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张译、袁泉分获最佳男女演员,侯勇、朱媛媛分获最佳男女配角,都是演技方面久经考验的演员,得奖也算实至名归。

不过,随后观众惊讶地发现提名最佳男演员的沈腾,和提名最佳女配角的海清、周也的大众评委票数都是0……

如果说1998年出生的周也,年纪太轻,资历尚浅,提名就是肯定,沈腾和海清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且不说以往的成绩,如今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热映,上映四天,票房过10亿,妥妥的暑期档期黑马。

而海清主演的《隐入尘烟》虽然排片惨淡,看起来随时会下映,但这部描述农村生活的电影是今年有份入围欧洲三大主流电影节的唯一大陆制造。

这样的两位演员却只有0票,合理吗?

本届百花奖大众评委之一,身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的王瑛,表示:“零分或者极低票的,恰好说明我们没有拉票、配票、搞协调。”

百花奖是由观众投票选出入围人选,然后再由专业人士、资深爱好者组成大众评委从入围人选中选出影帝、影后。

“报到之后就进行了一次培训,专门提到了一定要认真、客观,还专门提到了评委们不能私下交流,不能拉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了看片,把所有影片全部观看了一遍。之后再进行培训和分组讨论,以确保结果的公正公平。”

“作为一个评委,我毫不亏心地说,一切程序公开、公正、透明,秉公直断,我们对得起评委的职责,对得起自己专业的良知。”

事实上,是否有黑幕,大众无从知晓,即使是这些大众评委能保证得更多也只是自己的作为。

而在相信所有人的正直和真诚的前提之下,百花这个看似平衡了大众喜好和圈内人专业度的评选机制,但却更凸显出了评委和观众口味的割裂。

看似讲究艺术性,其实入围影片无一不是票房好看,讨论度高,有粉丝基础,甚至于向特定的粉丝群体要票房的电影。

但在最终的评选环节要求的却是“本着严肃、客观、理性的态度,抛开粉丝滤镜,减少个人喜恶,不看演员的名气或者过往作品的票房,只看这部作品是不是真的能表现出精湛的演技和精良的制作,完全从本心出发作出了每一个奖项的投票选择”。

在这种要求之下,沈腾和海清入选的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作为一部拼盘电影,确实存在着戏份少,发挥空间小的问题。

看起来很合理,背后却有个问题,戏份多到多少才能做影帝?戏份少的角色可以进入评选,却不能选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其他人,天然地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拼盘电影不是今天才有,光是“我和我的”系列已经拍了三部,也许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只是观众不知道而已。

一方面,业内与观众存在信息差很正常,甚至可以说,在艺术创作上,有信息差,更能“距离产生美”。

另一方面,观众希望电影人保持这种阳春白雪式的优越感,是真的在生产“美”,毕竟,大家看电影不都是单位赠票,多半是自己花钱。

《刀马旦》唱跑调,观众为何还是力挺李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