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重点影片上映,古天乐耗时10年打造的机甲类科幻电影《明日战记》。

定档是8月5日,不过这部电影很聪明地提前一天点映,于七夕当日卖了6000多万票房,和《独行月球》当天的2.5亿不能比,但也不少了。

七夕是“一日游”档期,经常有爱情片来捞一把就走,今年的《遇见你》就卖了5000多万,而它的总票房可能也就1亿左右。2020年更夸张,一部《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爱情片在七夕当天卖了2.78亿(总票房5.05亿)。

所以,七夕这6000多万票房《明日战记》不赚白不赚——尽管很多影迷都对《明日战记》期待很高,但实际上,它最终的总票房可能和《神探大战》差不多,超过5亿应该没问题,10亿就比较困难了。

票房说完,讲电影。不多说,简单点,《明日战记》可以说题材老套、剧情薄弱,但特效出色。实际观感会和期待值有关,如果去之前并不看好,仅是为了古天乐或者某种情怀去看,会有惊喜;如果期待值过高,就会有落差;如果单纯是机甲迷,可能会有不少看得很爽的场面。

这部电影的定位还是很准的,就是海报上的“机甲爽片”四个字,以及个人口碑极佳的古天乐。故事讲什么,还有刘青云、张家辉、刘嘉玲这些演员,都没过于宣传。

你愿意为古天乐这种孤注一掷的科幻梦买单吗?

为什么说古天乐孤注一掷呢?我们聊一下香港电影,也就是港片的现状。

先说仅在香港上映的“纯本土”的港片。2021年,香港电影仅有5部电影超过1000万港币,“纯本土”港片只有《一秒拳王》在其中,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出现的《智齿》《浊水漂流》《杀出个黄昏》《手卷烟》等都只有几百万港币。

今年更差,2022年上半年,仅有6部香港电影上映,票房均不到100万港币,最高也只有70多万。

除了“纯本土”港片,还有在内地和香港都有上映的港片。比如去年的《怒火·重案》,内地票房13.29亿人民币,香港票房2600万港币;《拆弹专家2》内地票房13.14亿人民币,香港票房1900万港币;《梅艳芳》内地票房1.13亿,香港票房6100万港币。

这几年电影市场差,香港电影更是惨不忍睹。“纯本土”的港片基本上是扶持新导演,拍一些更具风格的影片,为港片传承续命。内地市场,也只有刘德华、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等五六十岁的演员拍的香港电影能卖钱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港片,凭借经验和技术,香港的电影人还参与内地影片的制作。其中两类值得一说——

一种以徐克、林超贤、刘伟强为代表,和内地资本合作拍大片。

一种以王晶为代表,拍网络电影直接在视频平台上播出。

这就是香港电影的现状。这其中,古天乐堪称香港电影人代表,他既是演员,又是电影公司老板,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出了名的工作狂。

按说,古天乐应该拍一些枪战、动作类型的港片,这类电影性价比高,尽管因为不太接内地的地气,出不了几十亿的大爆款,但有演员加持,质量可以的话,10亿上下的票房是可以预期的。

而他偏偏做了《明日战记》——投资数亿,前后花了10年时间,光特效就做了近5年。而且是个题材相对老套、有点“逆潮流”的电影,毕竟类似的特效大片,《环太平洋》《变形金刚》《钢铁侠》看得多了。

原因就是古天乐是个科幻迷、机甲迷,他希望能拍出一部有水准的科幻片,填补香港电影的这个空白。

如果在电影市场好的情况下,古天乐这样做,最多算是大胆。现在的话,说他孤注一掷也不为过。

所以,你愿以为“盖学校”的古天乐的科幻梦,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吗?

橙柿互动记者 邢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