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两部《误杀》都是翻拍片,也都融入了可以引发中国人情感共鸣的亲情元素和现实关照。

在线看吧

两部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在评分上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镜像结果”。

在某瓣上,《误杀》有超过82万个评分,其中半数打出了四星(8.0)的高分。

误杀2》只有31万多人打出了分数,半数以上只给了三星(6.0)评价。

最终,前者拿到了7.5分,后者则是只有5.7分,小数点左右都是这两个数字,颠倒一下却是天壤之别。

稍微翻看一下评分下面的评论就能看出,很多人之所以给《误杀2》打低分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误杀》剧情故事的延续与发展。

很多观众是抱着看“误杀”这个高智商、强悬疑、多反转的系列电影的心态才走进了电影院。

只是,他们在看完电影之后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因为《误杀2》就是一部与前作不相干的国产翻拍片。

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分数持续走低,还极大地影响了后续的观影热情,这就让评价人数始终上不去,评分也只能在及格线以下打转。

在我看来,《误杀2》其实有些被低估了,盲目跟风打低分的问题并非只有这一部电影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对这部国产翻拍良心片的一次“误杀”。

《误杀2》在翻拍的细节描摹与中国情感元素的合理植入方面甚至比《误杀》更加出彩。

除了之前谈到的父爱亲情、社会公平和人性阴暗等层面上的主题表达,影片还深入浅出地涉及到了公众的普遍认知和理性思考,展现了社会民众总被片面的社会认知和狭隘的价值标准所蒙蔽的现实。

正如《开端》中李诗情劝慰肖鹤云时所说的话:“他们只会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和道德标准下去评判别人,他们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误杀2》中,在新塘医院周围聚集的民众以及在医院内部的民众对林日朗的认知和评判也总在变化。

最初,人们将林日朗视作穷凶极恶的歹徒,唯恐避之不及。

医院中的病患甚至还要忍心将患病的幼儿和他绝望的母亲赶出病房。

但是,当记者进入医院,将摄像机对准林日朗听他讲述事情的起因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他只不过是一位走投无路的可怜的父亲。

此时最明显的公众评判转变体现在,站在更近处听林日朗讲述的人,从最初的只有记者一人变成了有七八个人。

人质开始同情和支持劫匪,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作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是罪案题材影视作品比较常见的片段。

主要是为了证明看到的恶并非真正的恶,走到罪恶的这一步往往是遭遇了不公和压迫的无奈之举。

当得知了是卫生局长偷走了孩子的心脏之后,民众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谴责和抗议。

在林日朗将一名即将临产的孕妇和她的丈夫释放之后,不仅赢得了医院外阵阵掌声,还获得了孕妇的声援和支持。

还有不少民众看到直播报道之后动情落泪,暗自为林日朗一家的遭遇鸣不平。

可好景不长,林日朗用剧组的道具枪和血袋伪造了杀害警员的假象,这时候民众又开始指责林日朗没有人性,错信了这个凶恶的人。

再到最后,整个事件的真相昭然于众,市长龙丹指使秘书长萨利偷走了心脏。

人们又开始将矛头指向了市长与秘书长。

林日朗挟持市长,在雨中控诉世事不公,他只想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孩子的心脏,可却被强权官僚、官商勾结无情地夺走了全部希望。

林日朗用道具枪指向的并非某一个具体的人,而应该是这不公不正的世道与肆意碾压小人物的黑恶势力。

林日朗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孩子最后的重生希望,却也在民众不分事理的掌声中饮恨而终。

都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但最锋利的凶器却正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流言蜚语。

被误杀的绝对不仅仅是罪不至死的林日朗,更不是成为替罪羊的卫生局长,而是公道的心和正道的光。

总能掩盖错误的从众心理让人们渐渐失去了自我探知和全面审视的理性意识,也让越来越多的“误杀”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悲剧。

网络暴力就是一种在网络复杂环境下的认知误杀,随手敲打几下键盘,却可能决定一个陌生人的全部,这是多么可怕而荒唐的事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社会,我们很难避免自己不被他人“误杀”和诋毁,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认知,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和盲从,不去误杀那些无辜的、可怜的人。

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从理性和公正的角度去评判国产影视作品,尤其是那些翻拍作品。

我们需要看到翻拍里的诚意和用心,看到并感受到那些更符合国人审美需求的文化和情感元素,多给予这些作品一些包容和鼓励。

我们都不愿成为被“误杀”的对象,那就首先从不让自己成为一个“误杀者”做起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