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周星驰投资拍摄电影《大话西游》之时,曾邀请知名作曲家赵季平为这部电影谱曲。最终,赵季平创造出了开曲的《芦苇荡》,却对剧组说道:“记得片尾到时不要署我的名,我怕丢人。”

1993年,在圈内凭借着众多喜剧作品而成名的周星驰,开始有着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成立公司拍电影。

那时的他早已成为了演艺圈内喜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凡是由他主演的电影基本上票房都大卖,也因此,不知不觉当中,“周星驰”这三个字也成为了不少电影的票房保证。

在演戏上有所成就之后,周星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时,演员有所成就之后,要不就继续在圈内拍戏,要不就转行做其他领域的东西。

而周星驰因为热爱着电影这个行业,再加上当时香港的电影又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因此他第一次萌生了自己做老板的想法,为此他专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邀请了合作多次的刘镇伟一起拍电影。

而当时周星驰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便是《大话西游》,《大话西游》和86年版本的《西游记》看似是同一个题材的作品,但却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篇章。

香港电影圈当时盛行着喜剧一类的片子,在那种氛围之下,刘镇伟和周星驰决定打造出一部不同寻常的片子,给观众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在确定好这部电影拍摄之后,制片人便和西安电影制作厂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建立合作关系。早前,在刚看完这部剧本的大纲之后,厂长对于这部电影其实并不看好。因为好好的孙悟空打妖怪硬是变成了谈恋爱,这想想也十分神奇。

但考虑到周星驰所带来的票房效益和他前几部作品的经典,电影厂最终确定建立合作,并希望将它打造成大阵容的画面。

而当时与传统电影一开始便定好剧本不同的是,《大话西游》这部电影,却是周星驰和刘镇伟边写边导的作品,这样的一种操作在演艺圈内还是显得十分新颖的。

可这样的一种新颖却不被圈内的人所接受,在传出边写边导的消息之后,大多数的圈内人都认为这部作品即使上映了,也最终会失败。

当时,刘镇伟和周星驰也听闻了外界对这部作品的争议,但两人却都没放在心上。

相反地,当时周星驰对于这部作品还是相当看好的,他认为这样一部改编剧符合当下的市场前景,无厘头当中又带了一些搞笑。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对于这部电影,周星驰和刘镇伟都很是看重。

当时在一边拍摄一边讨论细节之时,周星驰也希望能够尽快把电影中最为重要的曲子基调给定下来,于是,他找到了知名的作曲家赵季平为这部电影谱曲。

当时赵季平早已凭借和张艺谋合作的多部影片中的曲子而有所名气,可以说,在电影圈内,人们要说起金牌作曲家,那肯定会想到赵季平,周星驰也不例外。

当时赵季平接到邀请之后,也欣然地接受,只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看完整部电影的剧本再为电影谱曲。

一般来说,谱曲这种东西,往往要和剧中的电影情节相呼应。作曲家们在看剧本之时,往往会浮现出曲子当下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但赵季平翻完整部片子的剧本之后,内心却没有任何的波澜。因为他所拿到的剧本是还没有成型的剧本,而且从剧本的整体概括看来,这部剧看起来就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这种喜剧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就是烂片。

但出于对于作曲的负责,赵季平还是决定到现场去感受一下拍戏的氛围,以此作为作曲的一种灵感。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到了现场,他却被现场的拍摄环节给吓到了。

原来,赵季平到现场之后,刚好碰到了春十三娘大闹牛魔王肚子的这一拍摄画面。因为要表现出在肚子里面大闹的真实性,现场里面当时挂了不少的肠子之类的东西,整个画面可以说看起来就相当恶心了。

这令赵季平见了之后,不仅没有获得作曲的灵感,反而感到更加地糟心,于是摆摆手,很快便离开了现场。可即便是如此,最终赵季平也为这部电影作了一首曲子,取名为《芦苇荡》。

按道理来说,作为这部电影的贡献人之一,赵季平的名字也应该署在电影的片尾上。但考虑到这部电影的无厘头和很大可能是烂片的情况下,赵季平特意对剧组表示:“千万不要在上面署我的名字。”

可见,赵季平当时对于这部电影是多么地不看好。而事实上,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也确实遭遇了极大的滑铁卢,1994年,《大话西游》上映之后,在香港上映之后的票房大概在两千多万,仅仅只是收回了成本。

而在内地两集所卖出的价格不过只有40w左右,当时内地不少的观众在看了这部改编版的《大话西游》之后,便觉得这部电影实在过于无厘头,也因此,周星驰的这部电影最终以惨淡的票房收官。

赵季平也舒了一口气,认为当时的决定并没有错。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这部曾经惨淡的电影却再次走红了起来。

从人们初时看这部电影的尴尬和无趣,到后来明白了这部电影所传达的含义,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有趣的。

这部电影以惨淡的票房结束之后,却在送往北京电影学院观看之后,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佳作,这大概是周星驰和刘镇伟没有想到的。

不得不说,经典这种东西,果然还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