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是一本心理类书籍,美国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写的一部小说。

用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老师布洛伊尔作为原型,其中又穿插了尼采的爱情故事,描绘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根据一定的史实,进行改编。

比如说,弗洛伊德是真的,尼采是真的,布洛伊尔是真的,游荡在尼采和布洛伊尔两人之间的美女,莎乐美,也是真的。

但有些“真”过了头,历史中布洛伊尔与尼采没见过面,这就算了,问题是欧文·亚隆把两人扭在一起,相互进行“催眠治疗”。

再加上莎乐美的爱情故事,仿佛一出上帝视角的人类心理治疗盛宴。

但话说回来,《当尼采哭泣》这本书毕竟尊重着尼采是一个深刻、严肃、高贵的哲学家这一基本事实,而在2007年美国拍摄的同名电影里,将尼采塑造成了一个丑陋、夸张、狰狞的形象。

这个形象,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意在抹黑尼采。

正常的尼采本来长这样,其实还挺帅的吧。

然而,电影里的尼采是这样的:

形象就不说了,这个可以忍。

但是不能忍的,是在电影中安排的一些情节。

比如让尼采和妓女在一起做着咋舌的姿势。

再比如设置的一些夸张的尼采动作:

这些动作让人看上去,真的很难想象是一位儒雅的思想者,一个做学问的哲学家。

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疯狂演讲中的希特勒。

你们自己看像不像:

虽然尼采被希特勒和纳粹拿来利用,作为战争的幌子和宣传工具,但是尼采是很厌恶法西斯和反犹主义的,这一点至今,仍有很多人在误解尼采。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尼采哭泣》这部电影除了尼采以外,其他人好像长得都还不错。

给弗洛伊德的老师布洛伊尔还有弗洛伊德,安排的是这样的形象:

右边是布洛伊尔,左边是弗洛伊德。

尤其是弗洛伊德,在电影里几乎是一个网络小说当中英俊潇洒的男主形象。

帅吧。

除了尼采以外的男演员是这样,再看看女演员。

当然,有人知道我在说莎乐美。

这位穿梭于20世纪欧洲文艺圈的“女哲人”,电影里给她安排的演员是这样的:

颜值高、气质好。有人评论说这演员长得像谷爱凌。

但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比谷爱凌漂亮。

你觉得呢。

行了, 剧照就放到这里。

的确有些过分,在塑造尼采的形象上,导演似乎不知道拍摄的原型是一位雍容、沉静、寡言的哲学家。

更像是一个咆哮着的醉汉。

在《当尼采哭泣》这本原著中,作者欧文·亚隆至少对尼采的描写,符合尼采忧郁、高贵、冷静、深沉的气质……

而电影里,没法说。

如果说要给《当尼采哭泣》这本书打分的话,大约是三星吧。

然而,如果给电影打分——半分都嫌多。

真的。

我们稍微言归正传,聊一聊历史上正式的弗洛伊德、布洛伊尔、尼采和莎乐美。

弗洛伊德就不用说了,精神分析大师,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莎乐美,是纵横驰骋欧洲哲学文艺圈的女强人,引无数哲学家竞折腰。

她曾拒绝过尼采的求婚,多年以后成为弗洛伊德的学生。

布洛伊尔:弗洛伊德最早的老师之一,和弗洛伊德一起研究催眠治疗。

尼采,这本书和电影的主人公,人类史上最受争议的思想家。

我们如果从心理疾病的角度来看,尼采的确是个“病人”。

从小在他身上出现的忧郁、恐惧,萦绕了他一辈子。

他的神经系统天生脆弱,一阵风来都能给他刮倒。他的偏头痛和眼疾,更是出了名的严重。

再加上他的消化道系统也不好,身体上可以说一身的毛病,全身上下好的地方不多。

但这不妨碍他是一个重量级的大思想人物。

而欧文·亚隆,是21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

欧文·亚隆除了《当尼采哭泣》,还写过一本《叔本华的治疗》。

看得出来,他想治疗历史上这些心理有不健康可疑现象的大师们。

这样本没有错,如果真的能“治”好,那么即使将一个痛苦的哲人,变成一个快乐的凡人,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一个具体的个人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我认为有时要比虚无缥缈的真理重要。

我是一直以来坚定捍卫这个观点的。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你,能治得好吗?

不是每个所谓的心理学大师都能够治好所谓的“心理疾病”,也不是每个“心理不健康”的大师,通过心理治疗家一番“诊治”,就能够变成“正常人”。

这也就是谁也没有把哪个当代的大师治好,而只能幻想“治疗”历史上的大师们。

根据记载,牛顿有多种精神疾病的症状。

然而当时,有哪个精神病学家或者治疗大师将牛顿治好了?

没有的。

大师身上的“异常现象”,或者“心理疾病”,有时是比我们看上去的表面现象更为复杂的事物。

他们所遭受的痛苦,不是定义成一个“心理问题”,然后通过某些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就能够“痊愈”。

试图站在上帝角度来“治疗”已逝大师的行为,可以自娱自乐,或许也能哗众取宠。

茶余饭后,倒也无伤大雅。

但是,这种“治疗”哲学家的做法,无疑于是让一位快乐、天真、烂漫的孩子,去劝慰一个忧伤、深沉、难过的老人。

“你看,这个世界多美好,不要再哭了~”

孩子对老人说。

我们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责怪老人的伤悲呢?

还是应该宽容地不再追究孩子的天真?

《当尼采哭泣》也是一样。

试图“治”好尼采的想法,的确是每个心理治疗大师们的梦想。

然而,这也却是“欧文·亚隆”们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