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地处东北吉林长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厂),继推出《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马兰花开》等好看又卖座的电影后,又再次打出一副“王炸”。新片《上甘岭》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后,观者如潮,好评如潮。

该片对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上甘岭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真实地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成功地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中出现的《我的祖国》这首插曲,更加表达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各地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观众们看完电影后,备受鼓舞,迅速掀起了一股“向英雄的志愿军学习”的热潮。同时,影片中所表达的志愿军们舍生取大义的革命精神,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敌人胆敢来侵犯,我们定会“打败美帝野心狼”。

正如郭兰英老师在《我的祖国》中所唱到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当年的中国人民是这样。如今的我们,更是这样。

1953年,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无疑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影响深远。

长春电影制片厂接下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并经过慎重研究之后,将编导的任务,交到了沙蒙身上。然后在确定编剧人选时,沙蒙推荐了林杉,因为之前他们有过合作。沙蒙知道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战争体裁的作品,他对林杉的才华颇为欣赏。

为了展现上甘岭战役的真实状况,沙蒙和林杉组成的创作者立即赶赴朝鲜,来到上甘岭深入生活。来到朝鲜后,又有几位志愿军作家加入到编剧的创作团队,比如在15军担任文艺科科长的曹欣,还有编剧肖予等,他们的加入,使得主创团队更加强大。

尽管这时已经是战后三年,但上甘岭高地依然是焦黑的一片,四周没有一棵存活的树木,整座山峰被炮火整个削低了两米。面对此情此景,创作者们感受着志愿军英雄们的不朽精神,纷纷落下了难以抑制的泪水。他们发誓要将电影拍好,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英雄们的伟大壮举。

后来,沙蒙又两次率队到上甘岭考察。并不顾患有心脏衰弱的毛病,仍然坚持攀上了五圣山。他们一共采访了100多位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英雄,所搜集到的素材多达几十万字。最初,林衫提出用全景式的手法表现这次战役。但沙蒙认真思考之后觉得那样不容易打动人心。于是他决定将视线聚焦到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志愿军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林衫按照大家讨论确定的思路很快就写出了剧本。他以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某部8连官兵为切入点,描写了该连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接收阵地,并在缺粮断水的严峻考验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击退敌军进攻数十次,以顽强的意志坚守了阵地24天,直到迎来主力部队胜利反攻的全过程。

剧本写得细腻而动人,沙蒙也觉得很不错。但林衫却不甚满意,总觉得有所欠缺。直到有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思路大开,一个名叫王兰的美丽温婉的女卫生员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为王兰的加入,为这部充满热血男儿阳刚之气的电影,增添了温柔清新的一笔,使整部电影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了许多。

也因为王兰的加入,所以片中需要一首抒情的插曲。于是那首打动几代人心的《我的祖国》应运而生。

剧本完成后,沙蒙邀请林衫和自己一起担任导演。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演员。

他们对扮演张忠发、王兰和通讯员杨德才的几位演员的选择格外用心。

因为演员选对了,电影就成功一半了。

片中张忠发的原型是张计发。这是一位久经战争考验的战斗英雄。他1945年7月参加入伍,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51年,他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30日,张计发在上甘岭迎来了战斗。他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最终坚守到了主力部队的到来。

张忠发的扮演者最初有好几位候选者。但导演沙蒙看过高保成主演的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后,决定启用他。当时剧组很多人持反对意见。理由是高保成的形象看上去太老成。但沙蒙却觉得,高保成的气质,有农民的质朴,又有士兵的刚毅,由他出演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证明,沙蒙的眼光非常独到,高保成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表演任务,而且还将张忠发塑造得性格鲜明,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形象十分生动。

王兰的扮演者,沙蒙最初考虑过当时正在辽宁人艺演话剧的金迪,但剧院不放人,于是他选了一位歌剧演员来饰演。但在实拍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位演员长得虽然漂亮,但气质却有些“软”,与坑道中的严酷环境很不相符,和其他志愿军战士站在一起同框,也显得很有“违和感”。于是无奈之下,只好中途换掉。

而正当沙蒙一筹莫展之际,他在长影大院看到了一位年轻姑娘。她就是年仅22岁的刘玉茹。当时刘玉茹刚刚从东北鲁艺毕业不久,前来长影看望姐姐和姐夫。刘玉茹容貌秀美,气质淳朴,令沙蒙喜出望外。

就这样,刚刚走出校门的刘玉茹就战战兢兢地站到了镜头前,并在沙蒙等人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将原型为王清珍的卫生员王兰,塑造得栩栩如生。

她的出现,宛如一股清泉,流进了万千观众的心田。

我想,看过电影《上甘岭》的观众,谁都无法忘记影片的最后,通讯员杨德才舍身堵抢眼的情景吧?这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画面。杨德才的原型,就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1951年3月,20岁的黄继光,成为了四川省中江县发财垭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第一人。同年7月,他作为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的通讯员,进入朝鲜战场参战。

1952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攻击597.9高地,战斗中,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为了给部队的冲锋扫清火力,在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艰难地爬向敌军的火力点,并纵身一跃,用年轻的胸膛,堵住了美军扫射的枪口。

影片《上甘岭》就再现了这一壮烈的场面。

片中杨德才的扮演者,沙蒙导演选中了年仅21岁的青年演员张亮。他前不久刚刚才在郑君里执导的《宋景诗》中出演了夏七一角,表现不俗。沙蒙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便选定他来出演杨德才这个战斗英雄。

张亮在《上甘岭》中的表演非常成功,无论是为连长“争水”时的倔强,还是要求上前线时的坚定,他都演绎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最后壮烈牺牲的那场戏,更是令所有观众为之泪崩。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编导的才华和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之外,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付出,也不容忽视。

看过《上甘岭》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觉得,影片中的情景再现太真实。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美工师刘学尧和特技设计师蔡光。他们为了寻找到与上甘岭相似的场景,跑了许多地方,最终是在安东附近,看到了一处相似的地形。然后通过挖阵地工事和修筑坑道的方式,重新造出了一个“上甘岭”。蔡光还特别加大了坑道高度,再填充进弹药箱、坑道柱子等道具,使其更具层次感。

而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更为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66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首歌仍然久唱不衰。

我想,也正因为所有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才使得《上甘岭》成为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口皆碑的佳作。

2020年,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修复而成的4K修复版《上甘岭》与观众见面后,再次引发观影热潮。老电影绽放出了新色彩,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但影片中所体现的主题,所表现的精神,却并未改变。

影片中,8连连长张忠发带来战士们与敌人浴血奋战,卫生员王兰嘴对嘴给伤员喂药片,医者大爱,通讯员杨德才舍生忘死,为最后的胜利献出了生命。他们所体现的,其实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我想,这应该就是《上甘岭》久映不衰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民族,它也再一次证明了,正义必定战胜强权。

这些天,佩洛西拟窜访台湾一事,引发海峡两岸民众群情激奋,也使得两岸紧张情势升温。对此,我国外交部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的交涉,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埋葬一切来犯之敌,向着联战胜战前进”。

70年前,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也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而现在,面对妖魔鬼怪,我们更加众志成城。谁也无法阻挡我们渴望和平统一的决心。

各位觉得是不是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