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浸润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旋律,眼前就会出现电影中那一幕幕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和舍生忘死的动人情景。

(一)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反击取得节节胜利,此时,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军”为了摆脱被动困局,在10月14日早晨六时十五分向我上甘岭地区山头阵地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上甘岭战役主要集中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进行,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投入作战的有第15军、第12军等部约4万人,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整个战役的全面胜利。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据此拍摄了故事片《上甘岭》。影片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只见七连指导员孟德贵将主峰阵地交给前来支援的八连长张忠发时说:“这块阵地,长只有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也不少,交给你了。”影片结尾也特意画龙点睛,张忠发带领着八连战士夺回了阵地,把五星红旗牢牢地插在主峰之上,高高飘扬。尽管这时全连只剩下八个人,但张忠发还是铿锵有力地对前来接应的战友说:“这块阵地,长只有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也一寸不少,我们交给你了。”不同的场景,同样的语言,前后呼应,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充分表明了广大志愿军指战员为了祖国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绝不允许一寸阵地在自己手中丢失。

影片中诸如此类的感人情节,历历在目。连长张忠发白天率先端起重机枪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夜晚冲出坑道炸毁敌人的碉堡,率真勇敢,身先士卒;指导员孟德贵为了把水留给最需要的同志,把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坚持忍受到生命的极限;卫生员王兰忠于职守,在敌人向坑道里放毒气弹的时候,及时给每位伤员捂上毛巾,唯独忘了自己,以致自己差点晕死过去;两名找水的战士在敌人机枪的扫射下倒在了水塘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水桶中的水顺着枪眼洞汩汩流出;通讯员杨德才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顶住了敌人枪眼,只听他高声地喊道“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我们无法忘记全体八连指战员以百人之力、血肉之躯,死守上甘岭,场面之惨烈、战斗之残酷、环境之恶劣,感天动地,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电影镜头,鲜活地矗立在我们眼前,共同构筑起了上甘岭上志愿军指战员的英雄群像。

(二)

为了拍好影片《上甘岭》,主创团队先后两次入朝,在部队生活200天,阅读了50多万字的资料,对兵团、师团营各级指挥员到连排班各类战士都进行了采访,写了20多万字笔记。他们一起钻进逼仄狭窄的坑道,亲身体验无法直背的艰难,又一起到上甘岭进行实地考察,还爬上了五圣山。看到当年被美军倾泻炮弹削平的山头上,至今仍寸草不生,满地镶嵌着弹壳,仿佛仍在诉说着那场你死我活、刀刃相见的惨烈血战。主创团队在朝鲜的每一天,都被许多活生生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触动着,他们下定决心要把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真实、典型和生动的影像告诉广大的观众。

影片中的连长张忠发以29岁战斗英雄张计发为原型,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他是参加阵地争夺战、坑道斗争和大反击的全过程亲历者。通讯员杨德才是根据黄继光用自己身体堵枪眼英勇事迹塑造的英雄人物。当年有位记者采访时拍下一张模范卫生员陈振安在石缝下给战友接水饮用的照片,通过情节的巧妙设计,在影片中得以还原。影片中卫生员王兰,其原型是志愿军45师的卫生员王清珍,她一直坚守在上甘岭上,与战友们一起熬过了1个多月,不辞劳苦地照顾着连队伤病员。在这场上甘岭战役中,面对强大而凶狠的敌人,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志愿军指战员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这些英雄壮举在影片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再现,编导对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千千万万个英雄事迹进行仔细地提炼和概括,出神入化地凝聚到影片的情节之中。 

(三)

英雄功绩照千秋,英雄英名万古传。《上甘岭》作为一部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总体构思上强调以点写面。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动用兵力之多、战争规模之大、交战程度之激烈、歼灭敌人之空前,都是世所罕见。如何能够通过影像的方式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确实考验着编导们的智慧和功力。对于这类题材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以面带点,全面地呈现上甘岭战役缘起、过程和结局的历史画卷,涉及高层与基层、前方与后方、我军与敌军等多重视角,全景式、系统化、立体性地再现鲜活的历史纵深和当年场景;二是以点写面,注重从微观切入宏达叙事,用局部描写去带出全局面貌,这样在有限的电影时间里避免分散注意力,能够集中精力把细部写足写好写活写透。影片《上甘岭》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将上甘岭战役主要聚焦在坑道战所创造的战争奇迹上,直接锁定张忠发带领全连坚守坑道,坚持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叙事模式。通过一名普通战士的一篇篇日记作为反映不同阶段的剪辑点,呈现了整个战役从守阵到退防、再到最后总攻的时间脉络,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层峦叠嶂,层出不穷,全程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在点滴之间再现那些惊心动魄的恢弘战役,把发生在上甘岭上的故事叙述得行云流水、有声有色。

在人物塑造上强调以我为主。影片中揭露了敌人的无比凶残和极端狠毒,但镜头对准的主要还是那些蠢蠢而上的士兵蚁阵、敌人那些阴招损招的使用以及在暗堡中突然喷射出的毒焰等,并没有直接去塑造任何一个有剧情的敌军角色。影片把精力都集中放在八连这支能打硬仗钢铁之师的细致刻画上。他们在与敌军对垒的阵地上,威武勇猛、气势如虹,打得来犯之敌落花流水。在接到上级命令撤到坑道里后,他们虽有点想不通,但还是坚决执行。面对大家的不解,连队的党组织及时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员积极带头,冲在一线,坚持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在坑道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战胜了因为缺水少粮而濒临绝境的生存威胁,他们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摧毁了敌人的碉堡,也粉碎了敌人用炸药包、火焰喷射器以及毒气弹对坑道的多次袭击。通过这一系列事件,成功地塑造了连长张忠发、指导员孟德贵、排长陈德厚、卫生员王兰、通讯员杨德才、战士毛四海等英雄形象,他们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无所畏惧,义无反顾,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辞。

在细节刻画上强调以小见大。影片中的许多感动都是从细微末节处发起的。主创团队通过精雕细刻不断发掘平凡中的伟大和细小中的崇高,让正义战争的伟力在那些深刻难忘的细节中闪闪发光。我们看到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大家第一次排队时,每人只抿一小口,当第二次排队时,许多人不肯再抿了,都希望把宝贵的水留给最需要的战友。为了缓解口渴难熬,张连长让一排长讲讲“望梅止渴”的故事。我们看到,师长请炊事员老王穿越火线给张忠发带来了两个苹果,张忠发没有自己留下,而是立即交给王兰,分给战友们。就这样,苹果开始在战友们的手中传来传去,这哪是什么苹果呀,分明就是大旱遇甘霖的生命希望啊!这时动人的一幕出现了,有的只是摸了摸,有的只是看了看,有的只是闻了闻,没有一个人上去咬一口,都很快地传给了下一位。如此回环的传递,表达的是战友们生死相依和苦乐与共的深厚情谊。在坑道里所有水壶都干涸以后,战士们只能去接从岩洞石缝滴下来的水珠,每人一滴,轮到战士毛四海,他没有去接,而是让给小松鼠喝了这一滴水。一个细节把毛四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据说开始时影片写的是一只小鸟,后来拍摄时改成一只小松鼠,这只小松鼠突然跑到坑道里来,给这个狭小的空间带来了一阵兴奋和喜悦,毛四海一直将它带在身边,视为好友。战役胜利后,由卫生员王兰将这只小松鼠放回到大自然中。当大家都深情地凝望着它在阵地仅剩的一棵松树上快乐地往上爬时,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但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和维护和平的热切愿望已油然而生,溢出幕外。

在氛围营造上强调以情感人。影片中,卫生员王兰一边把大家的水都集中到一个水壶里,一边用自己甜美的嗓音深情唱起了《我的祖国》。在八连指战员最困难的时候,这首歌曲的出现恰到好处。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相继出现在银幕上的远山近水、岸上人家、白帆远影、黄灿稻花等如画风景,烘托和诠释了影片的动人意境;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暴发,波涛浪涌,气势磅礴。如此优美、开阔、深情、火热的主题曲,充满着柔情之美和阳刚之气,把战争场面与家国情怀如电光石火般地交织交融在一起,不仅唱出志愿军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也歌颂了志愿军为了国家和民族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歌曲穿插在战斗的间隙,不是风光霁月,而是擂响战鼓,它不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也升华了影片的深刻主题。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影片《上甘岭》把这场艰苦卓绝、大获全胜的经典战例成功地搬上银幕,这是对在抗美援朝中浴血奋战英雄们的最好纪念。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仍然提醒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不能忘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这也许就是影片《上甘岭》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美学魅力之所在。

值班编辑:禹亚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