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明天

任翔宇

入了伏,就算是最标准的酷夏了。消夏的办法有很多,看电影当然也算一种。

不过这个夏天里,或者说已经有好几年的夏天里,已经不太把学生、儿童归为一档来拉动票房了。

这个暑期档,有25部新片上映,包括抗疫主题影片《你是我的春天》、科幻片《外太空的莫扎特》、喜剧片《学爸》、动作片《新秩序》等,题材多元,但是动画片只有一部,《冲出地球》。去年好一点,张一白的《燃野少年的天空》,动画片《白蛇2:青蛇劫起》,青春喜剧《二哥来了怎么办》都还算是满足暑假学生档的作品,但是和数量庞大的献礼电影、商业电影、引进电影相比,还是单薄了些。

是电影半维持半放弃了这个群体,还是这个群体已经不把电影当作是暑假里顶顶重要的一项娱乐?可能兼有之。

五十年前的夏天里,《红孩子》、《闪闪的红星》是学生福利,放暑假的时候,很多学校会发电影票让孩子们去看,当然,也不仅仅是单纯看电影,要写观后感。四十年前的夏天里,有《应声阿哥》,《红象》,《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海》,《赛虎》,《泉水叮咚》,《啊!摇篮》,《鸡毛信》,《宝葫芦的秘密》,《小兵张嘎》,《小铃铛》,《苏小三》,《马加和凌飞》,《妈妈你在哪里》,《四个小伙伴》,《报童》,《少年犯》,《霹雳贝贝》,《少男少女们》,《红衣少女》,《候补队员》,对了,差点漏了《阿凡提》和《三毛流浪记》,大部分是学校包场,基本上是白天场,拿根冰棍儿进去和同学边闹边看,是那时候暑假里不可磨灭的画面。三十年前,《妈妈再爱我一次》,好像是我最后一次看学校包场的电影了,再以后看的,是断断续续的《玩具总动员》系列,《勇敢者的游戏》系列,《棋王和他的儿子》,《凤凰琴》,那个年代是电视鼎盛的年代,《蓝精灵》《变形金刚》《唐老鸭和米老鼠》以及每到暑假必放的《西游记》承包了把孩子摁在座位上的任务,同时期承担这个任务的还有《还珠格格》,但毕竟不是儿童片,暂且不表。

二十年前已经是新世纪,电影开始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儿童电影在真人和动画两个方向上都出现过现象级的作品,《女生日记》被誉为是一部“现代女孩成长启示录”;黄宏自编自导自演的《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取材于真人真事,创作扎实,质朴感人;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下近10亿元票房成绩,《大鱼海棠》也收获近6亿元票房,《熊出没》甚至成为迄今为止国产动画最强IP,连拍数级,这些偏向于成熟化的动画大电影,在票房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竞争力。

一边是作品层出不穷屡有佳作,一边是感召力寥寥不再是孩子们的首选假期娱乐方式,怎么看,都是个问题。

让消费者掏钱是件严肃的事情,哪怕这消费者只是个孩子。和过去主题偏于统一的引导创作不同,当下有关现实的思考和对天马行空想象的创作方向都带有浓郁的个人风格色彩,这也注定了在面对大众审视时,评价的不一致性,不一致,就总会损失和消耗掉一批观众。在离开了学校组织这样的外力干预后,预估的市场很容易不饱和。

看电影和在IPAD或者手机上充会员看剧其实是一个性质,付费观看模式。这模式在互联网、尤其是当下移动互联时代里,其实是非常严苛的一个模式,因为毕竟,还有大量免费的、低像素画面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逃避版权的平台可以选择。

在影院基本上已经商业化、商场化以后,去影院看电影所带来的层级消费已经不仅仅是票价本身,三个孩子花百十来块钱算是基本操作,爆米花、饮料,以及保不齐来几款的电影文化衍生文创产品,可能还会让花费更多。这其实也阻断了一部分人群进入影院而转投了家里的沙发。

就像几天前和纸媒同行聊起的行业式微一样,电影尽管在新世纪靠一口气续命,但毕竟不是时代潮流里站在潮头的新贵了。我们不能要求电影一定要回到曾经的辉煌场景,但是,也应该在大时代里尽可能的绵延自己的生命力。况味可能有点悲凉,但是只能面对,面对,就不能或者说没有资格挑观众,只能尽可能在细分的市场里,寻求生机。

以前有个说法是是孩子和女人的钱,赚起来容易一点。从这暑假看,制品人们显然没有把这句当成一回事,或者说,显然把这句话切成了两半儿,朝着那个更有消费欲和财权控制力的人群发力去了。这是市场的选择,我们当然应该尊重,但是这是个不完全的选择,我们也同时应该警觉,孩子那一半的选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的问题现在基本上不会出现了,但是半大小子的精神世界和大把空闲时间的暑假呢?当家长和社会都感觉到孩子早熟的时候,一方面,是物质营养的极大丰富带来的快意生长,另一方面,是他们过早地和成人一起享受到了精神营养的滋养。孩子的阶段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滋养,不仅仅是个市场需要有产品填充,还更需要有主管部门、家校联手的干预制约。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但是既然起了念,惟愿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