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演了《缅甸上空的炸弹》一片后,黄柳霜又投入到另一部抗战题材电影的制作中去。与上一部影片中扮演的一身正气的教师/秘密工作者形象不同,黄柳霜此片中的角色又融合了她先前饱受争议的美艳形象,但总体而言这只是作为点缀,她所饰演的英姿飒爽的女游击队领导人更深入人心。

影片开场,黄柳霜的名字依旧处于C位。

镜头扫向水稻田地,村民们在日军监视下辛勤地工作,一位小男孩玩着帆船玩具,结果日军的刺刀猛地戳入帆船,打断了宁静的游玩时光,这象征了日军的入侵对中国平静生活的破坏。

日军想要惩戒该小孩,这时黄柳霜出手相救,与小孩一问一答,小孩展现出了极强的记忆力,对日军关于“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如数家珍,这体现了日军对占领区人民的反复洗脑,又与接下来日军诸多的残暴事迹形成鲜明的反差。

日军看守对中国村民表现出来的恭敬与顺从表示满意,于是允许他们休息一会儿,补充水分,结果机智勇敢的中国村民借此机会,开始从稻草车中抽出早已藏匿好的武器,就等黄柳霜的命令动手。

飞虎队队员在激烈的空战中被击落,跳伞逃生,此时地面上的日军士兵举枪瞄准尚在降落中的飞虎队队员。射杀跳伞的飞行员向来是盟军诟病的日军残忍行为之一,与交战双方多少保留了骑士精神的欧洲西线空战相比,太平洋战场上充斥着你死我活、违反战争公约准则的厮杀,日军并未签署优待战俘的《日内瓦公约》,这进一步加剧了盟军战俘所受到的折磨与虐待。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黄柳霜仍保持了冷静,让手下在不开枪的情况下解决掉日军,于是游击队员上演了一出飞刀索命记,让人秒回中国功夫的片场。

日军被杀死后,飞虎队员安全降落。狭义的飞虎队仅指陈纳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中国招募的美国飞行员,后来这个词却成了二战时期美国驻华空军的统称。实事求是地讲,为了招募飞虎队员,国民政府需付出较大的金钱与物资供应代价。但在德国与苏联先后撤走顾问和援华飞行员、中国孤军奋战的情况下,飞虎队员的到来与奋战还是为中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因此也成为二战时期美国对华宣传重点突出的方面,当时美国还拍摄了一部以约翰韦恩为主演的名为《飞虎队》的影片。

一位飞虎队员为黄柳霜手下的游击队员成功营救,太平洋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游击队在拯救跳伞的美军飞行员方面的确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单就营救杜立特空袭飞行员的浙江与江西村子便曾反复遭到日军扫荡。而飞虎队员也成了宣传美国战时理念的载体,在迷迷糊糊间便念叨着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的自由。

另一位被俘的飞虎队员也没闲着,忙着在狱中宣传美国的工业实力,其代表就是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和帝国大厦。前者于1883年便交付使用,后者竣工于1930年代大萧条之时,都象征了美国领先于它国的物质文化。而当他面临被处决的危险时,他大喊着“记住珍珠港”,这是当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最为出名的战斗口号之一。

在飞虎队员之外,另外一位出现在影片中的外国人角色也耐人寻味,她是一位娱乐人士,为日军表演,赚取金钱。她表示只对自己的安危与福祉感兴趣。在与日本军官喝酒时,她透露了自己的身世,她母亲是美国人,父亲则是苏联人。该角色象征了美国曾经对日本的纵容姑息,以及苏联仍在进行的对日妥协,包括承认伪满洲国和出让铁路等一系列行为。

当然了,全片的主角还是黄柳霜。作为游击队的女领导人,她要手下先按兵不动,直到他们了解了日本将军的计划为止。她还要手下相信自己作为女性的直觉,这在文化上也是一大突破,因为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直觉一般是作为负面词出现的,与非理性、感情用事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而事情的发展则将证明黄柳霜直觉的正确性,日本将军果然在策划着重大攻势。

为了了解日军的进攻计划,黄柳霜只能牺牲自我,乔装打扮,接近日本将军。她假装恭顺,表示劝飞虎队放弃开枪的打算是她对日军新秩序的义务,而日本军官则色咪咪地上下打量她,称聪明并不是她唯一的优点。

黄柳霜明白她接下来的举动将引发极大争议与误解,因此请她的副手保证,说会理解自己的抉择。

黄柳霜扮演的角色表面上看起来又是一个花瓶似的角色,并且身上的龙服饰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她那部饰演龙女的影片。

然而,她却展现着中国的坚韧与顽强,日本军官看着她,说她令他想起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她看着中国村民在眼前被日军处决,饱含热泪,却隐忍不发。

背负着众多压力与可能的指责的黄柳霜,有时也有脆弱和无助的时候,只得向观音菩萨寻求力量来源。在向游击队员解释自己的抉择时,她的背后恰好是金刚,这些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力量支持。事实上,黄柳霜本人便曾表示,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诸多智慧与营养。

面对游击队员的责难,黄柳霜愤愤地表示,“你们认为我是选择穿上这些衣服的吗?”在这一刻,黄柳霜所饰演的角色与她的人生经历融为一体,她所忍受的所有那些关于她角色和服饰的指责在这一刻倾泻而出。

黄柳霜最终枪杀了日本将军,并坦然面对行刑队的枪口,声明“你们杀不死我,你们杀不死中国,即使是百万人的牺牲也无法摧毁中国的灵魂”。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救赎,正如她试图通过自己的影片,唤起更多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理解,并且通过捐出自己的影片所得,为抗战做出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