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对于冷眼来说,是一档特别的节目。在《王牌对王牌》第一季节目上线时,冷眼曾质疑过《王牌对王牌》模式的可行性,放话“王牌只能做一季。”

然而,从2016年起至今,《王牌对王牌》已然走过7季。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户外、垂类等等全新类型真人秀强势挤占综艺市场的情况下,《王牌对王牌》作为一档棚内的、合家欢模式的综艺仍始终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保有率,稳坐收视第一。

带着些许疑惑,在《王牌对王牌》全新一季录制即将收官之际,冷眼看电视邀请《王牌对王牌》总导演吴彤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聊聊《王牌对王牌》节目一路上的成长与对王牌全新一季的不破不立。

在真内容时代下,从娱乐优先到价值输出

“笑中有泪”是《王牌对王牌》在前几季制作中的核心诉求。

吴彤表示,在初期为了保证节目能获得足够的流量顺利出圈,团队一致认为,《王牌对王牌》需要足够的欢乐才能以极致的娱乐特质吸引受众关注。而加之节目的主创团队恰好是一群都比较怀旧的年轻人,《王牌对王牌》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启了用经典IP唤醒过往情怀的节目玩法。

随着节目录制到全新一季,观众群体日益稳固,《王牌对王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流量的担忧,节目组开始重新对节目的内容与价值展开思考。

“早期做节目,最大的目标就是想让节目被更多的人看到,能让观众觉得欢乐。节目越做越多之后,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前更多的是要考虑流量,考虑有多少观众喜欢看,现在在制作中我们更希望节目自身能有一些价值,对于《王牌对王牌》而言,我不想让它只是‘欢乐’的代名词。”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全新一季最明显的改动是对情节落点的调整。此前,类似于“武林外传重聚”“老佛爷现身晴儿泪奔”等大IP剧组的重聚话题构成着《王牌对王牌》的内容重点。

虽然IP情怀让《王牌对王牌》在初期成功出圈,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但不可避免的是,《王牌对王牌》节目本身的内容深度也在被IP情怀所不断挤压。

全新一季,《王牌对王牌》终于跳出了IP情怀的框架。

以第一期宋韵主题中《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为例,整期的主体情节围绕寻找和收集《千里江山图》所用的特殊颜料为线索进行。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倾注着作者王希孟对家国的美好祈愿。而当颜料密码被破解,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在刘涛与张天阳饰演的“王希孟”之间展开,从宋韵中的“千里江山”,到当下时代发展的“绿水青山”。

这一段对话成功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嘉宾,感动不再是附着于任何IP之上,而是由一整期节目的完整叙事而营造出的情感落点。

同时,正如《王牌对王牌》团队所期待的一样,这样的情感落点确确实实地给予了观众更多时代意义上的思考与感动,让节目在情怀温度之上拓展出了内容深度的可能。

对于新一季的制作,吴彤着重强调了节目对“内容策划”的侧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在完整的故事线之下,《王牌对王牌》全新一季不再是追着IP在跑,而是做到了将IP为己所用,服务于每一期的主题设计。

以第二期节目为例,在反诈主题中,每位嘉宾都代表了各自的IP角色,例如白敬亭所饰演过的警察邢克垒,《小欢喜》中的“英子爹”沙溢。节目的嘉宾阵容跳脱出了单一IP的束缚,用看似“IP大乱炖”的模式共同构成了一场饱满且精彩的反诈演习。

第五期的国漫主题,懒羊羊、齐天大圣、白蛇、熊出没等横跨了多年龄段多类型的IP角色们齐聚一堂,“国漫”的主题瞬间拥有了更宏观的视角,拓宽了节目的叙事格局。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无论主题如何变化,“游戏”始终是《王牌对王牌》的核心亮点,吴彤表示,“我们必须要将对知识的传播融入在游戏当中,因为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游戏才是吸引他们持续观看的重点。”

整体来看,全新一季《王牌对王牌》中,“主题先行”的底层逻辑愈发清晰,节目中所有的游戏设计都要紧密围绕于当期的节目主题。

“要保证游戏好玩好看又能契合主题,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在第一期的游戏设计中,宋代最出名的“蹴鞠”其实是节目组最先考量的游戏环节,然而在多次尝试后,受到棚内录制的限制,最终遗憾以失败告终。而在第五期国漫主题的设计中,节目组了解到动漫形象最早是以黏土的形式制作并拍摄而成,便以黏土为线索展开了对游戏类型的层层检索。

最终团队将黏土与猜题的模式相结合,创造出了“黏土传送带”,嘉宾们需要在有限时间内用黏土捏出相应的人物供其他嘉宾猜测。节目将黏土猜词的游戏在第一个呈现,一下子带领观众进入到了动漫的创作过程中,的确新颖、生动且有趣。

另一方面,将嘉宾特点融入到老的游戏中,并以当期的主题相结合,也让全新一季的游戏环节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第一期中,用英语翻译诗词的游戏虽看似简单,但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嘉宾的特质,沈腾在猜词的过程中制造出了大量的笑点,而英语水平较高的郑恺其闪光点则得到了明确的凸显。同时,用简单的英语与肢体语言“翻译”诗词的设计也较为有利于诗词的多维度呈现,让观众能以一个十分轻松的方式去感受诗词的魅力。

在游戏的整体设计上,吴彤强调,《王牌对王牌》始终遵循着“多录内容,择优筛选”的制作逻辑。吴彤表示,几乎在每一期都会多录制2套以上的游戏环节,而最终通过不断地比对筛选,从而保证让每一秒的内容都尽可能是最极致的看点。

诚然,这并不是一个能让所有节目都予以借鉴的节目逻辑,吴彤也承认,在这样的设计下节目确实会面临剪辑连贯性的较大压力。但这就是《王牌对王牌》团队一直以来坚守的创作观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合家欢模式背后的深度打磨与精准捕捉

如何能在被垂类真人秀占据的综艺市场中依然以“合家欢”的模式突出重围?是《王牌对王牌》让冷眼最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在本次对谈中,吴彤分享了《王牌对王牌》的终极秘籍。在每一季的主题策划会中,导演都会邀请卫视中各个年龄段的老师们作为顾问参与探讨,其中最大的老师将近六十岁。

由于导演组的成员们均较为年轻,若完全依靠年轻人的角度,节目在主题与内容的设计上很容易不够全面,因此,每一期节目的主题设定,实则都是节目组与各年龄段老师们群策群力的结果。

本季第五期的国漫主题,就是策划会中突如其来的惊喜。在大众视角下,国漫乍一听更像是一个属于当下年轻人的潮流,但令导演们意想不到的是,年长的老师们心中也有他们的国漫情怀。

面对这样能符合全年龄段人群,且每个年龄段的受众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悟的主题,导演组立刻意识到,国漫一定是值得做的,不仅为了致敬百年历史,也追忆那些始终热爱国漫的少年情怀。而显然,节目的最终效果并没有辜负团队的预期。

《王牌对王牌》一直以来对多年龄层次受众喜好的反复探索,让节目每一期的主题都承载了更多的情感维度,也成功构建了《王牌对王牌》老少皆宜的情绪价值体系。

此外,在冷眼看来,《王牌对王牌》对时效性的绝对把握也是节目能历经七季一直常青的关键。而这不仅因为是《王牌对王牌》的嘉宾阵容能与当下热点所契合,更是源于《王牌对王牌》节目中诸多的细节设计。

例如,第二期的反诈主题正巧赶上了冬奥的节目热点,导演组就细心地将众多嘉宾的角色经历都与冬奥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其中沙溢扮演的“英子爹”想让孩子跟着“谷爱凌”学滑雪,谭松韵的角色“李尖尖”被骗的理由是因为要找人代购“冰墩墩”。

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主题相关的反诈知识教育传播,节目组还邀请到了在前段时间刚刚因宣传反诈而走红网络的陈国平警官共同参与录制。

现如今,“紧跟热点”几乎成为了所有真人秀节目制作的核心要义。然而,相较而言,很多节目其实只看到了“时代大热点”例如“女性议题”、“内卷焦虑”。

但实际上,过大的议题很容易导致节目内容空洞,或门槛过高,不适用于“合家欢”式观看逻辑,“当下热点”与“小切口”的精准捕捉才能让观众们体会到一档综艺节目的深度陪伴感,仿佛节目中角色们所经历的事,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发生着。

全新一季的《王牌对王牌》勇敢地走出了此前“IP情怀”与“娱乐为主”的舒适区,向价值输出进行过渡。这样的转型对于任何一档节目,尤其是风格已然稳固的综N代而言实则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很显然,相较于大刀阔斧地对节目进行改版,《王牌对王牌》选用了一条更为温和的策略,将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融入在了节目的两大核心优势,“游戏”与“影视IP”之中。

最终,模式的转型反而让《王牌对王牌》对于IP的掌控与内容的策划更加成熟,《王牌对王牌》不仅满足了节目忠实观众的观看需求,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合家欢”模式的轻松、有趣的价值输出方式。

改变可以容易,只是“稳中求进”的改变很难。

一季节目成为爆款可以说是题材或市场的偶然,但在持续七季的收视冠军背后,我们必须认识到,《王牌对王牌》有其成功的必然。

“求变”是《王牌对王牌》全新一季的核心定位,但在与吴彤的对谈中,冷眼愈发感觉到,在节目“求变”背后的,“不变”才是《王牌对王牌》得以七季常青的关键。

在冷眼看来,《王牌对王牌》与其他节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王牌对王牌》始终十分清楚并信任自己的核心优势。在综艺市场不断紧追热点,各大节目纷纷需求转型时,《王牌对王牌》不急不躁地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路线。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鳗鱼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