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国泰电影院宣布,将于8月25日起暂停营业,正式启动影院设施的更新升级。国泰电影院建于1930年,已经和观众们一起走过了92个年头。

国泰电影院 拍摄By 夏勤治

作为一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电影院,国泰电影院与许多市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情联系和生活交集。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邀请多位来自电影评论界、文化界和设计界的嘉宾就此话题进行分享,回忆自己与国泰电影院的故事,同时送上对电影院的祝福与期待。

电影评论人的回忆与期待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国泰电影院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记忆,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它的功能,它在100年城市文化史当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遗产。”

石川还记得,小时候他虽然家住在五角场,但偶尔“进城”,就会去国泰看电影。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石川在国泰电影院看了桑弧执导的《她俩和他俩》,令他印象很深刻。

因为是喜剧,小朋友都很喜欢看。毛永明和高英都是一人演两个角色,演的双胞胎。那时候只能去窗口买票,人很多,我记忆中国泰门口那一片还是很大的,人山人海,在那挤来挤去。

上世纪90年代《泰坦尼克号》在国内首映时,石川也是在国泰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对于国泰电影院的改造, 石川认为,现在影院的趋势是“小厅化”、“设施高端化”,而国泰电影院由最早的一个厅到21世纪初改造成3个厅,后来又多次进行设备升级,但这几年随着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其实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了。

国泰历史悠久,一方面这是它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在现代化过程当中,这也可能会成为它的一个负担,这是经营者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的。

国泰电影院 李亦中 拍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影学者李亦中就住在国泰电影院附近,他童年时代的电影启蒙就是在国泰进行的。李亦中清晰记得看电影的仪式感:第一步,入场前买一份说明书;第二步,等待工作人员将两边高墙上的通风窗一扇扇闭合;第三步,帷幕徐徐拉开,幻灯片映出广告、放映员工号,最后是以星空弯月为背景的一个“静”字,于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开场了。

国泰电影院 李亦中 拍摄

在李亦中看来,与一些已经消失的老影院相比,国泰电影院无疑是幸运的。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尤其积淀了历史底蕴的文化地标。国泰电影院此次重新装修升级,李亦中希望国泰影院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打响自身品牌:

不光硬件要提升,也能够实实在在集结电影观众的人气。比如可以拿出一个厅,常年策划放映艺术电影、经典电影及各种主题影展,而不是所有的厅完全跟着商业化档期走。放映业一直有一句话,“为观众找电影,为电影找观众”,这就是我对国泰电影院的期待。

在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黄—庆看来,国泰电影院也是上海文化助残的一张名片。2012年6月27日,上海首家无障碍电影院在国泰电影院揭牌成立。此后,每月最后一个周四的无障碍电影专场坚持了十多年,吸引无数盲人朋友。对国泰电影院此次改造焕新,曾多次前往国泰电影院的黄—庆则表示,“百年老店也要与时俱进!”

国泰电影院 李亦中 拍摄

对于影评人马圣楠来说,国泰电影院有点像“电影宫殿”,虽然她不常去那里看电影,不是因为交通不便,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去那里会有种要保持仪式感的自觉 ,比如要穿着更得体,和朋友要安排好前后的活动。

因此,马圣楠去国泰电影院,就保留了约上朋友、正装出行的“仪式感”。她去国泰看的几部电影,比如《十二公民》,也往往会有导演、主创在点映活动现场。

电影自诞生,就是面向所有后世的艺术样式,而对于同时代人的礼物,就是可以和创作团队面对面地交流,国泰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魔力的宫殿。

对于未来的国泰电影院,马圣楠期待新装修的影院能有影院悠久历史、名人轶事掌故的再现;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有一个便于观众映后交流的区域,这是热爱电影之人的乐事。

文化人的行走与画笔

在2018年5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者梁永安曾经在此地参加了一场老电影院之旅:

下午两点,赶到国泰电影院,一群人早已到达,开始老电影院之旅。真是一场很别致的漫步,国泰、兰心、上海音乐厅、大光明、美琪,5个小时走下来,竟然一点儿不热,日子选得真好!

国泰电影院更让人浮想绵绵。它建于1930年,1932年正式开张,是老上海放映美国第一轮电影的顶级影院,与美国好莱坞同步上映。张爱玲当年常常来,遇上喜欢的片子,还会看两遍。手抚国泰外墙上精致的泰山砖,想到张爱玲曾悠悠走过。

国泰电影院 梁永安拍摄

对于国泰电影院即将重新改造,梁永安表示:“电影是城市之光,照亮人生的种种可能。届时新国泰的归来,是新的上海故事的又一个开始。”

2021年夏天,上海画家、诗人、旅行家杨云平创作了《淮海路上的国泰电影院》,杨云平谈到:

淮海中路之老建筑:淮海路与南京路一样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除淮海东路和淮海西路外,从西藏南路至华山路的淮海中路筑于1900年,原名霞飞路,是最受老克勒们青睐且上海腔调十足的一段淮海路,我游画了其中870号建于1930年的国泰电影院。“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雅致舒适集现代科学之大成”,这是它开业时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词,去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此言绝非王婆卖瓜,在法国梧桐簇拥下,其装饰艺术派的精致外貌也让人赞叹不已。

现在国泰电影院又要改造了,相信重新揭幕之时,定会再现当年的美丽容貌,同时叠加新时代的风范,成为淮海路及上海的又一地标,赢得所有人的点赞。

钢笔淡彩《淮海路上的国泰电影院》杨云平

上海设计师、水彩画家胡瑜近年来一直在创作“我爱上海的理由”系列作品,其中就包括了电影院主题,她告诉记者,国泰电影院是吾顶顶欢喜的三座电影院之一(另外两座是大光明电影院、衡山电影院),非常怀念在淮海路上班的日子。

钢笔淡彩《国泰电影院》 胡瑜

收藏家眼中的往事与记录

老麦咖啡馆主理人老麦除了懂咖啡,也是一位收藏人士。老麦告诉记者,自己曾收藏了上海金融机构与国泰电影院在1940年代的银行往来账目:

这是一整本浙江兴业银行与大光明电影院及国泰电影院往来账目,是十多年前一个偶尔的机会收到的。当年国泰和大光明同属于一家公司,里面主要是1947年12月的银行往来账目,包括电影拷贝租金、维修金、误餐费、员工工资(雇员中有老外),等等,详细开销及收入,很有看头呢。红线标注的上方有Cathay Theatre 和Cathay Grand Corporation,这些是国泰之前的英文名称。

国泰电影院在1947年的银行往来账目(红线标注上方有国泰使用的英文名称)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张伟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长期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对上海的老电影院,他如数家珍。记者就老麦收藏的电影院相关历史资料向他求证,张伟看后告诉记者:

上海在孤岛时期曾有两大影院公司:国光(旗下包括国泰、大光明)和联怡(南京、大上海、丽都),之后两家合并成为亚洲影院公司。国泰电影院那时候英文名字叫“Cathay Grand Corporation”,之所以今天会被一些人译作“凯撒”,是现在有的年轻人在译稿中面对“Cathay”之类外文原名,由于不知道此即是当年的国泰,故只能按原名译作“凯撒〞。当年上海影院几乎都有外文名称,如不熟悉电影史,是很容易出错的。

国泰是当年上海最重要、最典雅华丽的影院,能够完整保留下来是上海之幸事,但修复、升级等都必须抱着对历史负责的心态行事。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国泰电影院,侬有什么自己的记忆和故事吗,欢迎在本末和我们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