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日战记》,我听过一些这样的疑惑:香港拍科幻机甲,老牌港星演未来战士,是不是格格不入?会不会不伦不类?

电影开头,旁白叙述着环境变异、外星生物入侵的未来,接着银幕上打出锈迹斑斑的片名。

这时候你就可以放心了,不但是港片的味道,而是还隐约有点九十年代全盛时期的味道。

再往下看就更安心,这个电影非但一点也不漂浮,反而处处流露你从小熟悉的那种港片港剧的气质。哪怕脑补它是一个借用了科幻背景的警匪大片也绝不会不协调。

比如你可以把里面的军衔换成警衔,把天外动植物换成悍匪或恐怖分子,把战机换成冲锋车,把机器人换成特警部队。还远远不止。

警匪片里的前线和指挥的矛盾是标配,这里也是。是“一切必须按计划执行”VS“我不会让兄弟陪葬”,是“牺牲那些人不得已”VS“只要还有时间我就要救人”,我们很清楚希望哪方赢。

浮光掠影的职场斗争也不可少,位高权重者未必没有私心,前线拼搏的勇士才散发出无私光辉,这是市井气息浓郁的港片一贯对权力的讽刺。

前线上演的那些同袍情义,嘴炮打趣,将功补过,同仇敌忾,慷慨赴死,硬汉的伤心往事,誓死守护无辜生命,一切都用熟口熟面的方式让人入戏。

有人被革职后又临危受命,重新拿到枪的那刻忍住泪水。“怕死就别做军人”这句,我们听过很多次异曲同工的“怕死当什么警察啊”。

“为了十六万条人命,我们要走下去!”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默然无声,所有争吵都停止,共识在那一刻达成。

还有“来啊,看看谁先死”“我们是没有B计划的”,被吓傻过的愣头小兵也会燃足热血拼上性命……

听着这样的台词,看着这样的精气神,谁也不敢说港片已经死了吧。

对了,里面还少不了港片喜闻乐见的内鬼情节,而且那条线还真在某个时刻制造出了有力的悬疑感。

除了港味纯正,《明日战记》还是个出色的游戏电影。

我甚至认为会有游戏博主拉片分析电影里的游戏元素。

主要的动作戏五场,正好对应机甲类动作游戏的五种经典关卡

开局是接令出征,空中打击,炫耀装备力量,奠定科技和故事格局。行动遇挫,英雄受困,主线由此展开。

第二场是封闭空间里惊吓气氛爆满的追逐逃脱,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部《生化危机》里,而且不管在哪一部都会是最出彩的桥段。

第三场是废墟寻物,身穿动力机甲纵跳在断壁残垣,借助环境,妙用各种道具,还很有节制地用了一些第一人称视角。

动作游戏里都有这种偏重解谜的关卡,菜鸟玩家一般会掉好几次命。

第四场高速公路追逐,车里车外的火力对轰和近身搏斗,镜头四方游走丝般润滑,你能看出它在炫技,又不得不被这种炫技击节叫好。

搏斗时还时不时放慢画面,仿佛在等玩家按键做出格斗动作,在精神上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游戏操作感移植到了电影。

最后一场街道狙击战,摆开同归于尽的架势。古天乐残血爆发,手撕机甲等设计,都是游戏压轴关卡常见的玩命主义,把气氛推到最燃。

以电影的标准,整个戏的节奏其实是很不寻常的。

每场武戏都是动辄十分钟的高密度硬戏,功架拉足火力开满油门踩到底,都有个爆破或毁灭式的收尾,全都是按着高潮的节奏来拍的。

动作片,尤其传统的港产动作片,都遵循一个张弛有度,很少见到这么编排的。

只有一关关分明的游戏,得让你每一关都有足够且不同的嗨点,才恰好符合这个模式。

至于文戏也完美符合过场动画般的存在,恰到好处地传达必要信息,用来闪回角色关系,制造倒计时紧张感。

尤其如果你喜欢《泰坦陨落2》或《使命召唤》有机甲的那几代,一定百分之百会认同,几乎没有电影能比这更接近玩游戏的体验。

我第一次知道《明日战记》已经是五年前。这些年里,看它一次次狼来了一样发布定档消息又失踪,偶尔丢一款新的预告出来,搞得望眼欲穿。

我设想过很多次成品的样子,但根本想不到身为铁杆游戏迷的古天乐,会这样铆足全力去拥抱热爱,带来的是这样一种新奇又澎湃的体验。

它是香港极少拍的科幻类型片,却在这个港片式微的年代里竭力延续着辉煌时的命脉。

它没有直接改编自任何游戏,却是最接近让你“看大银幕玩游戏”的电影。

五年的不断跳票,让我积累起的抱怨,在看完电影后全都咽了回去,变成了喝彩。

古仔啊,你这家伙,真好样的啊!

PS.姜皓文的角色有一个故意为之的口误,说电影结尾人类完蛋了。其实他推荐的那部56版《天外魔花》结局是人类及时觉察了外星人的阴谋,另一部78版翻拍才是外星人得逞。

所以那段其实就是用了个影迷梗,提前偷偷给出了希望。懂的人会懂,这种默契也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