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贵月(著) 陈多友(译)

小田贵月,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曾是演员,后来担任电视节目主播,从事海外酒店推荐工作,继而成为电视节目制片人。1996年,在中国香港邂逅高仓健。现担任高仓PROMOTION公司董事长。

《高仓健,我的爱》以还原“与高仓健的对话”之形式贯穿全书,小田贵月用高仓健的原话及自己的真实文字记录,讲述生活管理、职业自觉、人生感悟,以及对电影生涯的回忆——出演的作品及与其合作演出人员、导演的“那些事儿”,为读者解答了一些“高仓健电影世界”的谜团,多角度呈现这位“孤高的电影演员”的“真正姿态”。书里还特别收录高仓健私人影单和其独家点评,以及珍贵的日常生活照片。

电影《南极物语》海报(豆瓣)

工作照(豆瓣)

电影《南极物语》剧照(豆瓣)

《高仓健,我的爱》选读

“我是极地演员。”——《南极物语》之残酷

(选自第三章“语言的森林”,正文第148页)

“喂,给我打开这个。”脚刚跨进家门,高仓就嚷嚷道。他从车上卸下一个硕大的塑料袋,足有一搂抱大小。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睡袋。我先把它拿到客厅里展开安顿好,之后,换上家居服的高仓对我说:

“那个是最新材质的。据说既薄又暖和。今天我就用它睡睡看!”

看他的神情,恰似一个准备去冒险的少年跃跃欲试。

院子里的树木开始落叶飘零的时候,对高仓而言,就是盼望已久的暖炉季节要到了。他喜欢在客厅暖炉前的地板上放上一张与身高等长的垫席,随意地趴卧或躺靠在上面。

他对薪柴的堆放方式也十分讲究,就像没当上火锅指挥的添柴指挥一般,一直堆到舒心才算完事。用火种给薪柴点上火,等火焰稳定了,薪柴便在炉膛里爆裂,发出噼里啪啦、噼噼啪啪的声响。再过一会儿,又会出现类似“噗”或“咻”之类颇有节奏感的声音,之后火焰便开始摇晃。他会一边品尝着咖啡,一边享受着安宁的氛围,似乎这是人生的最大快乐。等火焰变小了,就该轮到睡袋登场了。

新款的睡袋每年都在增加,每次高仓买回新的睡袋,都要用它睡一晚。不知何时起,这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接到去南极的通知呀。”这就是他购买睡袋的动机。只不过试睡的地方却是自家的客厅,这也太天真可爱了。过了70岁之后,一遇见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会笑着说:“这个岁数去南极,感觉会咣唧一下子死掉啊。”然后又十分卖力地去晒睡袋,生怕里面长出虫子来。

另外一个作为季节性必备物品的是羽绒外套。这个也不是穿着逛街的,而是为了应对去南极之类寒冷的地方。

“这个真的很不错啊!”他常会志得意满地穿上新买回来的羽绒外套,问我,“怎么样?”为去南极而准备的东西,是保护生命的重要物品。我对南极气象条件的严酷程度不了解,担心回答得不到位,所以仅止于表面的层次,例如:“尺寸还挺合适。”等他脱下来之后,我便应一声“好的”,恭恭敬敬地接过递来的羽绒服,仔仔细细地装进专用的袋子里,之后挂上写着购入年份和生产厂家名称的标牌,把它横着摆放到羽绒服专用的搁物棚上。

“《南极物语》可是一部纪录片哟。零下五十摄氏度,你能够想象吗?无法想象吧。拍《八甲田山》的时候,确实也受过严酷的煎熬,但是南极啊,如今真的去不了啦。那地方,仅凭魄力一点儿用都没有。没有体力根本不成。我想,在北极和南极都拍过电影的演员,只有我一个了。所以说,我是极地演员。

“耳朵冻伤了,溃烂得严重。我还担心再恶化下去的话,会不会脱落呢。(笑)后来耳朵没掉,只能说是运气好啊。

“脸上还长出了痣一样的黑色斑块,就回日本的医院里诊疗,医生说:‘不排除皮肤癌的可能性,得做活检。’但是当时正在拍电影呢,不可能中断工作呀。所以,我对医生说:‘明白了。下次来的时候再告知我结果吧。’我这反应给人的感觉有点敷衍。后来我去问结果,又说没问题。患者是弱势方,哪有自己的立场呀。即便人家说‘是癌症’,你自己还是无可奈何啊。

“因为一时疏忽,我忘记戴上保护眼睛的护目镜了。结果患上了雪盲症(因雪的反射光造成的眼部炎症),眼睛突然看不见了。状况一个连着一个发生,身体一点一点垮下来,简直是在做人体实验啊!”

我想正因为有了这次体验,后来高仓才不敢懈怠防寒的准备功夫,连内衣都要认真对待。他常常一边做准备,一边念叨:“再去一趟南极,太勉为其难了。去不成啦……”

“不管是什么地方,演员都得去。”

书房的固定电话机旁边放着一个相框,里面的照片浓缩着高仓一份特殊的记忆。

“这张照片,你瞧。眼睛在哭呢。一想起当时的心情啊……就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忍受的,觉得什么都可以做到。所以我把它放在每天都要使用的电话机旁边,是极其有意义的。”

那是一张拍摄《南极物语》外景期间的照片。当时只有四人获得批准去南极拍外景。拍摄过程中,他们遭遇极地大暴风雪,好不容易捡回了性命。那张照片就是为了纪念劫后余生而拍的,摄影师是藏原惟缮导演。这照片可以映射出高仓的灵魂。

《南极物语》(1983年)观看人数达到1200万人,实现了日本电影史上第一个票房收入超百亿日元的目标,这项纪录在之后的14年间都没有被打破。

在森谷司郎导演的作品《海峡》(1982年)开机之后,高仓被试探性地问及能否出演《南极物语》,当时已经进入仲夏假期。据说,当时藏原导演直接打电话过来询问,后来初次会晤时,导演又热情洋溢地解说了整个拍摄计划。

藏原先生亲自执导过多部由石原裕次郎和浅丘波利子合演的作品,是支撑起日活电影公司黄金时代的金牌导演之一。从日活离职后,他与弟弟惟二先生一起成立了藏原制片公司,曾推出热门大片《北狐物语》(1978年)。

《南极物语》是富士电视台电影部时隔十年拟推出的一部重头戏,制作组达成共识,力推高仓出演的谈判进入议事议程。继藏原导演之后,负责谈判的是富士电视台电影部制片人角谷优。由于当时电影《海峡》的拍摄作业再次启动,角谷导演需奔赴外景地青森龙飞岬去会见高仓。

1982年(昭和五十七年)1月下旬,因普降大雪,日本的交通系统出现混乱,角谷先生抵达外景地时已是晚上。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下,过了深夜零时,拍摄作业仍然在进行。据说,高仓在完成自己的戏份之后,没有回宿舍,也没有去取暖,而是一直守护在一旁,看着其他演员把戏拍完。

当时,角谷导演就在附近,他目睹了高仓的所为。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里留下这么一段回忆的文字:

我一边吸着清涕,一边走近他,说:“好冷吧?”

他回答:“确实挺冷。毕竟已经不年轻啦……”

“我已知道角谷先生委托我出演的事情,为啥来找我的电影都是一直在往北走啊?寒冷的地方好寂寞啊,感觉身体和心情都会被冻僵。

“结束一整天的工作后,心想这下子解放了。可是万一有哪里出了差错,就得在冰上躺睡袋。一想到这些呀,我的心情就是,去南极干活这事儿,还是放过我吧。”

说完,我爱美剧他就倏然离开现场。

(摘自《感谢电影之神》,扶桑社出版)

当时角谷先生给高仓留下一封信,然后离开了外景地。

藏原导演在奔赴南极的船上不幸肋骨骨折,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改初衷,缠着绷带继续前行,目前正在现场拍摄实景。弟弟惟二担任制片人,黑暗的北极正处于极夜状态,新年期间还在训练雪橇犬。我不想说什么不会让高仓先生受苦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不过,为了把这部片子拍成全体国民都愿意观看的作品,我们实在很需要您的帮助。我们都将热情倾注于这部电影,恳请您加入,成为当中的一员,好吗?

(摘自《感谢电影之神》,扶桑社出版)

之后,尽管《南极物语》制作发布会的准备工作在继续推进,但是主角迟迟定不下来。同时,高仓那部《海峡》的摄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了商谈《南极物语》,角谷先生来到龙飞岬,感受到了天寒地冻,领略到了强劲的冷风。我从接拍《网走番外地》系列剧开始,先后又出演了《八甲田山》《车站》(这部影片是迎着大风拍摄的),还有《海峡》。确实都是被寒风吹打的苦活儿。风一吹,身体就容易疲劳,体力消耗大,不仅如此,精神上也是紧张到僵化,对人当然不会和颜悦色喽。

“我又不是受虐狂,并不是什么都能甘之如饴,也不是只愿去寒冷的地方。演员是体力劳动,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得去。离开东映之后,净是在这种寒冷的地方工作,真不知道过去造了什么孽,是出于偶然吗,还是某种命运之类的使然?

“同样是风,夏威夷的风肯定是令人心情舒畅的!夏威夷多好啊。总是让人心情好到可以沉沉睡去。只有在那里,心情才能够彻底好转。然而在拍《八甲田山》期间,因为缺钱,我把那里的房子卖掉了。(笑)

“在龙飞时,每天被要求早早上班,还被提醒:‘千万不要用手把住车门或建筑物的门端。万一突然刮来一阵狂风,你的手指头会被夹断!’这种地方,单是走路都被吹得东倒西歪的。那个弥老爷子(即森繁久弥),在大家聚餐之后,心情大悦,唱起了《知床旅情》。但是唱着唱着就说:‘我呀,岁数也差不多啦,这种地方就别让我来了吧。’这是他的心里话呀。那地方的风真的很猛。不是开玩笑的哟,在龙飞这个偏僻之地有位姓秋滨的医生都说曾经诊疗过好几个被夹断手指的患者呢。”

一年四季,高仓经历过形形色色有关风的故事,经由他面带笑容地娓娓道来,电影的鸿篇巨制难以传达的严寒、强风等鲜活景象,便历历在目。

“不管是什么地方,演员都得去。”

书房的固定电话机旁边放着一个相框,里面的照片浓缩着高仓一份特殊的记忆。

“这张照片,你瞧。眼睛在哭呢。一想起当时的心情啊……就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忍受的,觉得什么都可以做到。所以我把它放在每天都要使用的电话机旁边,是极其有意义的。”

那是一张拍摄《南极物语》外景期间的照片。当时只有四人获得批准去南极拍外景。拍摄过程中,他们遭遇极地大暴风雪,好不容易捡回了性命。那张照片就是为了纪念劫后余生而拍的,摄影师是藏原惟缮导演。这照片可以映射出高仓的灵魂。

《南极物语》(1983年)观看人数达到1200万人,实现了日本电影史上第一个票房收入超百亿日元的目标,这项纪录在之后的14年间都没有被打破。

在森谷司郎导演的作品《海峡》(1982年)开机之后,高仓被试探性地问及能否出演《南极物语》,当时已经进入仲夏假期。据说,当时藏原导演直接打电话过来询问,后来初次会晤时,导演又热情洋溢地解说了整个拍摄计划。

藏原先生亲自执导过多部由石原裕次郎和浅丘波利子合演的作品,是支撑起日活电影公司黄金时代的金牌导演之一。从日活离职后,他与弟弟惟二先生一起成立了藏原制片公司,曾推出热门大片《北狐物语》(1978年)。

《南极物语》是富士电视台电影部时隔十年拟推出的一部重头戏,制作组达成共识,力推高仓出演的谈判进入议事议程。继藏原导演之后,负责谈判的是富士电视台电影部制片人角谷优。由于当时电影《海峡》的拍摄作业再次启动,角谷导演需奔赴外景地青森龙飞岬去会见高仓。

1982年(昭和五十七年)1月下旬,因普降大雪,日本的交通系统出现混乱,角谷先生抵达外景地时已是晚上。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下,过了深夜零时,拍摄作业仍然在进行。据说,高仓在完成自己的戏份之后,没有回宿舍,也没有去取暖,而是一直守护在一旁,看着其他演员把戏拍完。

当时,角谷导演就在附近,他目睹了高仓的所为。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里留下这么一段回忆的文字:

我一边吸着清涕,一边走近他,说:“好冷吧?”

他回答:“确实挺冷。毕竟已经不年轻啦……”

“我已知道角谷先生委托我出演的事情,为啥来找我的电影都是一直在往北走啊?寒冷的地方好寂寞啊,感觉身体和心情都会被冻僵。

“结束一整天的工作后,心想这下子解放了。可是万一有哪里出了差错,就得在冰上躺睡袋。一想到这些呀,我的心情就是,去南极干活这事儿,还是放过我吧。”

说完,他就倏然离开现场。

(摘自《感谢电影之神》,扶桑社出版)

当时角谷先生给高仓留下一封信,然后离开了外景地。

藏原导演在奔赴南极的船上不幸肋骨骨折,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改初衷,缠着绷带继续前行,目前正在现场拍摄实景。弟弟惟二担任制片人,黑暗的北极正处于极夜状态,新年期间还在训练雪橇犬。我不想说什么不会让高仓先生受苦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不过,为了把这部片子拍成全体国民都愿意观看的作品,我们实在很需要您的帮助。我们都将热情倾注于这部电影,恳请您加入,成为当中的一员,好吗?

(摘自《感谢电影之神》,扶桑社出版)

之后,尽管《南极物语》制作发布会的准备工作在继续推进,但是主角迟迟定不下来。同时,高仓那部《海峡》的摄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了商谈《南极物语》,角谷先生来到龙飞岬,感受到了天寒地冻,领略到了强劲的冷风。我从接拍《网走番外地》系列剧开始,先后又出演了《八甲田山》《车站》(这部影片是迎着大风拍摄的),还有《海峡》。确实都是被寒风吹打的苦活儿。风一吹,身体就容易疲劳,体力消耗大,不仅如此,精神上也是紧张到僵化,对人当然不会和颜悦色喽。

“我又不是受虐狂,并不是什么都能甘之如饴,也不是只愿去寒冷的地方。演员是体力劳动,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得去。离开东映之后,净是在这种寒冷的地方工作,真不知道过去造了什么孽,是出于偶然吗,还是某种命运之类的使然?

“同样是风,夏威夷的风肯定是令人心情舒畅的!夏威夷多好啊。总是让人心情好到可以沉沉睡去。只有在那里,心情才能够彻底好转。然而在拍《八甲田山》期间,因为缺钱,我把那里的房子卖掉了。(笑)

“在龙飞时,每天被要求早早上班,还被提醒:‘千万不要用手把住车门或建筑物的门端。万一突然刮来一阵狂风,你的手指头会被夹断!’这种地方,单是走路都被吹得东倒西歪的。那个弥老爷子(即森繁久弥),在大家聚餐之后,心情大悦,唱起了《知床旅情》。但是唱着唱着就说:‘我呀,岁数也差不多啦,这种地方就别让我来了吧。’这是他的心里话呀。那地方的风真的很猛。不是开玩笑的哟,在龙飞这个偏僻之地有位姓秋滨的医生都说曾经诊疗过好几个被夹断手指的患者呢。”

一年四季,高仓经历过形形色色有关风的故事,经由他面带笑容地娓娓道来,电影的鸿篇巨制难以传达的严寒、强风等鲜活景象,便历历在目。

《收获》微店公告

近期因为疫情波动,全年订户与零售客户的刊物,快递无法正常发出,或者有半途阻滞及因挤压造成刊物受损等情况,并且因为情况多变,目前暂时无法给出具体地区及恢复正常的期限。如果您的杂志遇到此类情况,祈盼谅解。受损的刊物都会补发,延期的刊物我们将与快递公司保持密切协作联系,一旦可以发货即尽快发出。

《收获》微信公众号

harvest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