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上映至今的数据显示,国庆档票房排名遥遥领先。

不少人会拿这部片和《战狼2》比较,其实两部片各有优势。《战狼2》突出的是酣畅淋漓的打戏,看完是周身舒畅。而《万里归途》是以手无寸铁的外交官视角切入,体现出来的是现实感。

那种普通人面临战争时的无助和恐惧,以外交官的角度来看,更加深入骨髓。

因为你完全无法预知,在街边聊个天的功夫,一颗流弹就打中了身边人的脖子,“意外”在战乱地区是成百倍发生的。

没有吴京那么好的拳脚功夫,还要去营救100多个工人侨胞,凭的是什么?

只有手里的一本《外交官证》或者《中国护照》。

这部电影没提祖国的强大,却处处都透着强大,分别体现在4个细节上。

一、侨胞多是基建

电影里,被营救的侨胞们,大多戴着安全头盔,有人手里还提着油漆桶。一看就是外派援建的基建工人。

“基建狂魔”的称号是中国近几十年凭实力挣来的。

长津湖战役的时候,中国人用血肉之躯炸毁的水门桥,一次又一次的被美军修复,最后一次甚至直接空投桥梁组件,一夜之间重建,从那时候起,中国就意识到了基建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不仅神州大地改头换面,中国还外派了不少工人前往别国援建,非洲国家的基建就是重点战略之一。

影片中100多名侨胞多为基建人,侧面证明了祖国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自身,有富余的力量去帮助落后国家。

二、炼油厂是最安全的地方

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在无法联络大使馆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将撤离点定在迪拉特的炼油厂。

同时,大使馆那边推测出来的撤离点,就包括了这个地方。

为何大家都会笃定地相信这里是安全的。因为这是当地的经济命脉,就算是叛军,也不会轻易摧毁根基。

中国建设的厂子,投入的人力和设备都是顶尖的,还给当地人提供了无数工作机会,一旦破坏掉,以他们的技术和人工,都无法重建。

所以这样的地方必定安全,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三、中国护照背后的意义

有了基建的前提,这些侨胞在当地是非常受普通民众欢迎的。

只要拿出中国护照几乎是畅通无阻。

电影改编自利比亚撤侨真实事件,当年侨胞撤退时无法联系上车辆,无法前往原定的地点,只能穿越沙漠去港口。

在路上这群侨胞首次面对恶劣的沙漠气候,几乎无法再行进。是当地的普通人伸出援手,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收留他们。

他们觉得中国人这么远过来帮助他们建设家园,却被暴徒伤害,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发自内心地给予了帮助。

这种情感共鸣,在电影中就浓缩在了那位司机大爷瓦迪尔身上。

电影中想撤离边境的不止中国人,两相对比之下,边境对持有中国护照的人十分宽松。

包括边境官与宗大伟的对峙,也离不开这个核心:只要证明他们是中国人,就可以放行。这背后必须是有祖国的强大作为靠山。

四、被穆夫塔要挟时的一幕

叛军首领穆夫塔威胁过宗大伟数次,最凶险的一次,就是叛军已经占领努米亚首都,封锁边境之时。

穆夫塔用枪口对准宗大伟,要求他在摄像机面前承认叛军的合法性。

穆夫塔也知道,作为五常大国之一的中国,驻外大使的发言是极其有分量的。

宗大伟虽然恐惧到颤抖,还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个要求。

并且放话如果在摄像机面前杀掉自己,他们就更加落实了叛军的罪名。

言外之意:敢动中国人,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

上述的四个细节,没有一处是明面上说出祖国有多强大,但处处都体现出了祖国力量。

有一位网友看完电影之后,发出感慨:我们其实一直被默默爱着和保护着啊

如她所说,这不仅仅是主旋律电影,它所代表的,是朴实无华的感动,是祖国提供的强大后盾,给予了所有人自信。

是这种自信,支撑着手无寸铁的外交官穿越战区,支撑着物资缺乏的侨胞们渡过难关。

我们在电影院观看撤侨电影,而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战火纷飞的家园里艰难求生,《万里归途》中的几个外籍群演拍戏拍到崩溃落泪,因为他们就是其中的一员。如果有选择,谁愿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