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国庆档,《心花路放》拉开票补大战;3年前的国庆档,电影局首次提出“去票补战略”,掀起轩然大波;而又一年国庆档,《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也都推出了不同的票补策略。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当观众打开票务APP,发现往常能够见到的特价票“突然”消失了会做何感想,这不完全是危言耸听,而是无限接近可能的事实。

国庆档将至,面临后疫情时代的最重要一次国庆档,院线和片方对比之前“疯狂”已经变得“相对”收敛很多,特别是往年预售很轻松可以购买到的票补也少了,而且多片同时预售的盛况也不复存在。

对于很多观众而言,电影票可能是为数不多提前购买可以享受到一定优惠的“服务和商品”,这可能是由多个方面协同和妥协后形成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可预期,也仍旧是一种较为难得的“福利”。

能不能买到便宜的票对于一部分粘性高、想尝鲜和高体验的观众挺重要,但他们似乎要定好闹钟去抢全国的几万张优惠票,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在今时今日中国电影还需要完全去依赖票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