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末,香港导演陈嘉上在拍《野兽刑警》的时候,曾忧虑地对徒弟林超贤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部电影了”。彼时,香港电影业由盛转衰,行业困境下又遭遇金融危机,致使电影从业人员大幅下降。但谁曾想,今时今日,他们还在继续拍。

陈嘉上还跟陈可辛探讨过,放以前,他们从不敢想象自己的电影能够有过亿的制作费,能够有机会做开始追平“荷里活(好莱坞)”电影水平的电影。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庞大,庞大到足以支撑他们的电影能继续向前走。

陈嘉上(中国香港知名电影导演,香港电影导演会前会长)

“作为香港电影人,我非常感恩。”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陈嘉上在北京接受南方日报、南方+独家专访时说。从30年前《武状元苏乞儿》在北京长城取景,到2008年正式决定“北上”,并拍出《画皮》、“四大名捕”系列等“实验性”的作品,陈嘉上因电影与内地结缘已有30年。

这些年,他愈发觉得,只有走出维多利亚港,港片才有机会。

点击下方本期大牌档视频,听陈嘉上展望香港电影的发展新机遇

(大牌档|陈嘉上:走出维多利亚港,港片才有机会,时长共6分32秒)

大牌档|陈嘉上:走出维多利亚港,港片才有机会

“跌跌撞撞北上”:内地电影充满文化味

“一个香港人,从很小的地方回到内地拍戏。”陈嘉上仍记得1992年因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在长城上拍戏的震撼。基于当时香港电影发展的蓬勃,起初陈嘉上带着“我们的电影很先进”的偏见,后来他回过味儿了——内地电影人的学识与专业深深影响了他。“这是我的第一部古装片,可以说,我的古装电影是在内地学的。”陈嘉上诚恳地说,这段经历也埋下了他将来“北上”拍戏的种子。

陈嘉上执导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在长城取景

1997年后,不断有香港导演开始来内地拍摄电影,内地资本也纷纷涌入香港。随着2003年CEPA的正式实施,以及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北上”,一度在内地市场引领风骚,也带动了内地电影工业的发展。

陈嘉上当年就判断CEPA会是香港电影的“强心剂”。它出现在香港电影非常虚弱的时候,丧失大量海外市场、盗版猖獗等问题环绕着这个行业,以至于陈嘉上1998年拍《野兽刑警》时一度以为这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CEPA使得早期香港电影可以以合拍片的身份出现在内地,无论幕前还是幕后,都给了香港电影人太多的机会。”

《画皮》内地票房达到2.4亿元,成为2008年内地院线电影的一个奇迹。

陈嘉上正式决定要来北京发展,是在2008年《画皮》拍摄完成后。他提到,香港电影原是上海电影的延续,“我总说我们传承了上海电影,将这个种子带回来内地,合情合理,我们本来就是中国电影。”不过,他将刚“北上”的状态表述为“跌跌撞撞”。有段时间,外界总说,香港导演来内地拍戏“水土不服”,他坦承“是真的”。

“我们从不怀疑香港电影是服务小市民的,在香港,高级知识分子往往更爱看‘荷里活(好莱坞)’。这种情况一早就出现了,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报纸娱乐版只放‘荷里活(好莱坞)’,不说港产片,港片是到八九十年代才突然崛起。”陈嘉上说,因而香港导演拍的影片多是比较市井、贴近民生的。

他自称“地摊派”导演,服务于劳苦大众,“当大家理解香港电影的时候,必须要搞清楚,我们不过是一群类似于大排档、地摊、夜市一样,服务于劳苦大众的导演。”

陈嘉上说,无论是《画皮》还是《四大名捕》,他都努力加入了文化味。

“但偏偏内地电影是充满文化味的。”陈嘉上回到内地感受到的最大不一样,是中国电影行业从业者有大批的大学生,“是知识分子”。他记得,最初“北上”时拍商业电影是被诟病的,但他相信商业电影有朝一日可以平衡文化和娱乐两部分,后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热衷于走进影院观看电影,娱乐电影的市场又回来了。

诸多报告都显示,类似于《捉妖记》《美人鱼》《红海行动》等大批香港电影人拍摄的“爆款”影片,“小镇青年”是票房主力。

港片的珍贵之处,是它的包容性

陈嘉上是场记出身。他一度觉得“做场记是天下间最难的事”,他只想征服场记这个工作,至于做导演,从不敢奢望。

事实上,香港电影工作中很多人都做过这个行业里的不同行当,比如刘伟强是小工出身,陈可辛以前是制片助理,陈德森也当过场记。“我不是一走进片场就是导演。我们都是从行业的底层升上来,这比特悠悠使得我们和工作人员之间关系很密切。”陈嘉上很享受在片场和茶水阿姨聊天,和场务一起吃串烧、蹲在地上吃盒饭,“这种享受是很强的力量,也是香港电影培养人的特别方法。”他不会因为对方是某知名院校的学生而去培养,而是基于“你喜欢电影吗?愿意吃苦吗?”等问题的答案。

陈嘉上在电影《暴风》片场。 受访者供图

他需要的是喜欢电影的人,而不是喜欢当电影导演的人。

在陈嘉上看来,香港电影特别宝贵的特质是“包容性”。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就体现了这一点,无论许鞍华、王家卫、王晶、陈可辛、尔冬升还是陈嘉上,每个人都很不同,但他们都在。“这是港片最珍贵的地方,以前港片的竞争是很正面的,互相鼓励。”正因如此,他们的思维会跟着所谓“成功版本”去做,却没人有兴趣跟随成功版本,每个人都想做和别人不一样的成功版本。“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就好好朝着那个方向走,如果香港电影人能普及这种精神的话,港片精神不死。”陈嘉上说。

他认为香港电影之所以能生存也是因为它创新,但它不是天生就热衷于这一点。“香港电影有段日子充满了抄袭,充满了山寨版,充满了没版权地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完完全全抄过来。”有的人以为,重复成功案例是制作商业电影的一条捷径,但陈嘉上说,商业电影才恰恰是不能重复的。“如果你不能做新东西,那何必做呢?电影是很贵的,这么昂贵的产品如果不是创新的,太可惜了。做电影切忌跟风,当风起的时候,努力向另一边走,才是生存之路。”

对于一些影片“港片不港”的指责,在陈嘉上看来也太过于狭隘了:“你说《一代宗师》是不是港片?它是大于中国(电影)的,是全世界的电影,但它是港片,是王家卫的电影。不是只讲广东话才是港片。”

陈嘉上始终记得,当年拍《逃学威龙》时,老板提到的一句话:“嘉上,你的电影要卖去香港之外的市场,是要配国语的,请你写对白词的时候,想想怎么去配普通话,让人听得懂。”

“你要走出维多利亚港,港片才有机会。没有这种心态,很难做好所谓的‘大港片’。”陈嘉上总结道。

港片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分,一起发光发热

已经62岁的陈嘉上已经说不出为何仍在电影行业奔跑。他只知道他很想拍戏,他太喜欢拍戏,太喜欢带着工作人员去完成一个个镜头、完成一部部电影,大家不断讨论人生,并将其所得放进电影跟别人分享。

最近,陈嘉上带着一帮年轻人在横店拍了部网络大电影,发现“在横店遇到的香港电影人比在香港还多”,在北京的香港电影人,也都时不时会聚会。陈嘉上总说,一个导演毕生都想找回他的观众,之所以能在内地站稳脚跟、继续拍片,他认为与他努力去了解中国和这里人们的生活有关。

“对于我们这些香港导演来说,参与到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中来,是一个重新学习的重生的机会。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市场的规律,它也包容了很多东西,它越来越进步,内地观众和香港观众越来越接近,事实上也和全世界观众越来越接近。”陈嘉上说。

受访者供图

由他执导、陈伟霆主演的粤语新片《暴风》是在广东汕头取景的,这也是他继2006年的《三分钟先生》在广州番禺拍摄后,又一次来广东拍电影。“我当然希望能在大湾区发展,大湾区有很大的电影市场空间。如果香港电影能在几百万人的城市里生存,我不相信它不能在大湾区市场做好。”陈嘉上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方言风俗相近,“香港如果能和广东结合,电影发展的机会有很多。《暴风》在广东取景,也是希望能作点贡献,带动一下,如果它可以在广东话市场里成功,那我们就有另一个机会。”

香港回归25年来,香港电影与内地不断深化合作交流,如果没有内地带来的机会与庞大的市场,陈嘉上想象不到“香港电影还能有多少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影人来内地拍摄,可以看到国内很多精彩的电影、电视剧有很多香港元素,饱含了香港影人的心血,“这都体现香港人在内地发光发亮”。

他期待着中国电影有朝一日能和“荷里活”电影比拼,所谓中国电影也包含了港产片,“‘荷里活’电影用高姿态打压着我们,保持话语权,才是我们最值得奋斗的目标。”

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大批电影佳作,印证了这种合作达到了“1+1>2”的效果。却总有人发出忧虑,认为“香港电影要消失了”。

陈嘉上觉得好笑:“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是祖国的一座城市,香港电影就是中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光发亮的时候,怎么会觉得香港电影没落呢?”

“我们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人。中国强,我们强;我们强,中国强。”陈嘉上说。

【采写】南方日报、南方+驻京记者 刘长欣 南方网记者 陈晨 李乔新

【视频拍摄】刘长欣

【视频剪辑】张思毅 实习生 陈闫龙雨 陆雅明

【作者】 刘长欣;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