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玉

7月16日,由楼健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高山清渠》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原型,讲述了草王坝村支书黄大发历尽艰险、克服困难,历时30余年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开渠引水,最终脱贫致富的故事。

演员李健在其中饰演主角黄大发,他一人演绎了黄大发从青年到老年的传奇人生。李健说,“能够通过表演把英雄的事迹告诉观众,我觉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草王坝的穷苦在当地的民谣里可见一斑。但即使如此,这里的人还是世世代代扎根于此,他们的生活也有欢声笑语。

李健告诉骨朵,“我们想体现这种苦难,但又不想单纯用煽情的方式去诉苦,所以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轻快幽默的表达,让大家看剧时能够更有触动。”

《高山清渠》不是模板化的说教,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奋斗史,它展现了小人物敢与天斗的气魄,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黄大发一生最大的执着是修渠,他希望草王坝能永远摆脱缺水造成的困局,而李健的执着则是演戏,他说,“虽然我的执着不能和黄大发比较,但我在学习他的精神,努力向他靠近。”对表演的热爱是支撑李健追梦的不竭动力。

01

贴近现实的《高山清渠》

细节满满

在评判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作品时,观众绝不会绕开“还原度”这个指标。因此,让场景和角色尽可能贴近现实是《高山清渠》剧组的首要目标之一。

开机前,李健在剧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很多黄大发本人的文字和影像资料,认真揣摩他的形态与心理,力求把自己代入其中并向观众完整地展现出来。对李健来说,因疫情未能与黄大发本人见面是一种遗憾。“好在导演、编剧和制片人都去当地见过他本人,搜集了与之相关的大量素材,所以在剧作上勾勒的形象足够丰满立体。”

拍摄过程中,《高山清渠》在布置场景和展现人物上依然追求“原滋原味”的感觉。剧中的主要场景草王坝是贵州遵义市大山深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这里被崇山峻岭所包围,十分偏僻贫困。为了把贵州大山的险峻表现出来,导演楼健经常会在拍摄地找最陡峭的山地进行实景拍摄。此外,由于剧情的时间跨度较大,剧组也会尽可能使用最符合年代的物件。

至于展现人物方面,李健首先从外形上入手。“黄大发常年在山里修渠,肤色较黑,皮肤相对粗糙,我也特意去晒黑了一些,加上妆造,让自己更接近贵州山村农民的形象。修渠是个体力活,抡大锤、挖锄头的人肯定是有肌肉线条的,所以我在进组前和拍戏期间一直都坚持健身,让自己保持一种精瘦有劲儿的身形。”

其次是对人物精神层面上的表达,李健认为这才是最难的一点。“黄大发那种执着、坚韧、质朴、勇敢和智慧的特质需要通过我们的表演去传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黄大发修渠的不平凡、感知到这种伟大的精神,我们才算达成了目标。”

在还原现实上,剧中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细节。

“青年黄大发有个‘山猴子’的外号,我们开场设计了一段类似于跑酷的情节来引出它。同时,这段情节还显示出黄大发身体的灵活和对地形的熟悉,也算为后续带领群众修渠埋下了一个伏笔。”

拍摄老年黄大发时,剧组特意找来一个做电影特效的化妆团队给李健化妆,每次都需要六个小时左右才能化好。虽然在外形上贴近老年人,但李健在肢体上却没有表现出迟缓。对此,他表示,“导演要求其他人在肢体上要有老年的状态,但是他特意让我不用去模仿观念上的老年人。黄大发本人虽然八十多岁了,但其实还是特别精神矍铄。走在水渠上,他的步履很轻盈,导演一行人都走不过他。”

老年黄大发剧照

目前,《高山清渠》已在央视一套播出过半,收视口碑双收。该剧不仅被观众称赞再现了英雄的非凡事迹,而且也得到了黄大发本人的认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电视剧拍得好,看到这个电视剧,就想到当初我们为什么要修渠。”

02

硬汉”“好男人”标签是一种肯定

李健生在军人家庭、长在部队大院,年少时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军人。上初中时,有话剧团到学校去招募演员,他突然觉得演员这个职业不错,可以天南地北地拍戏。于是,从这时候起,他的目标变成了成为一名演员。但毫无经验的他,两次面试话剧团都没有被选上。

直到石家庄艺校来招生时,李健才抓住机会,认真训练后通过了选拔,从此正式开始自己的逐梦之路。在艺校,他接到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第一部戏——《命案十三宗》。

从艺校毕业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对表演的热爱,并希望自己能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得更长久,于是开始为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做准备。可惜的是,第一次面试时他被刷了下来,等到第二年才如愿以偿成为北电的学生。

年轻李健

李健的演艺路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毕业在即却无戏可拍的李健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怪圈,这段时间是他回忆中的第一个瓶颈期。“我当时还是想一直拍戏,但是没有多少戏来找我,所以就比较焦虑。因为特别急于去尝试各种角色,我一直在跑组,不是在跑组就是在跑组的路上。”

《永不磨灭的番号》剧照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拍摄的一些作品播出后,李健凭借自己扎实生动的表演获得了很多导演的赏识。因为身上天然带着军人的气质,李健演了一部军旅作品后,接二连三的导演都来找他演军人。2010年,他参与拍摄了《永不磨灭的番号》,因“孙成海”一角收获了“豪气硬汉”的称号;随后,他在《中国骑兵》中饰演了军人“胡彦民”一角,“硬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剧照

敢于尝试的李健并不愿意一直停留在饰演军人的舒适区,他主动去接触新的角色,努力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2013年,《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幸福媳妇成长记》两部都市情感剧接连在卫视播出,继“硬汉”之后,李健又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好男人”。

对于一个演员来讲,有经典角色固然是好事,但长时间的一成不变并不利于其多元化发展。自成名后,李健戏约不断,接连产出了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演技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只是由于参演了一些同类型的电视剧,观众不可避免地给其贴上了“硬汉”和“好男人”的标签。提及这两个标签,李健也坦言,这其实称得上自己事业上的第二个瓶颈期。

不过,问及“标签化”是否限制了他的发挥时,他却说,“没有限制,我觉得这两个标签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这说明我在大家印象中至少已经有两个类型了,而且它们区别还挺大的。”

《战魂》剧照

李健曾经塑造过跟“硬汉”“好男人”反差巨大的角色,也是入木三分,比如2014年的《镖门》,他就在其中饰演了一个因爱生恨、害人害己的反派角色;2015年,他饰演的《战魂》里的忠孝虽然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可前期却是一副公子哥做派的小书生。李健只好在眼神上做文章,也将忠孝的讲究和洁癖演绎得十分生动。

03

“创造好的作品是我要坚持的事”

过去的李健不在乎标签,现在和未来亦不会畏惧标签的存在,他在选择角色时最看重的还是剧作质量。“好剧作的角色是丰满立体的,我觉得这才是鲜活真实的人。”他也很期待去饰演不同职业和性格的角色,不想框定一个范围去限制自己。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影视选角不得不把“流量”放在重要位置。这种情况下,李健等老戏骨的戏路难免受到挤压,“是否应该为了流量去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李健表示,“不能说我们选择一个题材或者一种类型去迎合和靠近哪些观众,我觉得好的作品是适合所有观众群的。集中精力去创造一些好的作品和人物,这是我要坚持的事。”

《李先念》剧照

李健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演员的初心,他热爱自己的事业,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兢兢业业在演员这条路上前行。他说,“观众的认可是演员最大的收获,至于其他不是作为演员需要考虑的事。”

近几年,李健出演了很多主旋律电视剧,包括这次的《高山清渠》。如今,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在观众包括年轻人中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李健也因此在业界和观众间获得了相应的认可。事实证明,他的坚守初心从来不是无用功。

近照

从进入石家庄艺校到现在,李健步入这个行业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一路走来他也成长了很多。

在专业上,他的武打戏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这是拍摄军旅题材影视剧的收获之一;他的情感戏则表现得更加细腻,这是经验和阅历增加的结果。

在心态上,他变得更加平和了。“早些年遇到第一个瓶颈的时候,我一度非常焦虑,也很急躁,老想把自己投入到工作里,这样才有安全感。但现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会让自己沉淀下来,多读书、多思考、多看、多听,去等待一个好的剧作出现,然后全情地投入到新角色中。”

狂飙

拥有今天的成绩,李健有很多想感谢的人,包括家人、老师、合作过的导演和团队。其中,导演徐纪周是李健演艺道路上的伯乐之一,两人合作了十余次,每次合作都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精彩。

去年,李健和徐导再度合作,拍摄了扫黑题材时代大剧《狂飙》,他在其中饰演了一名警察。据他透露,“这个角色的人生经历了两个阶段,人物很复杂,会有一些转变,我很喜欢。”

跨入40岁的年龄段后,一些演员会用“少年感”来赚取关注,但李健更在乎的是时间给自己带来的阅历。他说,“在表演上,随着年龄增长肯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感受,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有进步。”谈及未来,他也表示,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绝不会“退休”。每个年龄段的角色都值得演绎,一个靠实力吃饭的演员自然不会缺少合适的机会。

“学到老,演到老,直到我演不动为止。”这是李健不变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