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信大家最近被一部名叫《隐入尘烟》的电影刷屏了,这部农村题材的电影,不仅在国外斩获大奖,在国内最近也是拿到了他们认为不可能的票房。

伴随着这部电影的大火,各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人说,电影脱离现实,艺术气息很重,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农民,也不存在电影里描述的生活。

也有人说,有人说《隐入尘烟》拍得比较假,不真实,在丑化国家。

更有人说,有人说这么卑微的农民,早就产生钝感了,哪有心情浪漫,还会哄女人。

面对这些质疑的帖子,我了解了一下这个电影的整个情况,这部电影是2010年前后,讲述的是一个在西北农村,一对农村夫妇艰辛而温馨的一段生命旅程。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两位主人公的老实巴交、隐忍、善良、勤奋,通过自己的努力坚强向上的活着时,这样的一个人物角色的烘托之下,最终却以悲情结局,引发大家的质疑。

来自微博

在一个热门微博中,有一个帖子说道:“这部片子好评不少但其实胡编乱造,其最大成就无非是2022年入围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于2022年2月10日、就在第72届柏林电影节。简而言之是给洋人看的、为此不惜编造中国的落后,和张艺谋早年的电影是一个路子。”

按照质疑的网友所说,在中国找一个最落后的村子,最惨的农民,拍出一个最惨的片子,把中国的落后放大化给洋人看,这样的电影没有任何意义。

按照这名网友所说,这部片子的时间背景是十多年前,对中国农村描述得很不真实,那些所谓的人们住的破土房,连鸡蛋都要问他人借,这是40年前的农村,而非10年前,就按照10年前的情况,类似这样的家庭情况是可以按照贫困户诊疗费免掉的。

在这样的一部影片中,我们非要纠结真实的情况吗?

其实,如果你在质疑这样的情况是否真实时,那些农民应该会怎么想呢?其实,这部影片的背景是在西北十年前的村子,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村可以是中国华西村,也可以是被风雨摧残的花墙子村,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上看不到的那些真实的农村情况而下定义。

在出生于大城市的人来讲,对贫穷一无所知,在他们的眼中,蔬菜鸡蛋是可以买回来的,而在农村,那些是用农民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的,生活是可以穿梭在高楼大厦在写字楼里智能化得办公,当然也可以用麦穗和泥头加上你勤劳的汗水组成的。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苦难我们从不歌颂,我们歌颂的是身处苦难却向上努力活着的人们。在陕甘宁的黄土高原,还有很多人生活很贫苦,不是他们懒惰,而是土地太贫瘠,生存环境太恶劣。

西部大开发,很多人响应国家号召异地搬迁了,但很多老人不愿搬走,仍然坚守在那片黄土窑洞里,这些都是真实写照。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西北农村题材电影,能够突出重围,除了两位主演的出色演技,离不开故事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和对时代的思考。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更是归于真实生活的艺术,暖色调、精心构图下的自然表演一瞬间将人们拉回当时的场景中。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导演给了失语人群一次对外讲述故事的机会,受众在“以心换心”的过程中,内心中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或许有人质疑,这部影片的真实性和年代感,但作为陇原儿女来说,看惯了宏大命题的高远境界式解法,一刀一镰下的真情流露,这些再亲切不过了。

正如,人民日报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真实反映农村边缘人群的伟大作品,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被抽离出来,都可以在其他好作品中找到可以共鸣的桥段。然而这些触动心灵的细节,却又不是刻意安排,而是生活中行云流水的点滴,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虽有质疑声,但是这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属于纪实创作,我们不要太过于较真,电影带给我们的共鸣、共情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是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注明:文章中所有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你看完本文,还请[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有想法可以留言至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