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发《面对科技,曾给中国农村带去欢乐的流动“电影院”正在消失》的文章。文章没有特别高的网络关注度,却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很多人有过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经历,在炎炎夏日的傍晚,全村男女老少喜笑颜开,共赴一场心心念已久的光影之约,不经意间还成就不少故事和佳话。

弹指数十年,在网络应用广泛普及、城市影院随处可见的今天,露天电影已经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野。

正因如此,问题来了:露天电影到底还有没有人看?露天电影究竟还有没有必要放?看露天电影,是不是只为怀念这份往日情怀?

全国电影院银幕总数目前已超过8万块,一些视频平台更是可以会员包月“无限看”,加之“一机在手,点啥都有”,露天电影似乎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农村文化餐桌的“点缀品”。

真相真是如此吗?

“经验主义”往往害人,以想当然的逻辑推断来下结论的“上帝视角”更不可取。

当前,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如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已下降至1.94。但如果可以完全量化的话,相对于经济收入来说,城乡文化服务水平的倍差估计会更大一些。

以电影为例,乡镇影院仅占我省影院总数的约1/4,观影人群和视频平台用户中城市人口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一张电影票动辄数十元,浙江农村群众想看一部商业电影,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无论是搬迁进城的新城里人,还是留守在乡村的老年人,离养成电影消费习惯还有很大的差距。

看电影是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之一。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农村电影不仅不能缺位,更要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长板。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电影其实是乡村文化生活的主食和优选。这个结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近期,笔者在浙西的龙游和浙北的长兴、安吉进行了调研。

不少农村文化工作者深有感触地说,在农村,最省心、省钱又受欢迎、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就是放电影,堪称性价比之最。

一些农村文化礼堂硬件设施好,特别是夏天晚上还有空调吹,有时组织看电影,还怕来的人太多。一些老年观众,喜欢听戏曲,见了农村电影放映员,一个劲地催着多来放点戏曲电影。

还有社区群众专门提到,进城后串门没有过去那么方便,组织看场电影,邻里之间聊天叙旧有了好由头,也有了好去处,真正是“放下筷子就想去”。

当前,浙江正在大力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发挥好露天电影的独特优势,同时积极与农村文化礼堂、乡镇文化站等文化阵地进行资源整合共享,特别是推动全省2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中符合条件的化身为群众“家门口的电影院”,必将成为浙江农村文化建设的又一“妙手”。

以露天电影为典型形式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是一项政府主导、财政买单的惠民工程。

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农村电影不是不好看,也不是没人看,而是要实现新的提升,把看什么电影的选择权、电影好不好看的评价权、舒适观影的监督权交给群众,真正让群众“说了算”。

在这方面,浙江正在探索以“浙影通”数字化改革场景为切入口,形成电影的选、点、接、派、评闭环链条,尝试对现有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进行流程再造、系统重塑。

以后,农村群众想看什么电影,可以自己选、自己点,观影后还可以给予评价。

我们力求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浙江特色的农村电影放映新路子,努力让更多群众看到更多好电影,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