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已写过,曹琴默的身份焦虑和育儿焦虑把她推向了绝地。

进一步深挖,引发她身份焦虑和育儿焦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因为入局太深

前面我也详细分析过甄嬛和丁元英都具备的“入局”和“出局”能力。

后宫这个名利场为什么会内卷得如此厉害?

面对名利、欲望和权力,大多数人都很容易迷失和沉沦,尤其是身处后宫的嫔妃们的生存还牵扯家族的盛衰和门楣的尊卑等因素,导致生存模式更加严峻,很容易导致上进心和功利心失衡,就导致入局太深,看不清眼前的局势,意识不到万丈深渊和康庄大道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曹琴默和安陵容都是入局太深之人,从这个维度来看,她俩很像。

今天就以曹琴默为例,探究一下曹琴默究竟是如何入局太深的。

曹琴默入局太深导致进入自戕绝境的有两个代表性事件。

第一个事件是:华妃利用曹琴默的女儿温宜争宠。

曹琴默作为母亲,自然不能忍受华妃利用她女儿去争宠,她抱怨:“我一直对她言听计从,为她出谋划策,她却连孩子都不留给我,这种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华妃是狠心,但是曹琴默走到这种“寄人篱下,没有自我空间”的状态,完全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曹琴默是如何从华妃团队的三号人物晋升为二号人物的。

甄嬛得宠后,剧情交代的很明显,华妃对丽嫔的培植和重用更多,但是丽嫔和华妃一样,属于能咋呼,脑子却不太好用的类型。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性格的相似性,华妃对丽嫔更看重,喂给她的资源和机会就相对很多。

而曹琴默,因为只是个贵人,位分低,且领导和同事又都是脑子不太灵光的,她这种工于心计的人,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在华妃团队能分到的利益和资源自然就少。

曹琴默为了从解决这个职场生存困境,便趁华妃和丽嫔设计陷害甄嬛的时候,将计就计,也顺势解决了丽嫔。

这一点剧情交代的非常刻意,甄嬛三姐妹团准备拿余氏的死装神弄鬼的那晚,有个细节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华妃问丽嫔:“今天曹贵人怎么没来(给皇后请安)呀?”

丽嫔回答:“温宜公主染了风寒,她得陪着,没法出来。”

按理说,华妃作为团队老板考核一下手底下员工未出勤的情况,也合情合理。

但是,接下来,这个话题又被重复了一遍。

那就是在甄嬛三姐妹团一顿铺垫余氏的鬼魂出来吓人之后,甄嬛突然问:“听闻曹贵人素来胆大,要是有她陪伴也放心些,只是今日怎么不见曹贵人?”

丽嫔再次回答:“温宜公主感染了风寒,曹贵人得照顾她,所以今天没向皇后请安。”

这里甄嬛为什么要问曹琴默呢?

因为甄嬛设这个局的目标人物就是外强中干的丽嫔,曹琴默很聪明,甄嬛知道这一点,所以担心曹琴默若在计谋会被识破。结果华妃团队唯一一个聪明人没到场,这是多么的天时地利人和。

而事实上呢?是曹琴默故意找借口没来的,就是故意给甄嬛机会,把丽嫔拉下水,从而达到除掉丽嫔的计划。

只有把丽嫔拉下水,让华妃整个团队陷入危机,才有她曹琴默发挥作用的机会,从而引起华妃的重视。

最初华妃和丽嫔这俩设计利用余氏、小印子等人给甄嬛下药的时候,聪明的曹琴默早就预判到这计谋迟早暴露。

虽然用药壶盖下毒这招看起来神不知鬼不觉,但送药的过程着实蠢笨,要小印子从墙洞里按约定的信号递给宫女花穗,而且花穗还是伺候余氏的宫女,中间环节太多,一旦事情暴露,甄嬛很容易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背后真凶。

而且曹琴默了解丽嫔的性子,咋呼起来虽然厉害,但玩不转动脑子的事。

所以她故意不出现,让甄嬛设计丽嫔的计谋得逞,而且她不在场还能为团队陷入危机这事免责,华妃也不能因她不救场而责怪她。

丽嫔被皇后带走后,华妃第一时间叫曹琴默前来商量对策,就在华妃焦灼不已之时,曹琴默才缓缓点播了华妃一句:“所幸,丽嫔不是已经疯了吗?”

华妃这个憨憨,想了一圈才明白,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甄嬛传里有很多类似这种智商碾压的细节展示,真的唏嘘啊,同样是脑子,华妃那脑子和曹琴默这样的脑子,仿佛不是同一种结构。

丽嫔被打入冷宫,华妃也见识到了曹琴默的优秀之处,失去丽嫔之后的华妃团队,就只剩曹琴默这一个员工独享资源和利益。这么看,着实是不错的。

但是曹琴默只懂入局,不懂出局,自然就看不到这件事的另外一面。

之前丽嫔虽然分得的团队利益多,但她承担的团队责任也多,有丽嫔在,华妃有两个人可以用,如今曹琴默除掉了丽嫔,她虽然挤占了丽嫔的那份利益和好处,也同样要承担丽嫔的那份团队责任。

说白了,之前华妃祸祸丽嫔和曹琴默两个人的份额,如今全都转嫁到曹琴默身上了。

而且从华妃作为团队领导的角度来讲,你曹琴默优秀,那就要把你彻底利用到位,而且华妃那种性子暴戾的领导,可不是要逮着曹琴默可劲祸祸,温宜自然就在劫难逃。

第二个事件,是曹琴默劝谏皇帝杀掉华妃。

曹琴默揭发了华妃后,被晋封为嫔位。晋封之后,她的反应是:“妃、贵妃、我要一步一步爬上去……”

她看着是为了女儿在奋斗,但她若是真正的聪明,会在这种时候停下来,衡量一下自己的处境,就会发现甄嬛的虎视眈眈,皇帝的厌恶忌惮。

她要做的不是一步步爬上去,恰恰是示弱,沉默,韬光养晦,度过这个危机。

上帝让谁灭亡就让谁先疯狂,入局太深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会让人意识不到危机和危险的来临。

当初丽嫔用了背弃甄嬛的康禄海,曹琴默对丽嫔是这么说的:“这背弃旧主的东西,换作是我,那是断断不敢用的。”

而这句话一语成谶,她如今就做了背弃旧主的人。

她是不懂这个道理吗?

不是的。

她是已经入局太深,太着急赶紧脱离华妃这个旧主的反面影响了,在她看来,只有赶紧除掉华妃,她之前的旧账才能一笔勾销。

可是,但凡她能出局看一看,即便她不懂皇帝对华妃爱,不懂皇帝的战略思维模式,她也能意识到,皇帝和太后这些上位者也忌惮背弃旧主的人。

可惜,她入局太深,对名利和地位的欲望深深地把她拖入了泥沼里,她越努力挣扎,下沉的就越快。

最后,把曹琴默这两个事件结合起来看,你会发现,曹琴默的路是越走越窄的。

她先将计就计除掉了丽嫔,导致华妃只能极尽所能地剥削利用她,她受不了这种剥削,便接受了甄嬛的策反,联合甄嬛扳倒了华妃。

她不懂出局,否则她会意识到,她虽然聪明,但是失去了华妃这个能承载她聪明的平台,她就什么都不是了。其实,这时她已经走到悬崖峭壁面前了。

可她仍旧在她执迷的局里出不来,认定自己会有大好前程,不仅不收手找个缓冲地带保命,反而大跨步卖出去,劝谏皇帝赐死华妃,把她的致命缺陷和问题暴露无遗,挑起了太后和皇帝的杀心。

“入局”和“出局”是辩证法吗?是,也不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是,也不是。

私以为,笼统来说,这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个人生存处事的核心策略,是一种很有必要习得的人生智慧。

就拿甄嬛离宫这事来说,我很早就写过,决意离宫是甄嬛非常漂亮的一次危机公关。

如果没有出局的意识,毫无疑问,甄嬛那会儿想的就一定会是报复皇后等人的暗害,折腾一番,走向更绝的绝路。

而她出局了,她看到了自己现阶段真正重要的事,是筹谋着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完好地保住。这才有了她出宫前聪明且不露痕迹地走的那五步活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话很多人都会说,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留住真的青山。

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要让自己保持出局能力,那就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必须保住的底线

比如,对于工作,我最低的底线就是不能令我厌恶,不能让我觉得没有成就感。所以当我遇到烦躁焦虑的事情时,想放弃时,要钻牛角尖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拿出来这个底线比照一下,如果突破了我的底线,那就拒绝或者辞职不干;不突破这个底线,我就调整方向梳理思路继续努力。

这个底线就是不能碰的红线。设置红线这个办法对我很管用,让我避免了逞一时之尽。

最后,希望你也找到培养自己“出局能力”的方法,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