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再陷危机

院线吃不饱,颁奖礼延期,后疫情时代,华语电影危机四伏,眼看就要到了“决战”时刻。

活下去的电影院和电影公司、以及电影从业者的未来注定光明,但能否挺过这一波才是最紧要的问题。

继疫情初期停工半年的危机后,电影院正经受第二次危机。今年3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长期维持超低位运行。

3月24日,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止步于965万元(不含服务费)。这是十年来,除疫情复工初期之外,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

据估算,每个影院平均每天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只有1.8人。清明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多部影片选择撤档,影院“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爱看电影的人依然存在,而且人数不少。观众之所以不愿走进影院,实际上是因为没那么多值得去看的电影,而影院为了弥补损失,被迫提高了票价。

加上投资收紧、开工不足、片荒来临、撤档改期……疫情反反复复,叠加疫情前的行业寒冬,对电影业的长远影响已经逐步浮现。

曾经拍出过《心迷宫》的导演忻钰坤非常焦虑,“影院的大面积停工,会产生非常持久的连锁反应,整个行业都会出现大面积裁员、公司倒闭。”

影院无片可放,制作者无片可拍,观众失去观影习惯,恶性循环之下,电影业只会走向枯萎,久久未能复原。

电影业的危机不仅提现在院线上,从电影颁奖典礼中也可略窥一二。

金像奖40周年盛典延期。从提名名单来看,还是那些“老面孔”在努力发挥余热,无论从最佳影片还是最佳演员来看,名单分量都不够重。

《怒火》《梅艳芳》《妈妈的神奇小子》《智齿》《浊水漂流》竞逐最佳电影。林家栋、谢贤、梁仲恒、吴镇宇提名最佳男主角。

最佳影片中,仅仅只有《智齿》和《浊水漂流》够格,其他只能说乏善可陈。林家栋、谢贤、吴镇宇都是老面孔,仅梁仲恒勉强算是新人。

港片早已陷入人才危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内地华语电影是否会走上港片没落的旧路,值得所有人警惕。

港片没落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资金不再关照电影,人才流逝。电影人口中的“开工率”不足,直接导致影片质量下降,电影上下游链条逐渐出现危机,最终导致整个电影市场萎缩。

遥想25周年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可谓“神仙打架”。乐坛顶流周杰伦,凭借《头文字D》拿到电影“最佳新人奖”,宣布跨界成功,歌坛众多新人踏足影视行业,这是娱乐业欣欣向荣的标志。

影帝角逐陷入白热化。刘德华在《童梦奇缘》扮演到80岁,力求突破自己偶像巨星的掣肘。任达华的阿乐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郭富城也在《三岔口》中转型成功,为他后来的影帝之路奠定了基础。最后,获得两个角色提名的梁家辉拿到影帝。按道理说,那一届,无论谁拿影帝都是实至名归。

最佳女主角同样竞争残酷。因为《长恨歌》,拍出抑郁症的郑秀文。寻求突破的“新人”林嘉欣。影坛常青树张艾嘉,以及稳定发挥的莫文蔚。最终,周迅凭借《如果·爱》拿下影后。面对强敌,虽然拿奖,但上台的周迅依然战战兢兢,她知道奖项的重量与意义。

那是金像奖,也是华语电影的“壮年”。它开启了港片和内地影片的融合时代。众多港片制作人“北上”,带来了港片的技术,也让内地演员见识到了港片电影人的敬业精神。

庞大的港片影迷们也找到了去电影院看片的理由,内地院线的澎湃发展,离不开各界电影人的努力。

当时,梁朝伟与章子怡同台颁奖,那句“谁也没得罪,明年有工开”幽默无比且充满希望。

颁奖典礼,是对过去的总结,同时象征着未来的美好。

那次横扫多项大奖的《如果·爱》见证了华语电影“齐心协力”的感人一幕。演员和制作者来自天南地北,导演陈可辛去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他后来执导商业大片,培养新人导演奠定了良好基础。“香港电影”助推“华语电影”,迎来了内地电影事业的总爆发。

根据数据显示,4月5日,全国影院营业率只有44.37%,截至4月6日,票房大盘也只有2900多万元。

电影制片人王磊打了个比方,他说,影院就相当于土地,土地坏了、没了,就算有种子、有牛、有耕种的人,都没办法产出粮食了。

现在,我们更加需要港片精神。需要为电影“拼命”的电影人,也需要观众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