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生日这天是要开开心心,被大家祝福的一天,至少这天不会“挨骂”。可是刘浩存的生日(5月20日)却也成了她被挖苦的日子。

整整一天,在“今天是刘浩存生日”的话题里,祝福的话语零星可见,负面的声音反倒更占上风。

甚至有人挖苦她: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不定为法定节日?

有人引用她的金句:怎么不算快乐呢?

也有人直接暴走:是不是别人不发火就把别人当傻子!

一个生日过成这样,可以说是情理之外,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刘浩存早就失去了观众的心。

刘浩存是典型的出道即巅峰的艺人,大二那年就被张艺谋签下。

2020年担任张艺谋执导的《一秒钟》的女主以谋女郎的身份正式出道。

同年,刘浩存又搭上了当时风头正盛的易烊千玺共同主演《送你一朵小红花》。

在2022年电影行业遇冷的时候,刘浩存却仍能手握3部电影待映。

张艺谋更是直接说她会是三金影后周冬雨的接班人。

如此的高起点,好资源,可以说不仅羡煞新人,就连黄晓明这样的老前辈都要说一句“羡慕”。

刘浩存也一跃成为最有潜力的新人女星,风头无两。

刘浩存的星途本该是一帆风顺的,变故源于2021年7月的一场爆料。有网友扒出刘浩存母亲所开设的舞蹈培训机构的一场官司。

2012年,有个小女孩在参加培训时因培训机构的不正当教导,导致下肢瘫痪终身残疾。

2016年法院就判处刘浩存母亲赔偿女孩113万,但是刘母却不愿意还钱,反而是不断地上诉,直至2018年才在上诉屡次被驳回后乖乖付了钱,但2年时间也让女孩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永远站不起来了。

正是从这件事被曝光开始,刘浩存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大打折扣。

其实这本是刘浩存母亲的官司,大众因为明星效应一时迁怒很常见,但时间一长,迁怒的情绪也会消散。网友之所以时隔这么久还对她穷追猛打,是因为她和她的母亲一样,骨子里都透露着几分傲慢。

在一次采访中,刘浩存是这样形容张译和易烊千玺的:

“我跟译哥合作过两部戏,他就是很努力。”

“跟易烊千玺合作,我们配合得还挺好的,他也属于那种比较努力的。”

俨然一副老戏骨评价后辈的模样,然而她却忘了张译是金鸡奖影帝,易烊千玺是金像奖最佳新人,而她自己还暂时没有大的表演奖项认可。

而最讽刺的是,当主持人问她:“你觉得自己有天赋吗?”

刘浩存的回答是:“怎么不算呢?”

全影库

这已经不叫自信了,叫自傲。而刘浩存的这种自傲,她的老板兼恩师张艺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拍摄《一秒钟》时,有一场戏必须在日落时分拍摄,但是刘浩存怎么都找不到感觉,旁边的工作人员忍不住提醒时间紧迫,离日落只剩15分钟。

向来雷厉风行的张艺谋却出言维护:今天拍不好明天再来,明天拍不好后天再来,她还是个孩子,不要逼她。

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剧组拍摄进度缓慢有张艺谋护着,而一旦正常发挥则更夸张。

刘浩存在一次采访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她说她拍每场哭戏都能哭出来,然后每次去看回放,所有人都会给她鼓掌。

张艺谋对待刘浩存,就像一个只知道一味溺爱的家长,却不知,有个比他清醒得多的人,早就已经对刘浩存这种做了分内事却还要被夸的行为看不下去了。

这个人,就是王劲松

早在2019年6月举办的“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上,王劲松就曾提出过如今年轻一辈的演员的通病。

当时的娱乐圈,正是流量称王的时候,一大群空有人气、没有演技的明星涌入剧组,闹出了抠图、念数字、滴眼药水等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严重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水平,以至于有些粉丝连演员能把台词背熟都要拿出来吹捧。

然而面对这种现象,王劲松并不惯着,他直言:什么时候演员背台词都要被夸奖了?多不要脸呐。

他更是把背台词比作演员上“战场”的一杆枪,质问谁上战场不扛枪?

言语之犀利、态度之强硬,让很多惮于流量不敢发声的人都觉得颇为解气。

王劲松说的虽然是台词问题,但其实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

如今的演员,背台词想被夸、能哭得出来想被夸,演戏受一点点伤恨不得360度摆拍卖惨,试戏不通过也要发个微博惹粉丝心疼。全然忘了,这本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把台词背牢是演员的最基本修养,哭戏是演员的基本功,不只是剧组要熬夜,360行,行行都有熬夜工作的时候,这些都不该成为演员哗众取宠的理由。

在那之后,王劲松更是两次在《人民日报》撰文,探讨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2019年,9月,王劲松第一次发文《让传统文化涵养我们的人生》,这篇文章主要讲演员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认为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储备。

他更是坦言,演员这个职业,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艰辛的付出。

王劲松在讲这句话时,估计也没想到两年以后会有个小姑娘和他唱反调,给别人发努力卡,说自己是天赋型选手。

其实刘浩存的言论恰好说明了为什么王劲松当初要发表这篇文章,因为我们的年轻演员的确在自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传统文化说的是“不伐功斯巨,惟谦道乃光”,劝人要谦虚行事,更要踏实做人。

部分年轻演员胸无点墨,连剧本都看不进去,要用“1234”来代替台词,自然不懂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王劲松却深谙此道。

他在出演《琅琊榜》时,饰演刚正不阿的国舅爷言阙。剧中有一场戏,是言豫津被困侯府,言阙为救儿子,只身闯入一品军侯府。

在踏入侯府之前,王劲松给自己“加了点戏”,他紧了紧自己的冠带。这并非一个无效动作,也不是王劲松为了吸引镜头而作,而是他在做功课时读到了《史记》上的一句话:“君子死,而冠不免”。

只身入侯府,凶多吉少,这个紧冠的动作其实正暗示了言阙此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在这篇文章中,王劲松更是说自己入行几十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明星,也没觉得自己在从事娱乐事业,在他眼里,自己从事的是文化事业,自己是一名文化工作者。

正是这份清醒,让王劲松早早地就窥见了娱乐圈的走向,预言了会有人居“功”至伟,口出狂言。

如今的演员更喜欢把自己当明星,演戏不是他们的初衷,只是他们凝聚人气的手段,所以对待演戏,他们并不用心。

2020年,王劲松又在《人民日报》撰文,题为《入学第一课,永在我心中》。

在这篇文章中,王劲松再出金句:离聚光灯和热搜太近,容易迷茫。

他还让那些轻而易举地触及光环和荣耀的演员扪心自问:这些光荣真的是专属于一个人的吗?

如果刘浩存拜读过王劲松的这篇文章,也许她就不会说出那么多无脑的话来。因为王劲松字字句句都足以令年轻演员振聋发聩。

如今的演员,都是作品未到,热搜先行。今天是“某某某演技绝了”,明天是“如何看待某某某的演技”,热搜一个接一个,但在观众的眼里,这些所谓的演技真的只有粉丝可见。

但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这些忽悠人的话术最终忽悠得买热搜的人自己都信了。于是乎开始莫名地膨胀、自大,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天下无敌。

然而那些真正天下无敌的人,却选择了低调做人。

有媒体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标题《中国演技超过这两个人的屈指可数》,一个是陈道明,另一个则是王劲松。

标题或许略有夸张,但是对王劲松演技的肯定溢于言表。

王劲松的确创造过很多经典的角色,而且演技也的确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大明王朝1566》里,王劲松用一盏茶演绎了三副面孔。

和朝臣议事时,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斜坐着身子歪着头,手中摆弄着盖碗,漫不经心,把手握大权的佞臣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私下一个人时,无需逢场作戏,他喝茶时就成了用单手持盖碗,一个动作,把人物骨子里的狠厉、霸气表现出来了。

面对上位者,他又唯唯诺诺,双手奉茶,连喝茶都小心翼翼,一小口一小口地吮吸。

很多人演一部戏,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表情,一个性格,就要被夸上天,王劲松一个盖碗就能喝出三种不同的意境和感觉来。

而在近日播出的《凭栏一片风云起》中,王劲松更是贡献了教科书级别的演出。

王劲松饰演的凌问岳是北平复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在剧中他有一场重头戏,需要他一镜到底,连拍17分钟40秒的镜头。

在这段镜头中,王劲松不仅要讲台词,要表演,还有在黑板上写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字,甚至包括复杂的甲骨文、还要现场画出一幅南宋的地图。

这么多复杂的操作即便是换个小年轻来拍也是要NG很多次的,但王劲松却做到了一镜到底。

而且不管是甲骨文还是南宋地图都是绘写得十分标准,乍一看就好像是出自站在讲台上几十年的老教师的手笔。可见王劲松在私底下下了多少苦功夫。

王劲松说这么长的一段表演是“职业生涯罕见”,观众看得也十分过瘾。

有人留言: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碾压流量明星。

但是即便王劲松的专业水准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当有人说他是大器晚成时,他却说自己未必已经成器,还需要继续努力。

王劲松的这种自谦和他怒怼流量演员的凌厉看似矛盾,但细想,却是始终如一地贯彻了一个字——“严”。严于律己,也严格地守护着他热爱的这份职业。

出道25年,王劲松参演过上百部影视作品,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经典荧幕形象:《大明王朝1566》杨金水、《琅琊榜》言阙、《破冰行动》林耀东、《大决战》蒋介石……每一个角色都有其闪光点,有王劲松对于演员这份职业的思考。

王劲松演戏,是有担当的,接一个角色他就会认认真真地做功课,踏踏实实地拍摄,拍《大明王朝1566》时大冷天被泼12桶水,脸上扎着针灸饿着肚子等戏,这些经历要是换作年轻演员,早就要在热搜霸榜了,但是于他而言不过是老来谈资,甚至连谈都不愿多谈。

他的这种精神恰恰是如今年轻演员身上所欠缺的,他们口中的努力和真正的努力并非同一件事,背好台词不叫努力、每天面瘫着在剧组呆24小时也不叫努力,真正的努力不仅要花时间,更要花心思。

只有通过努力得来的东西才知道其珍贵,人才不会飘飘然,才不会年纪轻轻就以不可一世的姿态接受采访。

娱乐圈的刘浩存们,真的应该好好向王劲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