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电影的百科全书。

他的作品中几乎有电影的所有拍摄技巧和叙事方式,兼具艺术和商业。

法国新浪潮的领军人之一特吕弗将希区柯克奉为作者导演,整个欧洲都认可这位大师在电影中的艺术性。

好莱坞一直未将奥斯卡最佳导演颁给他。

即使希区柯克获得了不少提名,好莱坞却一直觉得他是商业片导演,可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好莱坞的损失。

《电话谋杀案》是希区柯克电影中评分仅次于《惊魂记》的作品。

希区柯克通过该片诠释了一个道理,只有完美的纸上谈兵,没有完美的谋杀案,因为现实中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

男主如果没有从毯子上拿走那把钥匙开门,凶手如果没有把钥匙放回原处。

男主如果把自己的钥匙装进女主的包里,案件可能就是另一种结局了,完美犯罪也许就发生了。

可希区柯克太洞悉人性了。

他在电影中启用的精神分析法就告诉了观众,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即使头脑再清醒,也会有忽略的时候。

如男主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急在凶手身上找钥匙,并将其放回女主的包里。

这是每个人的正常思维,完美合乎逻辑,这也让后面因钥匙而来的反转变得精彩纷呈。

毕竟你认为的完美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蛛丝马迹。

而这些细节就是你犯罪的铁证,这也是《电话谋杀案》的厉害之处。

希区柯克让男主处理了所有观众可以想到的细节,却让一个从一开始就疏忽的细节成为破案的关键,使得观众的猜测落空。

很少有人会想到凶手身上还有把钥匙,而这把钥匙还是他自己的,因为希区柯克一直在误导观众只有两把钥匙。

影片进行到最后十分钟,谜底才揭晓。

伴随着完美犯罪是否会发生,不断挑战观众的脑细胞。

让他们思考剧情走向,为影片着迷,这是典型的希区柯克风格,片尾十分钟,多次反转。

不过,《电话谋杀案》也有不足之处。

那就是剧情推动大都靠对白而不是故事,这是改编自舞台剧的弊端。

太多的台词会让观众听得一头雾水,对影片的观感下降,而人的注意力是不可能全程集中的,从而给电影打了差评。

希区柯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后来的悬疑片有很明显的改变。

悬念的推动不再依靠过多的对白,而是让故事带着观众入迷,《迷魂记》《惊魂记》皆是如此。

大师就是大师,即使功成名就,依旧可以创新和改变,怪不得凡是拍此类影片的导演都奉希区柯克为大师。

《迷魂记》中已经看不到对白过多影响观影的毛病了。

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在于技法与内容铺陈展开的方式,希区柯克变焦,运镜,色彩,德国表现主义。

现在来看,内容并不稀奇,很多人可能看个半小时就猜到悬疑的套路了。

但如今的大部分导演只能做到影片的前半段,却难以完成影片的后半段,更别说最后一秒还在反转的精彩了。

换句话说,他们在电影中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但观众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直到爆炸了才明白,对于电影只会有惊奇的观感。

但希区柯克则是在电影中间就告诉了观众有颗定时炸弹,观众也知道炸弹肯定会爆。

然后希区柯克一步步勾着观众,在观众每次猜到炸弹会爆炸时突然反转,最后炸弹真的爆炸了,可观众也傻了,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原来导演玩弄了观众,观众浑然不知,还要敬佩他的能力顶级。

而现在的很多导演唯独缺少了冒犯观众并让观众敬佩的能力,他们只会冒犯,只会惊奇,不会恰到好处的玩弄,所以他是大师,你们是小丑。

这就是著名的希区柯克炸弹理论,如何精妙的构建悬疑。

早在1936年希区柯克就通过《阴谋破坏》把这套理论展现给了世人,在《迷魂记》中被他玩出了花。

除了玩弄观众外,希区柯克电影中的麦高芬更是一绝。

令人意外,希区柯克登陆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竟然是美国版鸳鸯蝴蝶派的《蝴蝶梦》。

本来他计划拍摄《泰坦尼克号》,但制片人建议他拍《蝴蝶梦》,正好希区柯克在英国时就喜欢原著作者,并想改编《蝴蝶梦》,于是一拍即合。

我们没有看到大师的《泰坦尼克号》,却看到了另一个希区柯克。

在《蝴蝶梦》中希区柯克的风格比较少,不过,他也在擅长的谋杀悬疑上制造了一些反转。

尽管这些反转大多都可以被观众猜到,但这也是希区柯克不想顺从言情发展路数的证明,也是他想对电影拥有绝对控制权的证明。

因为《蝴蝶梦》让他与制片人有了矛盾,自己对影片的控制权被削弱了。

但幸好《蝴蝶梦》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票房上也取得了成功,自此希区柯克开始了顺畅且独权的好莱坞之旅。

《蝴蝶梦》的经典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从未现身却无处不在的丽贝卡。

希区柯克把麦格芬手法带到了美国,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

《蝴蝶梦》中的丽贝卡像双无形的大手绑架着每一个人。

让他们的生活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更让走进曼德利庄园的所有人都像进了监牢,从此人成了囚。

这种无形的恐惧,任凭观众臆想的悬念,让影片不至于落俗到只有宫斗的地步。

再加上希区柯克加入了谋杀的元素,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可以留住对言情片不感冒的观众。

同时,希区柯克又给了影片一个大团圆的结尾,满足了所有观众期望的he结局。

男主放下心结,女主不再自卑,女管家随丽贝卡而去,曼德利庄园被一场大火所烧,永远属于了丽贝卡,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希区柯克真是将艺术和商业结合的异常完美的大师,既赚了钱又得了声誉和影史地位,后来者望尘莫及啊。

在《后窗》中,希区柯克对麦高芬进行了升级。

希区柯克在片中展示了自己抓人眼球的悬疑技巧,其中的麦高芬一直没变,从头至尾都是推销员谋杀案。

但希胖通过错误引导让观众的注意力不断转移,并借此推动剧情发展。

当观众以为推销员没有杀人的时候,新的反转出现,观众的焦点又到了杀妻分尸案上。

尤其是片尾部分,麦高芬反复横跳。

男主给凶手打电话引开了他,女主跟护士下楼挖一直被他们怀疑的花坛,挖开后却什么也没有,麦高芬丧失。

正当观众与片中的角色一样灰心时,女主突然爬上二楼,溜进凶手房间,找到了他妻子的戒指,碰上了回来的凶手,凶手欲杀掉她,麦高芬回来。

幸好,男主报警,警察及时赶到,以私闯民宅带走了女主。

但男主也因此被凶手发现,并且孤身一人在房间,凶手到男主的房间谈判,麦高芬加重。

最后谈判破裂,凶手动手将男主推下了楼,麦高芬终成真相,《后窗》也从喜剧变成了悬疑。

《西北偏北》中的麦高芬更加明显。

希区柯克在电影开篇就给出了一个不存在的卡普兰,但该片对影史最重要的贡献则是让类型片有了范例。

《西北偏北》是《三十九级台阶》的进阶版。

可故事一点也不跌宕起伏,悬疑反转并不吸睛,总统山的追逐很有意思,飞机杀人没有想象中刺激,但片尾的火车蒙太奇很经典。

也许当时看《西北偏北》很震撼,但现在确实感受不到那种让人酣畅淋漓的观感。

不过从影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007电影这个角度来看,此后的帅哥配美女的追踪片都参考了这部影片。

大场面、大秘密,追逃过程谈恋爱,左拥右抱、身陷囹圄,结局配合大团圆。

即使剧情逻辑上有很多漏洞,但爆米花电影,看得过瘾就够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就是《西北偏北》的经典之处,启发了同类型商业片,也告诉了他们类型片应该怎么拍。

希区柯克认为,观众天生具有悬疑癖。

而他则负责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满足观众的嗜好。

因此希区柯克以往的电影都是在跟观众玩游戏,捉迷藏,但最终解释权归希区柯克所有,他会在影片结尾揭晓谜底。

可在《群鸟》中希区柯克将主导权交到了观众的手中。

片中有很多留白,甚至连鸟类为什么攻击人类都没有解释,这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似乎有些不正常。

但这正是希区柯克的厉害之处,每一位观众都是《群鸟》的导演。

他们可以认为鸟患是那对爱情鸟带来的,也可以认为鸟患是女主带来的。

更可以认为鸟患是鸟类对人类的报复,因为开头人类将鸟关进了笼子,后面鸟类把人类赶进了“囚牢”。

无论观众怎么解读,都是《群鸟》的正确答案。

而且每一个解读都有合理的线索,希区柯克把悬疑片玩出了新高度。

这些电影中所运用的技巧仅是希区柯克式电影语言独特架构中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架构形成了他不可模仿的风格。

在希区柯克去世后,特吕弗在《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一书中增加了一章,并以一则短序作诀别。

短序中说:“这个人去世了,而不是这位电影艺术家死了,因为他的电影是以异乎寻常的细心、独特的激情,并以罕有的娴熟技巧掩盖起来的一种极度的敏感性制作而成的。

它们持续不断地流传开去,在全世界传播,能与新出品的影片相媲美,不会遭到时间的破坏,证实了让·科克多在论述普鲁斯特时指出的形象:‘他的作品继续存在,就像牺牲的士兵手腕上的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