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武侠电影,作为中国艺术和商业上都最给力的电影类型,已经很少有佳作上映了。

早在中国电影早期,第一代导演就对武侠电影进行了动作视听语言的探索。

导演张石川的《火烧红莲寺》,一把火就烧出了武侠电影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这一经典IP不仅让张石川在七八年间连拍19集,还带火了一大堆武侠神怪影片的拍摄。尽管当时电影动作指导缺席、演员不会真功夫,早期的武侠电影都带着特效斗法的特征,但土特效和中西混杂的故事带来的巨大商业轰动,证明了武侠电影的独特魅力。

从1949年开始,以导演胡鹏、演员关德兴的《黄飞鸿》系列开始登场,并一直延续到1980年。不同于《火烧红莲寺》的重视魔幻特效,关德兴影片已经开始回到现实本身,一切的打斗都合乎现实。而诸如影片中出现的舞狮等场景也成了后来黄飞鸿系列的一个主要元素。

至此,写实和写意两种视听风格成为武侠电影的两大流派,开始在影坛各领风骚。

港片时代的胡金铨、张彻、楚原,就能看出写实和写意两种思路的不同。

深受传统文人美学的胡金铨,把戏曲和国画的写意元素融入了电影之中。

一方面通过传统戏曲的声效元素来营造氛围,剪辑上通过快速剪切和抽剪来体现人物武功的高超,另一方面他还别出心裁地运用了跳床来实现人物的轻功效果。《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等作品,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在戛纳捧得大奖,让国际影坛为之震动。

张彻则在戏曲动作的基础上发挥出其个人独创的暴力美学。

鲜血喷洒而出、光膀、动作突出技法以及杂耍性成了其特有的特色。大量的翻跟头、旗帜、板凳等元素的运用,机关的设置性也让其武侠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独臂刀》三部曲、《金燕子》、《大刺客》、《报仇》等作品进一步巩固了张彻在影坛特有的阳刚美学地位。

与张彻阳刚美学并立的,是楚原的奇情武侠风格。

楚原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等代表武侠小说搬上银幕,狄龙也成了这些小说中大侠的最好代言人。

古龙的小说轻视打斗过程,更加强调气氛的营造,即便是高手之间的过招也没有过多的比拼,往往也是一招便结束战斗。而楚原的武侠电影,则有意回避张彻式的漫长打斗,与此同时强调布景,加入了桃花、亭阁、宫廷等着重营造武侠氛围的写意因素,突显侠客的孤独,和其所在世界的冷漠。

邵氏之外,嘉禾的李小龙横空出世。其短暂的生命里只主演了五部半影片,却掀起全球影坛轰动,成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

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抛去复杂的打斗,没有轻功、吊威亚等复杂设计,动作简单,出手却十分凌厉,快准狠到必须用慢动作才能看清出拳。这让他的动作电影具有一种特别的写实质感。李小龙电影融合了东方文化的武术哲学,塑造了中国人不可欺的形象,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武侠动作片的魅力十足。

八十年代,随着邵氏电影王国的辉煌谢幕,以张鑫炎、刘家良为代表的香港武侠人物开始北上,并在内地取代深远的影响。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风靡全球,在成为80年代功夫电影典型代表的同时,也掀起了新的学功夫热。

九十年代,徐克、程小东等导演用《笑傲江湖》、《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等作品逐渐开启其武侠复兴之路。

不同于张彻、刘家良贯彻的写实武侠,也有异于楚原的写意武侠,徐克的武侠电影内容想法的天马行空,虽然基于经典原著,但内容完全颠覆原著内容,不论是黄飞鸿、聂小倩,还是东方不败、令狐冲,都被赋予了新的性格魅力。武打动作也同样天马行空,吊威亚、无影脚、各种武器手到擒来。快速剪切的镜头里,影片的张力具显,节奏也快了很多,给观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

进入新千年之后,一些功成名就的电影人也纷纷用武侠电影书写自己心中的武侠心结。

以胡金铨为偶像的李安用《卧虎藏龙》再一次震惊世界影坛。在李安的镜头下,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的侠客让影片更缥缈,更写意,具有诗情画意。竹林打斗、酒馆比武、房屋追逐、悬崖一跳这些场景也成了经典段落,东方美学也在影片中体现。

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与摄影等大奖的同时,张艺谋也用《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电影开启中国电影的大片商业时代。

在这些电影中,张艺谋将他作为摄影积累的造型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大量的慢动作、浓墨重彩的中国色彩美学,把武打动作的意象和仪式感渲染到了极致。

此后,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侯孝贤等导演都开始了各自的武侠大片探索,不同的导演又为其融入了各自的作者特色,或诗意,或节制,或浪漫,或现实,让武侠大片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巅峰。

进入新千年,港片武指袁和平等远赴好莱坞,又影响了昆汀、沃卓斯基等一众基于武打和电脑特技的动作电影,中国功夫拍到这个地步,颇有点独孤求败的意思了。

到了这几年,武侠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期,除了徐皓峰和路阳几部作品,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在电影市场上看到有影响力的武侠电影了。

为什么武侠片突然就熄火了?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上的。武侠电影发展到现在,经过各种前辈的锤炼,动作设计已经登峰造极到了一个很难让人超越的程度。此外,拳拳到肉、硬桥硬马的武侠电影,正如冷兵器时代的精妙武功遇上一枪毙命的热兵器,也面临着本体性的危机:

当电脑特效已经让观众对上天入地都不感到惊讶了,武侠电影还要怎么做才能独辟蹊径呢?

出人意料的是,近期,一部网络电影《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横空出世,倒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众所周知,金庸原著的《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是一个人物众多,情节跌宕的长篇大作,故事洋洋洒洒绵延百年,讲了几代人的国仇家恨。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很难用一部电影的体量讲完。再加上网络电影的预算限制,完成展现雪山飞狐的故事,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导演乔磊的破局之法,首先是别出心裁地把故事进行了重构和裁剪。

前面几代人的恩怨都掠过不提,整部电影除对胡苗大战的前史简单铺垫外,把全部笔力都用在拓展田归农集结群雄,雪山寻宝的过程中。

用寻宝过程不同人物的打斗,勾连出他们复杂的前史,这样一下子就把电影从原作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

在结构上,导演把“龙门客栈”式的尔虞我诈,和暴雪山庄模式的剧本杀融合到一起。

雪山的环境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十位高手在其中游走打斗,也让整个剧情节奏变得特别紧凑,环环相扣。恶劣环境下谁能存活,谁能得到宝藏的悬念全程吊着观众的胃口。

更有意思的是,导演把原著罗生门式的故事用八恶人狼人杀的紧凑方式结合了起来。

在寻宝过程中,八恶人组成了两队势力。吕良伟饰演的陶百岁、和淳于珊珊饰演的宝树,彼此对立,边寻宝边争斗,而男女主角游走于两队势力之间,让人一时分辨不出两人是正是邪彼此是敌是友。

随着几次打斗激烈程度的升级,寻宝直接转变成了互杀,每一场打斗过后,观众都会对八位恶人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有一个新的认识,也会重新更新对故事真相的认知。

电影最有魅力的,是最后的两场大战。

树林中郑三娘、青雯与归域大战,和陶百岁与两位在悬崖和冰川的两场决斗。

这两场戏在视听语言上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在剧情上也进行了多次反转和颠覆。打斗结束后不同人物视角的闪回,又让电影与金庸原著的罗生门式结构呼应起来。

在武打动作美学上,导演也做出了匠心独运的创新。

首先借鉴游戏和漫画的视角,把夺宝与游戏式闯关结合到一起,每结束一场战斗,跟随着寻宝图,主角们就会“解锁”一个新世界的地图,每个环境都有各自的险要之处。迷雾森林,峡谷鬣狗,风雪平原,险要树丛……跟随着角色视角,观众也有一种游戏闯关的爽感。

此外,该片的独特之处,就是把武功、秘术和人物性格结合起来。每个人在不同的武器兵刃之外,还有最后的秘术大招。秘术的设定很有创意,既和传统武侠区别开,带有了魔幻色彩,又推动了人物性格的设定,也丰富了视听语言的风格。

比如森林迷雾中的打斗,化水成冰,冰又作为暗器的设定就让人物显得凌厉阴狠。秘术的反复运用,到后面也成了观众的一个观影期待,想看哪个恶人会什么秘术。

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陈紫函饰演的郑三娘的秘术。

郑三娘前期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让人摸不透她的性格,直到施展开用细密蛛网锁喉的秘术,她如蜘蛛毒蛇般的魅惑和蛇蝎心肠才展露出来。片中她和年轻演员陈雨锶饰演的青雯的过招,一个清纯一个魅惑,姬情满满,贡献出了男人戏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当然,作为一部网络电影,电影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还是有一些小的瑕疵。

比如前期对人物角色的前史铺垫过于简略,让人一开始很难分清角色阵营,在秘术上过于炫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立意和人物共情的表达。但瑕不掩瑜,视觉上浓墨重彩的创新和突破,让这些情节和人物的简略都在可以接受范围,而且整体观感特别不错,后劲十足,甚至值得二刷三刷。

多说一句,另一部在爱奇艺热播的电影《目中无人》,在收获赞美的同时,也存在这些问题。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在起承转合和人物塑造方面,缺少些着墨和笔力。当然,瑕不掩瑜,对人物前史的略写,似乎也为故事的未来拓展埋下了伏笔,给系列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大可能。这几部新式武侠片在当代视野中给予了观众新可能,更开拓了武侠片的“新解法”。

也许看完《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观众会忍不住想,八恶人在上雪山之前都经历了怎样的纠葛?胡斐和苗若兰的感情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在豆瓣上,很多人都为这部优秀电影没能上院线而遗憾。但是思路打开点,我倒觉得网络电影的特性,让这部电影的可玩性不止于此。

看片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看到雪山飞狐宇宙未来拓展个人电影、衍生游戏、衍生剧集、开放交互式剧情、剧本杀、VR等多重玩法的可能性了。

行吧,雪山飞狐下一部,快搞起吧。

该是重新扛起武侠大旗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