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

「郊区的鸟」

一群城郊孩子的童年,在城市急蘧扩张中迷迷糊糊彳彳亍亍。

男生之间的友情,和少男少女懵懂的友情一起,穿行在学校、田陌、树林、废墟中,在一场寻找一个失踪伙伴的路上,孩子一个个渐次消失,只剩男主与二个女孩,在突如其来的夜色中茫然,

多年以后,成年男主回到家乡做隧道工程测绘,在工作的往复中寻找童年记忆,并坚持自己正做的隧道工程有安全隐患。

「映后交流」

导演(仇晟,1989年生,杭州人)说电影故事即源自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小时候住在杭州东站附近(也许听错),拆旧和新建是记忆中的主旋律,以及2008年杭州地铁工程发生的重大塌方事故他印象深刻,于是在片中结成联结。

片中孩子说的都是杭州话,但有几个口味别扭,可能也是大银幕里第一次听到杭州方言,不习惯。又查了下,确实孩子不全是杭州本地找的,有几个估计得临时学。成年男主演员是李安儿子李淳,也学了些杭州话,窜几句,,总之说的比我好吧。“大牌”演员还有黄璐(老演小制作或艺术片,我挺喜欢,作品《盲山》《推拿》等)

「东北虎」

故事很有意思,以我口味,是今日影片最佳。

也或许跟我近期沉浸在东北叙事中有关。

总之,如果今天电影里只推荐一部,就请看这部吧。

「映后交流」

导演(耿军,1976年生,黑龙江鹤岗人),当初为了拿某电影公司的6万块钱比赛奖励,以朋友故事为原型,写了故事梗概和前30个镜头,后来奖励是拿到了,不过一来不够拍,二是还要占影片25%的版权(或分红权?没听清楚)。

老家黑龙江鹤岗是之前网上很火的5万块一套房那个城市,在东北的巨大落寞背影中也显得尤为落寞,朋友中还有很多“偷偷摸摸”写东西、搞创作(小说、诗歌),但都觉得不体面,我时常想把他们攒一攒,做点事。电影是很好的方式。

我在现场也问了导演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男主用章宇?(虽然我很喜欢他),他是南方贵州人,从外貌到身形都不是典型东北人画像。《大象席地而坐》也是(导演自杀了,没人有机会再问了)

耿军答:人对了,不在乎地域。剧本中男主设定就是35岁左右男人,少言、坚定、有柔情、有狠劲,章宇很适合,一聊,他非常有兴趣,台词一句不改。就定了。

二、地域性叙事电影,强烈的东北风格,有人喊出“东北文艺复兴”,与东北近年声名鹊起的几位小说家是否有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处?

耿军答:和东北作家群体有很多交流,但剧本还没合作过。我对口号(“东北文艺复兴”)通常都很警惕,但也不排斥,不过复兴的前提是先辉煌再死透过,东北似乎没有前提。

(来不及了,月度书影单再补。)

「漫游」

是个刚毕业不久的美院学生拍的。

大二时拍的。1.8万花万,2万不到。

听到朋友的一个故事。

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我妈妈亲生的”“我有没有一个已经死去的哥哥”,

但难以沉浸。

杭州。

第一次看到德清。德清采石场。

站在一个外乡视角看杭州,满眼的绿色,大运河,钱塘江,山,

浙地新浪潮,杭州新浪潮。

导演本人,否认或不屑或无视标签。

「映后交流」

祝新,1996年生,杭州人

「海面上漂过的奖杯」

雎安奇 1975年生于新疆。《北京的风很大》等。

————————

1087-1088 |3月书影单

1034 |大年初四,仙居到金华(游神仙居)

1016 |当世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