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编辑部 | 隐饮

电影治愈生活。

是枝裕和的首部韩语电影《掮客》,入围今年戛纳主竞赛。作为如今在中国人气最高的日本电影导演之一,很多影迷都对他的作品如数家珍。

他的电影总是在波澜不惊的细节里,蕴藏着淡淡的哀伤和治愈的底色。那些简单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久弥新、余味悠长,每次观看都能品出新的味道。

「导演的诞生」第二期,聊是枝裕和。

导演的诞生

是枝裕和

高光时刻

/ 1995年,首部电影《幻之光》引起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得众多奖项。

/ 2004年,《无人知晓》将年仅14岁的柳乐优弥送上戛纳影帝的宝座。

/2013年,《如父如子》荣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 2018年,《小偷家族》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作品关键词

关键词一:家庭片与真实感

是枝裕和早年以拍摄纪录片出道,这份经历让他明白,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人物,比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世界更加复杂。

他习惯使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的拍摄技巧,让镜头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寻求更强的真实感。

《幻之光》

他的处女作《幻之光》,影像风格像极了侯孝贤,几近凝滞的固定长镜头显得冷静克制。

是枝裕和的电影主题,并没有太多宏大的叙事,取而代之的是切口更小的家庭关系。

从《无人知晓》的孩童们独自生活,《步履不停》中的家庭聚会,《如父如子》中的孩子错抱,《比海更深》的离婚家庭重聚,到《海街日记》中的四姐妹,《小偷家族》中的无血缘家庭。

《如父如子》

尽管是枝裕和的多部作品主题都是家庭,但视角却不尽相同。

如果非要总结出共同点,那便是由犄角旮旯里的底层人物组成的,各种跳脱常规的、有缺憾不完整的家庭。

老人和孩子,是他镜头里反复出现的对象。

关键词二:琐碎与细节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是枝裕和的电影,摒弃了传统戏剧冲突的法则,取而代之的是内在的情感冲突,和更强大的情感张力。

他喜欢从生活化的片段里,捕捉细腻的充满烟火气的细节。一切看似波澜不惊,却又处处暗流涌动。

《步履不停》与《海街日记》

那些平凡琐碎的日常细节,总被他拍得有趣又生动。

在《海街日记》里,是镰仓四季移动变化的光影,有四姐妹的老宅,火车经过的小镇,有樱花盛雪、仲夏烟火和沙滩踏浪,还有咖喱饭、梅子酒、沙丁鱼和炸鱼定食。

《海街日记》

在《步履不停》里,是横山家一天的活动。

二十四小时内,母亲的一蔬一饭,人物之间的日常唠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步履不停》

一只黄色蝴蝶,宛如哥哥的亡灵飞过。是枝裕和对细节铺垫和遗憾情感的表达,已经达到了与周围万物细节浑然一体的程度。

《步履不停》

导演曾说,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关键词三:治愈与残酷

是枝裕和的作品从不预设主题,也不会站在道德高处审判谁,即使再悲惨再狗血的故事,他关注的也是人性的幽微之处。

他总有一份难得的克制和定力,这让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故事本身可以很残酷,但却哀而不伤。残酷背后总能找到治愈的温情。

《无人知晓》取材于真实发生的“西巢鸭弃子事件”。当所有人都在指责母亲时,是枝裕和却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大儿子没有抛下弟弟妹妹们一走了之?

他猜想,孩子们应该从母亲那里获得过爱和温暖,母子间也许拥有外人无法窥知的亲密过往。

电影淡化了事件的残酷情节,只是平静描述了哥哥抚养弟妹的日常。

《小偷家族》里的三代之家,卑微游走在贫困和偷盗之间,但深刻的羁绊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没有血缘的家人,可以不动声色把去世的奶奶埋入后院,也可以挤在破旧的小屋中幸福地吃面。

最后那声叫不出口的“妈妈”,足以击破所有人的泪腺。只有曾经紧紧拥抱女儿的人,才是真正的妈妈吧。

生活正是如此,即使在千疮百孔之中,也会有美丽和温情的瞬间,他想捕捉的正是这些瞬间。

继承与创新

很多年以来,是枝裕和仍然觉得自己是一名“电视人”多过“电影人”,电视的印记已经深刻在DNA中,作为电影人就不那么纯粹了。

1987年,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进入TV Man Union公司从事电视纪录片拍摄工作,一待就待了27年。

他曾说过:我所运用的电影语言,显然跟那些以电影为母语的正统创作人不同,而是有着电视腔的“自成一派”。

不少人总会把枝裕和与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相提并论。

其实,是枝裕和本人并不太认可这个观点,每当有人在他面前提到小津的名字,他心里就会默默嘀咕“又来了又来了”。

他们都拍摄庶民题材和人情冷暖,但其实两位导演表达的内涵,并不相同。

是枝裕和曾表示自己在小津那里得到的影响很有限——小津导演对家族的描写更多聚焦于日本原生家族的瓦解,着眼于宽广的视角和对时间的感受。

对他影响更大的,是成濑巳喜男和侯孝贤。

以《小偷家族》为例,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复杂多变的人性,日式空间内的镜头调度,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味道的元素,都与成濑巳喜男一脉相承,他们都喜欢描摹更细小和琐碎的细节。

是枝裕和承认自己能够做导演,也是因为侯孝贤和研习中文的缘故。“《恋恋风尘》让我决定走上电影之路,它从后面推了我一把。”

贾樟柯、侯孝贤、是枝裕和

1993年他还专程去中国台湾,跟拍关于台湾导演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纪录片,名为《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

是枝裕和是个相当高产的导演,最近几年,他倾向于拍一些更关注社会性话题的电影。

从2017年的《第三度嫌疑人》开始,他的视角开始发生转换,从家庭与家人内部的悲欢离合,延伸到社会与制度的悲剧性。

在最新的这部《掮客》中,他聚焦讲述因没有能力抚养孩子,而匿名将孩子遗弃在育儿箱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是枝裕和创新的脚步未曾停下,他开始尝试拍摄非日语电影,讲述以陌生文化和陌生语言为背景的故事。

2019年的法语片《真相》,由法国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和朱丽叶·比诺什主演,韩语片《掮客》则和韩国影帝宋康昊合作。

在他眼里,“跟不同的语言相比,大家抱有同样的世界观才更重要”。

关于是枝裕和的10件小事

01是枝裕和的祖父母婚前都姓“是枝”,当时在日本同姓氏无法通婚,两人便一同私奔到中国台湾,后来在高雄生下是枝裕和的父亲,直到二次大战后才遣返日本。

年幼的是枝裕和与父亲

02是枝裕和喜欢和车合影。只要在马路上看到帅气的车,他就会请朋友帮自己和车拍照。

因为小时候家里很穷一直买不起车,父母经常带着他一起与车合影,长大后他就保留了这个习惯。

03是枝裕和居然也追韩剧。

他曾称赞《掮客》中的IU李知恩表演出色,并透露自己是看过韩剧《我的大叔》后成为了IU的粉丝,甚至后来看到IU的戏份就会哭泣,才觉得《掮客》中的角色非她莫属。

04是枝裕和善于发掘和拍摄儿童演员,从《无人知晓》开始,他试镜并选择了许多没有表演经验的孩子。

他只在现场,口头告诉孩子们要说的台词大意,而不告诉他们关于电影的内容或细节。这样才能确保在拍摄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是更加真实的。

拍摄小朋友,他认为与导演的才能无关,更重要的是保持足够多的耐心。

05是枝裕和是侯孝贤的头号影迷,在2020年的金马奖颁奖礼上,他隔离14天来给侯孝贤颁终身成就奖。

在颁奖前他深情表示:侯导,是自己电影路上的”父亲“。

06拍摄《第三度嫌疑人》时,主演役所广司评价,是枝裕和是全日本声音最小的导演。他从不在片场发脾气,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和演员说话。

原来在是枝裕和初入职场的年代,大声呵斥下属等现象随处可见。他不满这股风气,于是用消极罢工来对抗,曾有一年时间独自一人跑到乡村小学,拍摄孩子们饲养小牛的纪录片。

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感受到了他的受挫情绪,并说“你应该回到东京,寻找想拍的东西,而不是来我们这里。”

07是枝裕和最初看到《小偷家族》原型新闻,吸引他的一个细节是钓鱼竿。小偷偷盗的物品里有钓鱼竿,而钓鱼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这个细节让他觉得既悲哀又美好,于是被加入到电影里。

08《小偷家族》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后,是枝裕和回国后收到了各种表彰邀请,但他都一一谢绝了。

他认为当今社会正被逐渐被吸入公权力掌控的 “宏大叙事”中,而作为一个电影导演,他想与这种“宏大叙事”保持距离。

092018年,在《小偷家族》中饰演奶奶的树木希林去世,她曾与是枝裕和合作过《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等6部影片。

两人早已超越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形同母子。

树木希林在工作中非常严格,如果工作做得不好,她总是直接指出。是枝裕和拼命工作不敢懈怠,也是为了不让她失望。

10是枝裕和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是和女儿手牵手等在路口过马路时,女儿突然酷漫库抬头问他:“爸爸,我长大后是不是没有办法嫁给你?”

他眼眶一热,点点头说:“是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