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pter 5】【利兹青鸟童话】&【故事的讲述艺术

利兹与青鸟》是一部节奏极慢的文艺电影,文艺到就像对片头那根不起眼的蓝色羽毛做各种细致的描绘。

怎样的电影才能算文艺片?

以我的观影体验,文艺电影需要同时具备三要素:慢、美、罕

1,慢

慢,指的是叙事节奏比较慢

就像片头等待、跟随、进教室的这段内容,从约1分50秒的位置一直演绎到近7分30秒(出现“disjoint”为止),在这5分30秒的时间里,两位主角之间仅有几句极短的交流,其余全是画面。

如果放在其他电影中,等待、跟随、进教室这几个镜头可能最多用十几秒的画面切换就给观众交代完毕了。

这种“慢”还体现在主角的最大行动半径上,即故事的讲述环境偏小,也许是一个村、一条街道、一座校园(如本作)——总之,主角的物理移动距离很少跨越整个城市。

对比而言,很多主打视觉刺激的好莱坞电影(如《碟中谍》系列、漫威电影、007等),都会让主角在不同国家来回折腾,这其实是通过在一定时长内通过增加场景切换的频次给电影加速,于是,我们看这样一部2小时(甚至更多)的电影并不觉得“太慢了”的原因——代价嘛,自然是时间一长对膀胱不好

利兹与青鸟》相较于其他文艺电影而言,并没有极为强烈的情绪高点——如果是爱情片,这里常见(烂俗)的就是男女的生死别离。

全片的高潮仅限在吹奏中放开了自我+两人在实验室拥抱的那一段,然而,这只是一种缓缓抬起、轻轻放下。两位主角间的(情感)冲突缺少一种沸腾感。

(补充)如果说同样是以少女为主角,在情绪的铺垫、喷薄上极显张力的教科书级作品,《比宇宙更远的地方》肯定算一个。

同时,《利兹与青鸟》的剧情也极为简单,简单到用一句歌词就能概况——“握不住的她,放下也罢”。

太简单的故事就很挑受众了,于是,对于一部分非原作动画的粉丝来说,这样“慢节奏、弱高潮”的剧本直观上看就是一个“无病呻吟”、“小事大说”的“无聊故事”

2,美

美,指的是在电影各个细节都做得极为精致

“细节即天堂”一直是京都动画的强项——记得看《日常》幕后制作系列视频,主创是从现实世界中取景,然后再几乎复刻一般地用画面表示。

利兹与青鸟》的“美”,除了画面(远景、近景、人物)、音乐(常见乐器与“叩击烧杯”)、台词这三项都能琢磨,其深一点的构图原理、主辅线的照应、前后意象的互补、微动作(微表情)的暗示,都透着日本传统的“物哀、幽玄、侘寂”的美学精神。

3,罕

罕,指的是故事在现实中极为罕见

要提醒的是,“罕见”指的是发生概率较低,如果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故事,那就是科幻、魔幻、鬼怪片了。

利兹与青鸟》的少女心事,现实世界中是存在的——像这样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内向少女,如果成长的世界里异性的存在感较低,是很容易对牵引自己的人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由于《利兹与青鸟》在“慢”上有不足,电影就采用了童话+现实的交互叙事。童话的出现有如下几个用途:

1,增加电影的时长;

2,通过现实故事中插入童话,推进剧情,提升观影体验;

3,丰富电影的色彩层次

关于第1点,“增加电影的时长”,这个相信大家都懂。

同时,《利兹与青鸟》的故事与交响乐,其实是京都动画原创的,原型应该是比利时戏剧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创作的戏剧《青鸟》——或许只是借了青鸟是幸福的象征之意吧

关于第3点,就是字面意思,因为童话部分的色彩更多更浓郁,这在我眼中算是一种“中和”——有浓,还需要有淡,这种平衡会出现在电影的很多方面

电影中的调色是一门学问,《利兹与青鸟》的整体色调偏淡偏冷,是在刻意营造一种令人心安的素雅、一种轻描淡写的忧伤,因为全片并不需要一种激昂感。童话色调之所以不同,除了考虑到“平衡”,也是在强调“这是个童话”。

关于第2点,“通过现实故事中插入童话,推进剧情,提升观影体验”。

这里我想到的是电影的设计原理

利兹与青鸟”这个童话对剧情的推进,在于:

(1)提前告诉观众,剧中的两位角色的走向;

(2)借童话在电影中的插叙讲述,让角色借着对童话的认知变化,完成自我成长

(3)童话中的“明台词”,就是剧中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潜台词”。

其中,第(2)点格外重要,因为它是故事是否吸引人的关键之一。

糟糕的故事往往是剧情推动主角——角色行为源自电影主创的强制安排,而优秀的故事通常是主角推动剧情——角色有内在驱动力、强烈的欲望想达成某件事

利兹与青鸟》虽然是个“慢热”的故事,但由于整个故事其实是以【铠塚霙】为主视角,倒也符合这个少女矜持、柔弱、缓慢的特点。

这种“慢热”,也更好地表现出了【铠塚霙】的内在驱动性:因为【伞木希美】才进入吹奏部吹双簧管的她,终于借助对“利兹与青鸟”的理解,完成了“我为那个人而吹响”到“我为自己而吹响”的转变。

有了上述的铺垫,我们再重回电影本身。

电影的开头是直接把“利兹与青鸟”这个童话丢在观众面前,之后才引入现实中的“利兹与青鸟”。

请大家注意,电影是直到第12分钟才缓缓出现标题。

在这之前,观众先是看了有约2分钟的童话、约10分钟的“平淡”剧情。

如果观众能静心从头看到这里,即使已经忘掉原作中铠塚霙伞木希美两人关系的前提下,也能第一时间(缓缓地)进入(浸入这个词可能更恰当)主创给观众安排好的思绪中——

(1)这两位少女的故事就是“利兹与青鸟”的故事吧?

(2)那么,谁是利兹?谁又是青鸟呢?

如果从画面的对应关系看,似乎左边的铠塚霙是利兹,右边的伞木希美是青鸟。姑且算是这种“官方明示”吧!

事实上,电影也一直是这么呈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铠塚霙认为自己是利兹,而伞木希美认为自己是青鸟。

这或许是因为青鸟可以翱翔天空的能力与伞木希美的活泼相似,而柔弱的铠塚霙就像利兹。

这里,我突然想到:希腊作曲家雅尼有一首著名的《夜莺》,其中就是用竹笛(类似长笛)的声音去指代夜莺,笛声的清脆与凄美的确贴合《利兹与青鸟》中悲伤的离别。

那么,如果笛声与凄美的离别有关,可以是青鸟,也可以是利兹啊

直到电影中后部,剧中主角意识到:

原来,铠塚霙(也可以)是青鸟,伞木希美(也可以)是利兹。

但我们还原到童话里,会注意到这种对应关系也早就出现:

(1)影片开头,是伞木希美捡起一根蓝色的羽毛,交给铠塚霙——这里对应童话中利兹救起青鸟。

其实,这里还有的隐喻是:伞木希美当年(初一)通过主动接触铠塚霙并拉她进吹奏部,拯救了这个少女,让她获得了新生。

羽毛对应翅膀,伞木希美铠塚霙羽毛,相当于给她翅膀,让她拥有翱翔天空(未来人生)的可能与力量

(2)影片前半。

童话中的青鸟跳舞的姿势,与影片31分左右,【铠塚霙】想象【伞木希美】好像一只鸟儿飞向天空的姿势一致

必须要强调的是,童话《利兹与青鸟》、合奏曲《利兹与青鸟》只是电影中的“道具”,利兹与青鸟只是一个象征,这两个形象与铠塚霙伞木希美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主创努力营造出的对应转变,实质上就是故事中常见的“反转”,以增强戏剧性。

《利兹与青鸟》想表达的羁绊,正是铠塚霙&伞木希美彼此间的羁绊。在电影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发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在童话中,长时间陪伴在利兹身边的青鸟,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飞行的能力——这个细节只有在台本版的注释中才能看到。

它所对应的,自然是铠塚霙(青鸟)在伞木希美(利兹)身边受到束缚,无法完美演奏(展翅高飞)。

而童话的最后,飞去的青鸟留给利兹的那一根蓝色羽毛,回应的正是电影开头,伞木希美(利兹)给铠塚霙(青鸟)的那根羽毛。

当然,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创在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

答案就在主角的眼眸中

铠塚霙(青鸟)的眼眸是蓝色——对应最初自认为是的青鸟,而这个蓝中是有红色的。

伞木希美(利兹)的眼眸是红色——既然“自古红蓝出CP”,那么,她也只能用红色了,同样的,而这个红中是有蓝色的。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创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原本红蓝二色“势均力敌”(其实蓝色面积还稍大一些),发展到最后,红色印染了蓝色,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这还可以有另一重解读——

两个人的指纹(颜色)合成心,看起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