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电影风格很具有作者性。

台阶、阴影、麦高芬,炸弹理论、错误引导、十分钟反转。

但希区柯克的有些片子却不一定有这些元素,那么这些电影就不能被称作好电影了吗?

1972年的《狂凶记》是希区柯克的一次放纵。

没有了海斯法典的限制,希区柯克晚期的作品画风逐渐开放,不似以前那么内敛、含蓄。

没有了《迷魂记》里隐晦的表达性,也失去了《怪尸案》里不让尸体露面的悬疑与荒诞的情节。

在《狂凶记》里,所有的谋杀、死亡,希区柯克都让其在镜头下直白的表现出来,甚至还带有希区柯克恶趣味。

毕竟片中的男二那窒息般的爱好在希区柯克以往的电影里很少见。

整体来看,电影风格与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相差甚远,此片更像是一部猎奇的cult片,只顾推进剧情发展,减少了紧张气氛的营造和悬念重生的着迷。

但希区柯克就算把电影拍得极其无聊,也不妨碍他大师的名头,因为《狂凶记》的镜头语言依旧是顶尖的。

片中有两段足以证明,一是男二杀害第三位女孩时,希胖没有呈现凶杀现场,而是让声音消失,镜头逐渐往后移,慢慢远离房间,街上的嘈杂声渐渐出现。

但唯独不见女孩的身影。这一镜头设计很绝妙,预示着生命离她而去,希区柯克没有在镜头前展现任何血腥画面,但胜过千言万语。

二是男二返回房间后的那段闪回。

第三位女孩如何被勒死的画面快速闪过,突然的高能让惊悚感从画面中溢出,对照前面无声的画面。

一呼一应,凶手的残忍便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恐怖,这也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做了铺垫。

尽管希区柯克的功力依然在,但还是掩盖不了《狂凶记》不够精彩和他已经老去的事实。

1955年《怪尸案》是希区柯克的一次突发奇想。

在悬疑这方面,希区柯克真是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做完了。

在《怪尸案》中希区柯克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悬疑方式,这个悬疑谋杀案可以没有凶手,但每个人又好像都是凶手。

希区柯克在影片一开始就放了一个贯穿始终的麦高芬。

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传统的希区柯克式悬疑片,但随着剧情的进行,类型走向了喜剧,之后又滑向了荒诞的边缘,直到最后才发现是爱情片。

尤其是麦高芬的设定真是一绝。

可怜的哈利的死因,从意外中枪变成过失防卫,再变成蓄意谋杀,又变成联手犯罪,到片尾时,希区柯克最终揭秘,原来他们都不是杀人凶手。

这种剧作结构,没有多少大场面,仅仅凭借每个角色的口述就让故事扑朔迷离。

还带有《罗生门》的叙事方式,环环相扣,引人入迷,观影过程不沉闷,有趣又好玩。

再搭配艳丽夺目的色彩,美轮美奂的摄影,油画质感的构图,风景宜人的小镇,让《怪尸案》在艺术性和故事性上都不逊色于希区柯克的其他作品。

1964年的《艳贼》是希区柯克向弗洛伊德交的一篇论文。

蒂比·海德莉是希区柯克继英格丽·褒曼、格蕾丝·凯利、琼·芳登之后的第四位金发缪斯女郎。

但《艳贼》也成了两人彻底决裂的最后一部电影,在片场两人互不搭理对方,只是为了拍戏而完成任务。

据好莱坞八卦媒体爆料,是因为希区柯克向海德莉索取巫山云雨被拒,希胖愤怒而封杀了蒂比·海德莉,此后海德莉的事业确实一日不如一日。

除了这些边角料,电影本身的可取之处并不多,在同一片段里进行两次炸弹理论很惊艳。

第一次是女主正在偷钱,希胖让女主和清洁工处于同一画面,女主的行为即将被戳破,但希胖没让炸弹爆炸。

第二次是女主没被发现后,脱下鞋子装在兜里准备偷偷溜走。

可鞋子突然滑落,发出不小的声响,炸弹爆炸了,可希胖又让爆炸后没有任何事发生,因为清洁工的设定是个耳背的老人。

这两次炸弹理论,希区柯克与观众左右互搏,完全拿捏了观众的心理,手法高明,值得借鉴与学习。

只是,《艳贼》不像是希区柯克拍得一部电影,而是他向“导师”弗洛伊德交的一篇关于精神分析法的论文。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他将电影的文本都设计成了论文的样式,借男主之手洞悉女主的心理疾病,再通过不同方式治愈心理问题,从而达到解构的目的。

因此,《艳贼》对看惯希区柯克悬疑题材的观众来说,有些天然的门槛的,因为这片子一点都不悬疑,不像希区柯克的风格。

1956年《擒凶记》,希区柯克没有客串。

在彩色电影时代,希区柯克翻拍了自己1934年的同名电影《擒凶记》。

两部电影之间的内容没有多大变动,新版增加了一些诙谐、幽默的部分,让电影的基调变得有趣,不那么悬念重重。

可正是因为没有大的改动让《擒凶记》变得无聊,剧本原本就一般,还不做调整,再拍出来依旧bug连连。

如片中法国间谍在临死前把谋杀的情报告诉了詹姆斯·斯图尔特,史都华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秘密记在了纸上。

但旁边的反派夫妻为了不让史都华泄密影响他们刺杀首相的计划,专门绑架了斯图尔特的儿子为要挟。

故事从这开始就不成立了。

既然要杀首相,又何必担心斯图尔特泄密,直接将他除掉不就省事多了,反正都刺杀总统了,又不在乎多一条人命。

不过一旦这样做了,剧情就发展不下去了,这也是《擒凶记》不如希区柯克其他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但片中利用古典乐消音杀人的创意很超前,被后来者也借鉴。

1938年的《贵妇失踪记》,这是英国时期的希区柯克。

他的电影还在探讨政治,用一部杂糅了爱情、悬疑、喜剧、谍战风格的《贵妇失踪记》来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

其中的隐喻,在电影上映一年后成真了,这一年,二战爆发了,希区柯克去了美国,从此《贵妇失踪记》这类风格的电影在希区柯克的美国生涯里几乎绝迹了。

《贵妇失踪记》有不少逻辑上的bug。

如给主角强行续命,结尾荒诞的枪战,以及无所不能的男主,生硬的大团圆结局,但在麦高芬设置上依然是优秀的。

开头的音乐,莫名死去的音乐家,中间火车上的错误引导,都在让人怀疑这些人物和事件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将他们放在一起是否妥当。

直到最后的揭秘才叫人恍然大悟,原来前面的剧情不是拖沓,每一条线都环环相扣。

尤其是音乐是情报这一设置,直接让悬疑片变成谍战片,出人意料,惊喜大过剧情上的逻辑不通。

相较于之后的同类型的《美人计》,即使有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这两位大明星,也不如《贵妇失踪记》精彩,从这方面来看,这是希区柯克的一次退步。

1943年《辣手摧花》是希区柯克拍得美国版拆白党的故事。

前半段太亢长,后半段不精彩,总体比较平庸,就连片尾十分钟的反转也在预料之中。

但凡多看过几部希区柯克的电影,《辣手摧花》的故事就能猜的一清二楚,麦高芬只在影片中段吸引人。

之后的发展并不吸睛,炸弹理论也太过直白,这是希区柯克对自己的一次较为普通的重复,所以不能盲目的迷信希区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