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的故事是作家唐荣尧当记者时,多次采访张贤亮才拼凑出的先生完整的经历。他和张贤亮先生的交往多是在一次次的采访交流,但是先生一直对他很好,每次都会给他充足的采访时间。张贤亮先生是作家,也是企业家,他创作了《肖尔布拉克》《灵与肉》等经典作品,同时创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誉为“宁夏之宝,中国一绝”,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但是张贤亮创办影视城却也不是一帆风顺……

1955年,18岁的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移民到宁夏。刚来这里时他还是一名文化教员,没有身在异乡的不适感,这里的土地反倒让他觉得无比踏实和亲切,也给了他很多创作的灵感。两年后他因为发表“叛逆”诗歌《大风》,张贤亮开启了自己长达22年的劳动改造。

接受劳动改造的这些年,张贤亮的命运和当时中国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劳改结束后,他的命运又跟中国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白天,他翻来覆去地读《资本论》,因为当时只有这一本书可以读,到了晚上,他拿着纸笔,偷偷记录着时代的苦与疼,善与恶……

在贺兰山劳改农场的那段时间,张贤亮创作出了《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后来轰动一时的小说,也为他带来巨大的声名: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人物。

后来,当导演张军钊为电影《一个和八个》寻找拍摄场景来到银川,和张贤亮交谈时,他一下子记起1961年冬天,他去集市为农场买盐时路过的两个废弃的堡垒。“周围是一片荒野,没有任何建筑物品,一棵大树都没有。一片荒滩上突然耸立这么两个古堡的废墟,在太阳的照耀下,给人的感觉是从地底下生长出来的,给我一种非常大的震撼。

后来张军钊《一个和八个》在这里拍摄取景,而这部电影也开始改写古堡的命运……1981年,导演谢晋准备将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翻拍成电影,毫无疑问,古堡又成为主要的取景地。《灵与肉》改编后的电影名叫《牧马人》。

这两部电影的走红,让张贤亮意识到,原来荒凉也是有受众的。于是他脑子里埋下了用荒凉来赚钱的种子。后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政府官员、机关干部都纷纷下海,张贤亮再也坐不住了,古堡就像鱼钩一样钓着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彼时的张贤亮是自治区文联主席,也是宁夏作家中版税最多的,于是他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作品版权税向银行抵押贷款几百万,以文联的名义开始办影视城。他的心里是有憧憬的,他期待着会有源源不断的剧组来,给他带来名利。

然而第二年,张贤亮就开始面临选择。国务院下达文件,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和实体脱钩。张贤亮感觉自己走到悬崖边上了。人们心中成大事的人往往果断坚定,但不知道他们作出重大决定时内心也会犹豫纠结。当时的张贤亮既焦虑又没底,但最终骨子里的那点闯劲让他下定决心,继续他的影视城事业。

随后,镇北堡影视城的产权人和债务人都变成了张贤亮本人,压力带来了动力,他更加卖力地推销“荒凉”,于是张艺谋、姜文、陈凯歌、周星驰等著名的电影人都来到了这里拍电影,这里在业内成了荒凉感的代名词。

再后来,很多在这里拍摄的电影走进了中国电影史,影视城的里程碑意义也逐渐凸显了出来,也给影城带来了巨大的名气。当取景后的剧组散去后,留下的是后来带给影城娱乐化的场地,游客们乐此不疲地踏上这片土地,拍照,打卡……张贤亮心中的影视城,成了。

《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片在国际上获奖,至今的中国电影界也公认,没有张贤亮,2004年第16届金鸡百花奖是不可能落户银川的。这项大奖的颁奖地点就在他花500万建造的布达拉宫式的“百花堂”,至此,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已经不次于对文学的贡献。“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这11字,也是张贤亮认为,对自己最大的奖励和认可。

文章内容来源:镇北堡影视城公众号文章《纪念张贤亮先生逝世5周年|唐荣尧:栖居在记忆枝头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