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第六季于近日上线,片头曲一响,摆瓜果焚香,老友落座,许多观众感叹,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今年恰逢人艺70周年,节目第一期请来濮存昕、李光复两位人艺戏骨聊艺术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悟百种业:如何“寻找”生活,如何“创造”角色,如何与观众交流。

分享演员如何“树形”

濮存昕是国民表演艺术家,话剧《李白》《茶馆》《白鹿原》《哈姆雷特》等都是其在人艺舞台上留下的代表作。李光复多在影视剧中以各种配角出现。他1960年就考入北京人艺演员训练班,后进入北京人艺工作。在节目中,大家也了解到,李光复青中年时做过导游、警察、大夫,练过武术,还开了北京第一家个体复印店。堪称“时代弄潮儿”,务百种业,演百样戏:他将自己多年的各种社会角色经验,糅合在对话剧与表演的理解中。

听濮存昕讲老舍《茶馆》的“大智慧”,戏剧的隐喻妙在哪儿,以及演《白鹿原》如何找到演白嘉轩的感觉。听他们分享演员如何“树形”,当李光复活灵活现模仿蓝天野,气氛才一下子起来了。“我能把自己变成那个人,从他的心理状态,以至于更深入的价值取向,完全变成那个人。”濮存昕说,甚至开出八字来,算出命来,李光复总结,演员演戏是“三度创造”。“他已经不是原来剧本上的人物,我的理解,此时对这个人物的理解都在里面。”

在名嘴窦文涛的串场下,嘉宾们也坐下来讨论,当下观众觉得生活已经很累,有时候通过一些艺术形式只想放松一下,看看《变形金刚》、《美国队长》,“您为什么还让我们上剧场,一脑门子官司”。对此,濮存昕说,“戏剧当然有娱乐性,有闲情才能进剧场,富裕文明安乐的城市,戏剧的空间是夜生活的风景线。人们看形象的文学,领悟生活的道理,求真是人的本能,一定发生在剧场的画框里。当你回到现实生活,回味与戏剧产生的共鸣,快乐至极。”嘉宾周轶君也说,“摆脱世俗生活,进入自己的精神空间,进行哲学思考,其实当下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地回头思考这些事儿。”

打破功利心态,

老艺术家眼中有光

人艺演员的话题选择上,还是针对一定受众群。就像第一期的标题“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估计就要劝退一批人,这压根也看不懂呀?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有一个理论:“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三形儿,三分,有模有样了能当演员;六劲儿,亮相,词儿准,腔儿圆,能上台了;真成好演员就是走心动情了,心已八;无意则十,想怎么演全对,达到“自由王国”。

许多网友发现,李光复交流起演员要“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悟百种业”时,眼睛里有光。两位表演艺术家把话剧和表演领域专业性极强的经验分享,讲得极具人文气息,又深入浅出。他们从容谈笑间薄发人生积淀,岁月沧桑依旧保有对专业和艺术的热爱。从哈姆雷特,濮存昕谈到生死的终极话题,“最近老是在送别人,生命就是这样。”此岸对彼岸充满想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值得考虑的事情,这也是《哈姆雷特》这个戏充满魅力的地方。”

“你永远也不知道最后聊出来是什么样,因为没有剧本。一气聊了两个多钟头,就分成上下两集播出。”这里没有美妆减肥等实用知识,也不是付费公开课,坐下来谈天说地,老一辈侃侃而谈,是人生财富的分享。弹幕里也体现了一种互联网生态,话题的严肃性和具备一定艺术门槛,也让有观众表示看不下去,直言“能不能请董宇辉来一期?”还有的问,“能不能请胡歌和李健?”他们列出自己想看的娱乐人物,想看的相对轻松的内容,能不能聊聊八卦?也有人会耐心地说,“觉得无聊的,只能说你话剧看少了。想看通俗娱乐可以去看真人秀。”还有人直言,“你可以不看,但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看《圆桌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MM三人行

侃天侃地,侃出语言的魅力

没点开视频前,如果说,所谓《圆桌派》就是一档几个人围着桌子,喝茶聊天的综艺。你肯定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意思”。是的,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慢综艺,每期节目找几位嘉宾,坐在一起侃天侃地。可这一“侃”,便从第一季顺顺利利地“侃”到第六季。不仅如此,还在豆瓣、知乎等平台“侃”出了众多网友的一致好评。

六季聊下来,《圆桌派》谈过的话题做成书牌,怕是能摆满整张桌子。无论是关系个人情感的“相亲”“恋爱”“出轨”“分手”,还是与社会民生相呼应的“返乡”“网红”“大学教育”,无话不谈,有孔皆入。到场嘉宾分享的观点,有些还被网友做成了干货似的人生建议,分条列为提纲,推荐给别人收藏。

在这个为了迎合观众刻意剪短视频、加快节奏的生活空间里,《圆桌派》更显得是别树一帜。当下时代,并不缺有观点的人,缺的是独立思考的大脑。它每期节目基本都是静悄悄、慢悠悠的,甚至不带一丝背景配乐,却愈发让观众感受到语言掷地有声的重量,不争吵,不怒骂,一种让表达回归表达的魅力。

正如第六季初始,濮存昕、李光复等几位嘉宾一不小心就着话题聊过了时长,窦文涛所作的解释那样:“这是聊天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为难的地方。不管你事先做了什么样的打算,你永远不知道,最后真正聊出来是什么样,因为它是没有剧本,即兴地聊天。”孙庆云

众声喧哗中打开思考的缝隙

节目刚开了一个头,这一季《圆桌派》仍延续了窦文涛轻抛观点穿针引线、其他三位嘉宾无剧本、不设防的聊天模式。对比往季,第六季嘉宾构成更加丰富。从天文地理,到科技美育,再到竞技表演,包括天文学家邓李才、考古学家唐际根、物理学家曹则贤在内的诸多嘉宾,其所涉猎领域往往与大众生活相隔较远。

可以想象,其中会有观众并不感兴趣的领域,但也会有令人惊喜的灵魂人物出现。往来有鸿儒,见识无白丁,就像此前节目推出了不少有趣的各领域翘楚,与大众产生共鸣。《圆桌派》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有窦文涛这样具备一定修养和上佳控场力的主持人在,令嘉宾如同好友闲聚,谈笑间品评新闻热点,甚至不乏猛料和观点,也令人且看且珍惜。

当下娱乐形式日趋多元,文化类节目常常会陷入酒香巷深、曲高和寡的怪圈,但也要有向普罗大众科普的“胆识”和“决心”。都是顺势而为,给大家推送甚至不用动手指就自动播放的短视频,演出来博君一笑的段子,生活该多单调。能有这样一档能让人沉下心来看的节目,有网友表示自己虽然看不懂,但还是坚持看完。节目门槛打破看综艺不用带脑子的思维定式,提供了另一种思考人生的方式。

2016年至今,《圆桌派》畅聊的100多个话题,给观众于繁复琐碎的日常里,挣出太多思考的缝隙。执着寻找正午阳光,探索生活真知的好奇心始终在,这样一档“曲高和寡”的节目就会得以留存。

当“对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的许知远出现在《向往的生活》中时,他与扎堆社交的明星的们形成截然不同氛围,孤独与热闹,“反综艺感”反而给观众带来沉思,这是我们要的“向往的生活”吗?在直播间聊“诗和远方”的董宇辉为何俘获人心?也许人们内心所需,不仅仅是“一二三上链接”。张楠

是一股清流,希望不会成为唯一一股清流

《圆桌派》第六季开播了,2016年看到这档节目的第一季开播时,也并没有想到过这档谈话类综艺节目能如此长寿。既没有什么当红的明星参与,也没有热热闹闹的互动游戏,更没有眼花缭乱的画面贴图特效和动感的背景音乐,这是一档缺少“刺激”的综艺节目,但也是一档看过后让人欲罢不能的综艺节目。毫无疑问,每一季评分都稳定在9分上下的《圆桌派》能如此吸引人,灵魂核心人物窦文涛功不可没,这位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承担了一个互动问答、串联嘉宾的作用,他并不是一个提问机器,而是能在与嘉宾在谈话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一尤其是他突如其来的幽默感都真是让人欲罢不能,这一点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访谈类的综艺节目不算多,深度访谈的更少,大多深度访谈更倾向于聚焦在某些领域内作出卓越成就的非凡人物,能够就某一个社会议题或热议的话题展开深度讨论的节目堪称是凤毛麟角。《圆桌派》是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当大多数的综艺节目费劲心思地琢磨着怎么才能请到更大牌的明星,怎么搞出更好笑好玩的剧本时,《圆桌派》真是能评价一句不忘初心了,嘉宾们仍旧是不紧不慢的坐在那儿清谈,看着这个节目时似乎让笔者也能沉静下来。这个综艺节目确实是一股清流,但希望不会是唯一一股清流,这样的深度对话节目很有意义,在浮躁喧哗的综艺之海里,深度的思考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沈昭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