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在哪里举行?

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的杜比剧院。

可是在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为了给最佳影片开奖,竟然惊动了白宫。

开奖的嘉宾不是某位演员或者导演,而是美国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追风动漫她的丈夫正是巴拉克·奥巴马,当时的美国总统。

米歇尔身着礼服,和众人聚在白宫大厅,接通连线之后,发表了一段“高大上”的演讲之后,请出了今年的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

排场这么大的一部电影,究竟什么来头?

我们先来看影片讲了个什么故事。

六名美国外交官在伊朗遇到生命危险,一名中情局特工前往援救。

故事的类型很好辨别,是我们熟悉的“超级英雄”类电影。具有突出个人能力的主角同反面势力抗争、实现“拯救”这一终极目标。

这种“模板”,观众早已经在美国制造的大多数电影中司空见惯。

所以仅凭这一点,《逃离德黑兰》远远够不着小金人。

那么,这部作品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它神化了电影、神化了好莱坞的影响力!

一、“拍电影”成了救世主

我国在引进的时候,将电影的名字定为《逃离德黑兰》,其实电影的名字叫《Argo》,就故事中特工们要拍摄的那部并不存在的电影。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托尼和几个同伴要去伊朗为这部电影勘景,其真实目的是救出暂时躲避在加拿大大使馆的美国外交官。

影片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焦灼的氛围。

伊朗暴乱,局势的紧张,处处都被狂热的革命军占领,几名外交官命悬一线;美国这边,营救计划一筹莫展,同胞的生命和国家的尊严都面临巨大的危机。

这时候,一位名叫托尼的特工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假装去拍电影。

这个方案,迅速得到了中情局上下甚至国家政府的同意。

原本,电影只是一种娱乐形式,现在立马变成救危救难的功臣。

地位立马就不一样了!

奥斯卡的评委们都是实打实的电影工作者,当然很容易和故事中描绘的职业荣誉感产生共鸣,面对这么强烈的代入感,不把票投给《逃离德黑兰》也难啊。

二、“拍电影”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不管是通过画面还是人物对话,电影都在告诉观众一件事:

伊朗很危险!

的确,电影利用了大家对中东世界的未知,让未知调动情绪,从而产生恐惧。

伊朗的街头,持枪的革命军,激进的民众,满载大兵的卡车,接连不断的坦克……

把守机场的士兵冷漠警惕,就像猛兽在窥探猎物,不放松对任何乘客的盘查。

但是,当“电影团队”出现的时候,他们的态度立马就缓和了。

托尼的同事还拿出伪造的分镜手稿,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他们要拍摄的故事,临走时,还把这几幅画留给士兵做礼物。

特工们顺利通过严苛的盘查,镜头一甩,给到身后那两个伊朗士兵,他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那几张分镜,讨论那部假的电影。

这是导演在强化“电影”的魅力。

拍电影,不论在何时何地,看起来都是一件浪漫的事,拥有让人向往的魔力。

这种魔力,甚至可以超越政治,超越国家恩仇。

故事中伊朗发生的暴乱,根本原因是美国干涉其内政。

正是在美国、伊朗针锋相对的时候,一个美国的团队前往伊朗四处取景,这在伊朗政府看来竟然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三、优雅从容的好莱坞

坐落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代表了世界电影工业的天花板。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有幸到其中窥探究竟。

当观众的视角跟着特工托尼一起来到这个“造梦的地方”,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画风与导演用来刻画伊朗和中情局的镜头语言完全不同。

伊朗是混乱动荡的,中情局是拥挤狭窄的。

这两个地方到处弥漫着阴霾。

而好莱坞呢?

阳光很好,视野开阔,人们的脚步从容不迫。

电影工作者过人的业务能力和电影工业雄厚的技术支持,让主人公和观众对原本不被看好的营救计划顿时充满信心。

皆大欢喜,豁然开朗。

至此,“电影”、“电影人”以及“电影工业”,在一场国际危机中被完全塑造成一个重头戏、一个压轴的角色。

奥斯卡虽然是一个国际性的奖项,但它被设立在美国;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工业最活跃的地方。

虽然不能将两者等同,但我们不能否认后者对前者施加的影响。

奥斯卡与美国的政治也早已悄悄形成了默契。

电影帮助美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实行文化霸权,达到政治目的;

奥斯卡典礼上,关于“和平、人权、平等”等内容的演讲屡见不鲜,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

双方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们越来越自恋。

这种有“拍马屁”嫌疑的电影就出现了。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我们一起看电影、一起胡思乱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