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电影正在热映中,其中影片《万里归途》《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票房靠前。《万里归途》以贡献约60%的票房领跑国庆档电影票房。

从这3部影片来看,都是紧靠着主旋律的电影,国庆档电影为国庆献礼,也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化的标签,那么,打上标签好还是不好?

接下来,我们来快速一览近年来的国庆档电影票房前三的影片。

图源网络

从近年来国庆档前三票房统计的数据来看,国庆档电影从不被定义逐渐走向统一属性,标签化正在形成。

随着电影的市场的蓬勃发展,其反映的是娱乐文化市场的发展。国庆档带着朋友家人看电影正成为国庆必备节目与必要选择之一。

纵观这些国庆档电影,撇去因票价影响票房的因素,单看观影人次数据,从2014年至今,国庆档电影的观影人次体量越来越大,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势头一片利好。

这说明,国庆档标签属性增强对电影市场是有利的。

正所谓观众多了,那么挑剔与评价也就多了,能不能吸引大家去看电影,口碑成为核心因素。

一般一部电影上线,前期主要是依靠各大片方的宣传造势,从主演团队到电影阶梯式预告,到片场拍摄花絮,影片背后故事等,全方位铺垫展开。

接下来,电影正式上映,媒体及自媒体成为第一梯队,从文章、视频方向进行电影的第一波电影评价,挖掘电影情节细节,吸引更多观众。

影片能不能持续票房飘红,就靠最重要的梯队观众来评价了,他们在各大评分网站,各大评论区,交际圈对影片发表第二波评价,俗称观众自来水。

国庆档标签属性引发范围式讨论。

就说现在国庆档观影,主演的票房号召力对观众来说不是唯一参考指标。

观影之前你会不会提前去看预告和评价?会不会去查看各大评分网站的电影评分?会不会提前询问周围的好友他们的观影感受?

国庆档成熟了,观众也成熟了。

所以真怪不得观众越来越挑剔了,当看电影成为越来越稀松平常的事情,观众能更加直观的鉴别一部电影的好坏。电影类型的百花齐放,也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口味。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来看,在地域市场方面,三四线城市的观影增幅相对突出,一线数据较弱,这说明电影市场正在下沉,观影走入日常生活。

那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国庆档电影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化的标签,好还是不好?

答案是:电影标签固定不是坏事。

某个时间档的电影标签代表着我们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电影市场文化特色,我们从来看的不是电影有没有固定化,看的是有没有更多更好看更精彩的影片互相角逐,能不能走出更远的国门之外。

不论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只有拿出来能打的国庆电影观众和市场才会买单,这是核心与关键。

看电影是一件好事,既能丰富我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也能促进电影市场的发展,促进消费。

不管是 “贺岁档”和 “国庆档”这样的大档期,还是像“中秋档”、“五一档”、“端午档”和“七夕档”这样的小档期,都希望有更多的电影越来越好看,那么无论有没有标签,在口碑还是票房上,自然就都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