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赐的声音3》第二期节目中,歌手信在和康姆士乐队合作完之后,尽管得到了鉴音团的赞赏,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翻唱和原创的问题。

经过自己的阐述,以及和嘉宾们的唇枪舌战后,笔者总结出信主要有3个观点输出。

第一:他自己就是靠翻唱成名的,所以觉得抬不起头来,以后不想再翻唱了。

第二:音综里的翻唱作品只提高了编曲水平,原创作品的水平靠谁去提高?

第三:各大电视台都在做翻唱类音综,原创怎么办,华语乐坛怎么办?

信勇敢发声后,曾一度得到大批网友的支持,高举支持原创、支持原创类音综的大旗,看得人热血沸腾,感觉华语乐坛马上就有希望了。

但是,仔细想想,网友的那些话靠谱吗?

笔者认为不靠谱的成分更多。

正如周深说的那样,原创是有门槛的。

国内有非常多玩音乐的人,他们都希望能像毛不易一样,用才华战胜资本,征服观众,但是选秀十多年来,能出头的又有几人呢?

其次,国内不是没有过原创类音综,比如素人为选手的《中国好歌曲》,以及成为歌手为选手的《我是唱作人》,但是这两档节目都没有坚持下来,原因无非是没人看,没热度,最终被制作方和金主放弃。

我猜那些高呼支持原创类音综的观众,他们是希望看到几十个有优质原创作品的优质歌手一起比赛,而不是像《好声音2021》那样,原创歌手和作品参差不齐。

所以说,在国内音综发展这么些年中,不是没有团队努力过,但事实证明原创类音综确实不好做,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近几年各种形式的翻唱类音综,还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的基本答案,就是GAI、鉴音团和主持人说的那样,这类综艺中诞生的翻唱作品有流传价值,且能吸引到更多观众爱上流行音乐。

除此之外,周深的另一个观点也值得肯定,那就是《天赐的声音》这样的舞台,给了很多不知名的歌手一个机会,能让他们展现自己,观众或许也能发现一些宝藏歌手,这是他作为选秀歌手的切身体验。

而在《天赐的声音3》最新的第四期中,选秀出身的歌手张紫宁和潘辰就是答案,间接佐证了周深的观点。

张紫宁是凭借《创造101》被观众熟知的,尽管她最后成团出道了,火箭少女101这个团体也曾火过一阵,但张紫宁并没有吃到多少红利。

团体正当红时缺少热度,团体解散后没有代表作,即便有音乐原创的能力,但是也不得不为了公司的规划,而开始接触小成本的网剧,且大多数是偶像剧。

至于潘辰,她更惨。在《天赐的声音3》第四期中,潘辰表演完后很激动,说自己很珍惜这样专业的舞台,因为自己已经13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她口中13年前的那个机会正是让她开始红起来的《2009快乐女声》。

对于鉴音团的指责,潘辰在节目中以及节目播出后,都没有反驳,只是说自己愿意重头来过。

但是,潘辰并没有提到曾经遭遇的职场不公。

凭借《快乐女声》出道后,潘辰很快签了经纪公司,但是却被告知需要沉默一年才能摆脱选秀身份。

潘辰递交过原创作品,却被告知顶多是个小品,不算歌曲。

潘辰羡慕同届的姐妹郁可唯出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那样的大舞台,却被经纪人告知节目组也曾找过她,但被公司拒绝了。

潘辰人生最好的12年,就这么被经纪公司蹉跎了。

张紫宁和潘辰,虽然前者是凭借女团选秀出道,后者是凭借音乐选秀节目出道,但她俩都有很强的代表性,都小红过,如今也都缺少机会。

所以说,《天赐的声音3》这样的翻唱类音综,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给过气的实力派歌手一个舞台,或许就能给华语乐坛重新推出一个好歌手。

正如最近开播的《欢迎来到蘑菇屋》,07届快男重聚,大家一起玩游戏、唱歌、即兴创作歌曲,弹幕里都感叹他们怀才不遇。

其实,不只是07快男,国内早期的音乐选秀诞生的歌手中,有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但可惜逐渐被淹没在了流量更迭中。

《天赐的声音》这样的翻唱类音综,如果能在这些宝藏歌手中一挖一个准,那么也算是实现自身价值之一了。

有意思的是,《天赐的声音3》目前开播了四期,但笔者发现这四期似乎是前后呼应的,因为节目一边在抛出争论点,一边又在自我解决。

第一期中,拥有3000万粉丝的网红歌手唐艺,被鉴音团狠批没有自己的作品,只是在取悦粉丝。

于是第二期中,信就开始质疑节目本身就是翻唱类综艺,大家都在玩翻唱,那原创怎么办?华语乐坛怎么办?被不少观众认为是在替唐艺打抱不平。

第三期是第一阶段的金曲争夺战,且应该受到了去娱乐化的影响,所以整期节目一派和谐。

但是在第四期节目中,张紫宁和潘辰的出现,似乎又回答了第二期中信提出的关于原创还是翻唱的那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期节目同样有争议点,主要是张紫宁和张碧晨合唱完《雨天》后,被鉴音团某位老师批评失去了原作的灵魂,这版翻唱没有流传价值。

尽管张碧晨当时的回怼有理有据,鉴音团的那位老师看似被说服了,但是笔者猜现场的争论应该不止于此,不知道《天赐的声音3》之后的节目中,会不会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呢?

翻唱作品应不应该保留原作的灵魂呢?应不应该以超越原唱为目标呢?应不应该考虑作品是否具备流传价值呢?

对于以上问题,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