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张艺谋和李冯、王斌相约,在团结湖附近一个豆浆店里低调谈事。气氛很好,聊着聊着张艺谋就谈到了自己想拍武打片的构想:“我非常欣赏《荆轲刺秦王》里那段樊将军割头。”那两位朋友和张艺谋聊完,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翻箱底”。

原来1996年时,成龙曾找到张艺谋想要合作拍部武打片。偏巧当时张艺谋也是和了李冯、王斌一块,已经策划出了一部新编武打戏。

成龙拿过本子一看,里面充满着反讽、幽默,可谓十分带感,但看过之后成龙感觉很遗憾,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角色,而另一边张艺谋也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人来拍,这事就搁浅了。

直到几年后这一次,几人再次谈起拍武打片,又听了这个张艺谋最欣赏的“男人品格”,所以回去之后李冯和王斌赶紧翻箱底找出当年那个没能“奔现”的剧本,按照张艺谋的“聊天精神”进行了修改。

聊到那段故事时,张艺谋是这么说的:“真正的男人和男人之间,有着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不需要语言表达的,一个眼神就能传达他们彼此的信任。”

所以二人就按照这个方向去修改,最终改出了电影《英雄》的雏形,而后便拿给张艺谋看。

张艺谋看完觉得可以操作,为了让其能展现出多种可能性,张艺谋又亲自“开刀”针对故事结构来了个“大翻新”。

《英雄》剧本打磨期间,王斌在团结湖的家就成了创作大本营,张艺谋经常过来和他聊剧本,改剧本。

但真正拍出来的《英雄》其实和张艺谋原本的打算有很大差别,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无名”这个角色。

原本张艺谋设定的是“无名”是个哑巴,只能靠书法交流,他觉得这样的形象才更飘逸洒脱,也才更“无名”。

但最后考虑到实际操作、演员呈现等多方面原因,无名还是不得不开口说话了。

而片中“秦始皇”的角色,也并不是因为张艺谋当初讲了《荆轲刺秦王》,而是考虑到秦始皇的“始皇帝”身份,加入会更有卖点更利于冲击海外市场,而秦人尚黑,在影像效果上会比较好看。

虽然成片和剧本有着这样多的差别,而这些在张艺谋看来其中一些也的确是一种遗憾,《英雄》还是在张艺谋的“步步精心”之下,进入奥斯卡提名名单。

虽然最终突围没有成功,但张艺谋对影片的一些原始构想也已经实现,《英雄》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武侠风潮,中国古典文化也以商业电影的形式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

如今张艺谋又携《悬崖之上》再次冲击奥斯卡,这一波你觉得结果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