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上映,已经过去快18年了!

前两天翻豆瓣,赫然发现《功夫》的评论数即将过百万,评分也已慢慢爬到了8.7,并跻身TOP250第 94位。

豆瓣数据

2004年贺岁档《功夫》首映。时至今日,总会隔一两年在评论区看见新鲜的评论。

网友评论

当然,评分不是一部电影优劣的绝对参考,但评分的涨跌幅度,则能反应某个时间段主流受众的喜好。

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电影在大鲸鱼看来也是一个轮回。每次回看《功夫》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看影评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功夫》的优秀早已无需评分证明,它的趣味性、作者性、思辨性、娱乐性,都是眼下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甚至可以没有之一。

周星驰

快18年过去了,银幕数量翻了几十倍,话语电影的特效,剧情愈发的好,但总觉得比较之前的电影,总会少了些什么,可能是更多的细节推敲。

细节

陈国坤饰演的斧头帮帮主,色厉内荏仗势欺人,过场不过30s的一段舞蹈,也成了全民致敬模仿的对象。在给这段舞配上魔性且对味的BGM后,这段舞蹈也在短视频平台多次改良升级,音乐与斧头牢牢地交织在一起。舞蹈的内涵酷漫库也表现出斧头帮从一到百,从百到千,论证了影片的严谨性!

斧头帮舞蹈

再者,影片开头的时候,阿星偷袭包租婆的时候被眼镜蛇咬了,大鲸鱼是觉得这种是刚刚好也为后面的阿星被打通任督二脉铺设了基础,以毒攻毒嘛!有这个味道!

还有那颗破碎了的棒棒糖,呼应了电影前后。从完美到破碎,再从破碎到重合。

反倒是那些不经意的细节,慢慢推敲起来更值得品味!

一场不存在的功夫梦?

男主阿星从街头混混成长为武林宗师的过程,其实只是小男孩的一个梦,阿星也只是小男孩臆想出来的自己。

这个说法一直经久不衰,证据就在结尾处。

影片结尾

熙熙攘攘的街头,小男孩拉着哑巴女孩,片中的角色依次以不同的身份路过——

酱爆在勾引美女

四眼仔和皮袍女勾肩搭背

包租公婆悠闲散步

火云邪神指挥交通

原来,这些路人都是小男孩幻想出的武林高手,随之镜头下落到一个流着鼻涕、舔着棒棒糖的男孩,对面是又一次兜售假武林秘籍的乞丐。当然这也只是大鲸鱼的个人见解!

然后第二个功夫梦就此开始了。

然后,第三个,第四个,反复循环...

既然是梦,那就是虚幻的,也终有破灭的一刻,小男孩在梦中领悟了善恶,至善至美仅存于乌托邦,日后真实的成长中不一定能坚守,影片结束,观众唯有一声哀叹。在大鲸鱼看来,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梦,就像之前上映的星爷的《新喜剧之王》一样,我再看影评的时候也看见有影迷朋友评价说是如梦(女主)早在大雨夜晚东送外卖的时候就已经撞车去世了,后面发生的事情只是一场梦,正如女主的名字一样"如梦"!

相反,如果把片尾这一幕,当作一个梦幻团圆结局,所有角色在经历大战后进入了一种轻松美好的秩序中,所有的战争最终都以和平收尾,阿星回到小时候见义勇为的良善;而冒鼻涕泡的男孩,买到另一本秘笈后,继续维护世界和平,踏上阿星的未竟之路。

两版结局,都是挺不错的结尾。看自己怎么理解吧~

开场,林雪饰演的斧头帮不知道几把手的大哥出场。

刚一露头,发型被炸成鸡窝。他真的是碰巧路过吗?还是在老大干掉鳄鱼帮主之后,前来猪笼城寨打扫残余势力呢?

由此可见,猪笼城寨卧虎藏龙,并且在阿星去冒充斧头帮收保护费的时候,遇见的那一批人,都是隐藏的高手。当时看那一段,把我笑得不行!

代表善恶的金花与棒棒糖

金花和棒棒糖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两个道具。

金花是趁人不备时透析的杀器,阴损恶毒。

棒棒糖是劝人从善的敲门砖,单纯美好。

两者形似花朵,作用却截然相反。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美好的事物也可能是最致命的危险!(道家讲究阴阳,极阴就是极阳之地,反之亦然)

影片开头斧头帮跳舞一段,地板上有一朵绽放的花朵,暗示着斧头帮将善的一面踩在脚下。

影片中半段闪回片段,被砸碎后拼凑在一起的棒棒糖,预示着人们心底的善良一旦打破,裂痕就再也无法修补。

阿星棒砸火云邪神

不少朋友对这一桥段感到不理解,觉得这一剧情走向有些不明就里:阿星明明一心投靠斧头帮,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反棒砸火云邪神,从而左右了战斗走向?

留意到开战前包租公婆一句话,谜题便解开。

「自我正邪不两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影片好看之处就在于细节的刻画,前后呼应的衔接。

这句话与卖《如来神掌》的老者的教诲如出一辙,导演也特意给到了一个镜头,也是在这一瞬间,阿星的良知被唤醒,在这一瞬间得到救赎。

阿星被火云邪神痛揍之后,奄奄一息,伸手用小木棒无力地击打。

画面看似搞笑,实是化茧成蝶的开端,这根木棒举重若轻,代表着人心底里面不被磨灭的善念,尽管弱小,但不屈服。(当时看的时候可把我笑得不行!)

酱爆:最值得琢磨的角色

《功夫》里角色的出场,基本沿用了先弱后强。

唯独酱爆除外。

这人看似呆傻、表情木讷,镜头中还常露半个屁股。

外表一看,是个人见人欺的怂货。

但这个大哥,却偏偏软硬不吃,被暴力威胁也丝毫不慌。

原来,他脸上的这表情,根本不是什么傻气,而是临危不乱的冷硬和坚定,并对敌人带有一番嘲讽。

他傍身的理发技能已经至真至幻,靠着反复的劳动在乱世存活,大敌当前,他挺身而出跟包租公学功夫;心中有个念头“就算杀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当时觉得他应该会功夫,但是全片下来并没有看出。之前看影评的时候,有影迷说酱爆是能抗打的类型,摔下来都没事!这正是他自己的功夫!

这或许正是周星驰眼中的工农群众,渺小、平凡、低微,却勇于担当,凭借自己的一双手聚沙成塔。

足够耐心仔细,《功夫》的细节遍地都是。

比如公车上的四眼仔,也是周星驰电影中对道貌岸然一贯的讽刺,当时还看过一个影评,说是龅牙珍与四眼仔其实是情人关系。想想有些细节好像能衔接得起来!

正是这些细节,增添了《功夫》的可看性。影片中没有一个情节,仅仅是「为了剧情需要」,每一句台词都能形成呼应。当你觉得某个画面突兀时,不妨暂停细品,说不定就别有洞天。

结尾,阿星打败了火云邪神并表示愿意倾囊相授,即便对手是想用暗器杀死自己的终极杀人王,阿星学武不是为了杀人,如来神掌也做到了止杀。

阿星故意打偏,是威慑,也是暗示:我可以,也有理由干掉你,但是我不。

化干戈为玉帛,把杀人工具当玩具,是赤子之心。

“我教你啊”,以德报怨。是自信,也是忠厚。

这样的境界,是为了升级无视生命的火云邪神远不能抵达的,只能拜服。

这种后知后觉,是《功夫》对无厘头的升级。

展现功夫的动作戏,则运用了大量的漫画风格。最为经典的一段,当属天残地残化琴声为刀刃大战五郎八卦棍。原本无形的琴声,化作有形的骷髅武士、剑戟钩叉,强大的冲击力撞向对手,加强了视觉冲击。

这样的特效和想象力,在2004年前后,能与之媲美的,也只有一部《英雄》了。

2004年影片首映,拿下了1.7亿人民币票房,成为继《英雄》之后第二部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2015年3D版本重映,虽然呼声高,但两千多万的收成算不上多成功。在这后来的18年中,周星驰接连导演了5部电影,尽管票房翻倍,但反响均不如这部《功夫》,续集《功夫2》早在4年前就放出过物料,但开拍消息迟迟没有传出,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影片的跳票。

大鲸鱼是认为还有一点,包租婆和包租公的对话,说他们的儿子如果活到现在,应该是跟阿星一样大。还有就是整片下来,只有包租婆跟阿星跑步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

当然,就像一千人看哈姆雷特就有自己心中的千种哈姆雷特一样。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影片的延伸。才会在猜想和讨论中发现电影的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