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电影百花奖各大奖项一一揭晓,没想到登上热搜榜首的人,却是一位没有获奖的演员——沈腾。

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单中,沈腾不出意外地成功入选。

然而,他的最终得票数却是:0票。

虽然对于张译获奖这件事,大家都觉得实至名归,但是对于沈腾的“0票”的事实,却觉得有些离谱,并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这件事的背后,也侧面证明了两件事:

一是,票房成绩并不是衡量演员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是,电影奖项也只是一方面,观众对于演员的评价,心中自然有一个衡量尺度。

要知道,作为国产喜剧的金字招牌,沈腾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

就连一向以毒舌著称的王晶,在接受采访时都曾直言不讳:

“现在(喜剧演员)就只有沈腾比较好。”

正在上映的《独行月球》,但凡看过的观众,都或多或少收获了一定的喜悦。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拍好这部电影,沈腾每天穿着重达40斤的宇航服,吊着威亚在满是砂石的摄影棚内上蹿下跳。

几个月的时间,可把沈腾给累坏了。

但是在这么累的情况下,沈腾依然要保持着最好的状态,想尽办法逗观众笑。

这件事也印证了王晶说的那句话,直接道破了喜剧演员背后的艰辛:

“演喜剧比演任何戏,都要累十倍的活。”

上一个这么说的人,就是“喜剧之王”周星驰。

很多人觉得沈腾还不够,但是在七哥的心中,沈腾就是新一代的“喜剧之王”。

一部《独行月球》,不仅展现了他无限的喜剧潜能,还让观众领略到了他的喜剧内涵。

一、一个人流浪月球,一场喜剧的独角戏

沈腾这个人很特别,他的身上自带一股独特的气质,而且自成一派。

他的说话和动作,总是带着一股贱贱的劲,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而且其他人又模仿不来,在他的表演风格里,任何角色都会被“内化”,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并制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比如说,在《独行月球》里,有一段他装扮成母袋鼠的戏。

一位喜剧演员,在无法发声和靠脸的情况下,只有把全身开发成笑点给你看。

扶墙、歪头、挺身、提胯,一连串动作下来,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莫名的“骚”。

等身份被揭穿后,沈腾又露出那标志性的尴尬笑容,装得越用力,看起来就越滑稽。

为了呈现出该有的喜剧效果,沈腾总能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扔掉包袱。

说到底,幽默这种东西,还是必须得接地气。

而且《独行月球》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沈腾一个人的独角戏。

这背后非常考验演员的定场能力,否则无法将喜剧的整体基调给立住。

在电影的前半段,沈腾凭借着细腻的表演,展现出一个小人物被困月球而囧态百出的挣扎。

独孤月(沈腾 饰演)在知道全员都撤离后,一边开车一边大喊:“还落下一个人了。”

前一秒还一脸严肃,在月球上演了一段速度与激情式的飙车。

后一秒尴尬让人无地自容,车直接开到了坑里去了。

这时,镜头切换成了一个大远景。

很明显,这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前面的剧情就是让观众做好放声大笑的准备。

紧接着画面一转,对准一脸无辜的独孤月。

看着火箭升空逐渐离自己远去,独孤月大声抱怨道:

“走什么走,这还有一个人呢”

此时,看沈腾的表情,又愤怒、又害怕、又不甘心、又窝囊。

沈腾的喜剧最直接表现,往往是他最简单的一句台词,就会让观众忍不住想笑。

这种一锤定音的定场能力,决定了沈腾能够在一部喜剧中独挑大梁。

二、沈腾只会搞笑?这是对他最大的误解

翻开沈腾的演艺生涯,从来就没有演过值得吹捧的大人物,反倒是一些反差极大的小人物。

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羞羞的铁拳》里的“副掌门”,《西虹市首富》里的“王多鱼”,《独行月球》里的“独孤月。”

这些小人物不是浮在空中,而是深深扎根在土地里,所以在大笑之后,常常能给人一些回味和思考。

小人物的悲喜,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好的喜剧演员会把两面都呈现出来,至于想看到哪一面取决于观众自己。

在片中,独孤月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一度以为自己是宇宙中最后的人类。

虽然一个人很孤独,但是只要他愿意,月球上有足够的食物储备,够他完全躺平到老。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认命,而是对地球还抱有一丝希望,还想见到他心爱的马蓝星(马丽 饰演)。

所以,在前半段的欢闹过后,后半段的煽情变得无比的自然。

结尾处,独孤月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地球上的所有人,以及那只同样被落下的“同伴”。

最后,他的血肉之躯化成了空中最闪耀的星环,发出了璀璨的光芒。

这就是沈腾的喜剧功底,既能在前段给观众制造欢笑,也能在末段把前面的闹腾都接住,强烈并将其快乐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观众心中产生共情。

其实,要说沈腾和周星驰很像,那是因为他们都参透了喜剧的内核——悲剧。

说到底,好的喜剧,从来都不只是喜剧,它可以夹杂很多元素,包括科幻。

三、沈腾用自己的表演,打破科幻与喜剧的隔阂

科幻与喜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

如果将二者糅合在一起,那么便很难把握两种类型片的分寸。

严谨的科幻片讲究的是真实性,而喜剧往往却是抛开真实性去逗笑观众。

《独行月球》的切入点很巧妙,很好地避开了这个坑。

在片中,科幻的设定,在逻辑上没有较大的硬伤。

而且电影的特效做得很好,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关于科幻的场面,比如小行星撞地球,都只是一笔带过。

整部电影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室内,着重描写灾难后,男主角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

通过喜剧的方式,消解了末日话题的沉重感。

值得一提的是,《独行月球》上映仅3天,票房已经突破10亿大关。

一个百亿票房男演员,另一个百亿票房女演员。

上一次,两人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第一次合作的《夏洛特烦恼》,堪称当年的票房黑马,一举打破了国产喜剧的天花板。

没想到时隔7年,沈腾+马丽这对王牌组合,为大家贡献了一部喜剧大片,再次打破了国产喜剧的天花板。

而在前段时间,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3》上映,52天也才拿下10亿的票房。

尽管观众对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且评分从开画的7.3分,已经降到了7.0分,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百亿阵容的电影,势头无法抵挡。

最后说句题外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沈腾越来越不愿意演喜剧了。

王晶曾说过:“你看他演《飞驰人生》,他就知道他不想逗大家笑了。”

早前在一次采访中,沈腾也亲口承认过,说自己想多演一些跟喜剧没有关系的电影。

其实,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沈腾想要“重构自己”,摆脱那无形的紧箍咒。

二是,在沈腾的心中,想演自己“想演”的喜剧。

从这次的《独行月球》里,不难看出沈腾对喜剧还是很有野心的。

如果哪天沈腾不再能逗笑观众了,那么他的喜剧还有人看吗?

其实,这样的处境,沈腾并不是没有遭遇过。

在2003年的冬天,沈腾站在中央戏剧学院的门口,被冻得发抖。

原来,他排演的话剧只卖出了7张票,由于观众太少,剧院临时终止了他们的演出。

为此,沈腾不得不顶着寒雪,给那7位观众的道歉,为他们办理退票,并报销车费。

作为一位喜剧演员,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沈腾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可能他会和周星驰一样,将来会选择息影。

到那时,谁才是下一个喜剧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