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如果说到前南斯拉夫电影,必定绕不过这两部:《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瓦尔特绝对是中国最受尊敬的电影英雄之一,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一经上映,几乎家喻户晓,其中的经典台词、电影主题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谁是“瓦尔特”

和电影《桥》的设定相似,《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故事背景也在1944年。德军兵败如山倒,准备撤回“E军团”近百万士兵和装甲部队,保卫德国大本营。但撤退的关键时刻却燃料不足,部队只能停在维谢格拉德,如果燃料不能及时供给,这支大军就会像平地上的靶子一样被苏军和盟军吊打。

德军制定了“劳费尔行动”计划(即用火车运输燃料油到维谢格拉德),但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行动所在的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一座游击抵抗运动非常激烈的城市。尤其游击队领袖“瓦尔特”的存在让德军头疼不已,德军紧急从挪威调派来经验丰富的冯·迪特里希上校,来和“瓦尔特”对线。

狡猾的迪特里希上校安插假“瓦尔特”打入游击队内部,多次瓦解游击队的行动,令游击队伤亡惨重。

游击队员皮劳特在战友的帮助下,得知德军间谍混入了队伍,在地球厅(简配版保龄球厅)设计抓捕了“叛徒”吉斯,女游击队员米尔娜随即暴露了自己是真正的叛徒,之后顺藤摸瓜揪出了“假”瓦尔特。

皮劳特和战友混入德军,控制满载燃料的火车,彻底粉碎了德军的“劳费尔行动”。而皮劳特,其实就是一直隐藏在明处、真正的瓦尔特!

冯·迪特里希上校阻止瓦尔特的行动失败,在被调离萨拉热窝前,身旁的盖世太保问他“瓦尔特”是谁,他只能无限遗憾地说:“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穿西装的“游击队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战争类影片,比如五十年代的《董存瑞》(1955)、《平原游击队》(1955)、《铁道游击队》(1956)、《上甘岭》(1956)等,六十年代的《英雄儿女》(1964)、《地雷战》(1963)、《小兵张嘎》(1963)、《地道战》(1965)等,可以说大家都耳熟能详,对于英勇顽强、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大家也有十分固定的印象。

进入七十年代,我国也引进了很多国外著名的战争片,尤其是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游击队电影”(партизански филм)算是南斯拉夫十分有特点的一类电影,斗智斗勇的谍战剧情、优美动听的主题曲、异域风光和人文习俗、以及舍生取义的浪漫英雄主义思想,让国人眼前一亮。而剧中游击队员们穿着西装、夹克的形象,更让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原来“游击队员”也可以这样拍!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钟表匠谢德。他是一个老游击队员,一直穿着得体、气质优雅。谢德的女儿被德军枪杀后,被暴尸在广场中央,德军让围观人群来认领尸体,并且做好了打死认领尸体亲友的准备。

老谢德看着躺在地上的女儿,眼眶湿润……他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瓦尔特和其他游击队员一起,紧跟在他身后,德军指挥官最终被人群视死如归的气势吓到,被迫撤走了军队。

当谢德得知瓦尔特将被设计抓捕的情报后,他平静地对送信人说:“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接下来,看我的吧。”那一刻,他已决心要慷慨赴死。其实当看到女儿的尸体时,钟表匠的眼睛里已经萌生死志,那是他最珍爱的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却被无情摧毁,人生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不得不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除了足智多谋的瓦尔特,钟表匠谢德是刻画最成功的角色,他那么地沉默、却又那么地坚强,深深引起观众共鸣。钟表匠赴死前,交代徒弟一些后事,还谆谆教诲:“你要好好学手艺,一辈子用得着。”他死后,他的徒弟也参加了抵抗运动,这是一种伟大的继承。从手艺的传授,到精神的传承,让人肃然起敬!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电影中游击队的接头暗号,非常具有诗意,而且寓意也非常契合电影主题:萨拉热窝被德军暴虐蹂躏,那么,敌人马上就要迎来萨拉热窝人民最凶猛最顽强的反抗!

还有另一句接头暗号也很有意思,“我要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经营照相馆的吉斯通过这个暗号来区分敌我,一方面很符合他作为摄影师的剧情设定,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一丝浪漫。就像电影《桥》里一样,天真的班兵诺跟着来自意大利的师傅学爆破手艺,一边幻想跟师傅去佛罗伦萨找姑娘约会。残酷战争中留存一份浪漫和幻想,就像残暴的人身上仅存一点人性一样,给人以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大家最喜欢的那些台词,可以评论区留言。

《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都是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影片中的演员也多有重叠。电影中的德国军官都是由真正的德国人来扮演,但影片开头那些德军虎式坦克却都是由苏制T34坦克冒充的,可能当时道具真的搞不到,侧面也能看出,当时拍摄战争电影确实都是用的真材实料。

每个人都是“瓦尔特”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萨拉热窝抵抗运动的领导人,在萨拉热窝解放的当天,瓦尔特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和无数战士一样,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带给大家。

从此,瓦尔特被誉为萨拉热窝的灵魂,萨拉热窝也因瓦尔特而成了南斯拉夫不屈的象征。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虽不是根据真实故事拍摄,但其经典程度之高、影响之广,已将真实历史人物和电影中的“瓦尔特”交织在一起,成为大家心目中英雄的形象。

唯一令人唏嘘的是,拍摄这部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的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却在1992年波黑战争期间,饿死在萨拉热窝。而南斯拉夫,也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