中,他问到了: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身体欲望表达”的部分。导演李睿珺解释了很多,其中也提到了那场很经典的在沟渠里帮贵英洗澡的戏,但是最终,导演还是表示出他直男的一面,不愿意正面去表达成年人的欲望,以及欲望之后能够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羁绊。

这也正是我最不喜欢《隐入尘烟》这部电影的地方,因为缺少了最真实的人味。爱情、婚姻、夫妻,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最终需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最赤裸裸的诱惑。没有这层关系,那么有铁和贵英之间就和佛陀与撒玛利亚圣女别无二致,没有真情实感的CP,由此而产生的爱情故事怎么可能让人信服

此外,从剧作的角度而言,我很喜欢《隐入尘烟》对种麦、起屋这些细节的滥觞,但是我特别不喜欢每当田园情怀被勾起、激荡到一定程度时,突然蹦出的“采血”“要房”等等转折。我觉得这是导演为了电影戏剧性故意安排的桥段。特别是当这些桥段每每都在剧情需要的关键时刻出现时,我就不得不怀疑,导演其实是在用文艺情怀包装一个商业性的苦难,这就让我很难受了!

我喜欢有铁与贵英在人生如此不公的情况下,依然相濡以沫地努力,甚至奋斗;但是我不能接受导演强行安排的,他们的奋斗每每到即将有成果时的晴天霹雳。

横向:《隐入尘烟》与李沧东、张艺谋、朴赞郁

从各种属性而言,《隐入尘烟》都让我想起了李沧东导演的《绿洲》;吴天明导演,张艺谋主演,且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的《老井》;以及朴赞郁导演的《寄生虫》。

《绿洲》和《隐入尘烟》最像,都是讲述两个无辜沦入社会底层,但从没放弃自己梦想人物的爱情。但是《绿洲》里薛景求饰演的刑满释放犯是有魂的,更是有美学追求的,电影最后去摇动树影那一幕情节,简直让人心碎。但是《隐入尘烟》里的有铁做了什么?或者说《隐入尘烟》做了什么?放蝌蚪、烤鱼、甚至印“小麦花”都是导演自以为的浪漫桥段,它……或许打动了一部分观众,但是从人物角度出发,他甚至不算是亡羊补牢,因为有铁没有为他应该深爱的贵英做的更多。所以,为了表现苦难,而刻意强调苦难,罔顾现实的社会逻辑,就让人觉得很无语了。

《隐入尘烟》里有许多很诡异的细节。有铁、贵英两口子先后两次借住的旧房因为补偿款被赶出,但其实有铁分家就能有宅基地分配啊!而且后段情节里两口子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土坯房,不也有那么大的建筑面积吗?

有铁是熊猫血,恰好可以救治村里首富,可是不说奇货可居,采血献血,以当下的制度而言,有铁至少都能取得一定的报酬吧?这一段,导演太想致敬余华老师的《活着》,却忘了余华老师也写过《许三观卖血记》了吧?

《隐入尘烟》跟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很像,又不像。

都是大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发生的故事,都是两个不登对的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老井》里无论是男主孙旺泉还是女主喜凤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爱憎分明,以及因为他们的态度所导致的故事结局。

《隐入尘烟》并没有,有铁和贵英从头到尾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情绪,追求甚至人格。导演为了自己的目的,隐去了这些,或者说是以自己的要求抹杀了他们本身的目标和追求。

人,终究还是只为了生存,生活,活得更好一些的......

但是你强求《隐入尘烟》中的有铁和贵英,两个连生存、温饱都尚未解决的人,去做到高维生物的理想和追求……你不觉得很过分吗?

所以,韩国导演朴赞郁《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凭什么?体现一种社会形态和冲突的同时,展现了真实的人性。你可以不认同社会形态,但是你要尊重人性,但是《隐入尘烟》呢?似乎是本末倒置,为了突出导演心目中崇高的、理想化的人性,曲解了现实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