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作为京味题材创作的代表人物,王之理曾创作《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等多部热播京味大剧,通过作品写北京人、北京事,向观众叙说北京的那些“老理儿”。由王之理执笔的京味剧《鼓楼外》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中,他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通过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北京故事,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生不走正道,走偏了,就会误入歧途。”

王之理

剧中,大师兄于钟声与二师兄尹东义因过往恩怨而不和对峙,从开家具厂到摊煎饼、卖鸡蛋、养鸵鸟,两人一直针锋相对。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和冷静的思考后,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终于放下仇恨,彼此谅解,开始了新的生活。

王之理说,《鼓楼外》是一部地域性很强的剧,讲在中轴线上的老北京木匠,而中轴线恰恰象征着“正道”,“这是一条正道,走偏了,就要误入歧途”。在他看来,剧中的于钟声就误入歧途了,经历很多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与师弟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鼓楼外》剧照

“只要是在我剧里的角色,我都让他们有个性,是活着的。”王之理表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人物最本质的东西挖出来,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人物,把情感、情怀放进去。

“在故事里你就是主角,是每一个角色。你得变成他们,和他们一起流泪、流血,才能让他们活生生地立在那。观众一看就进去了,进去了就跑不掉,因为他们从剧中找到了自己。”

对于王之理来说,创作《鼓楼外》最大的挑战就是故事的逻辑性。“我写剧本,有的是三条主线,有的是两条主线——情感线和事业线。其中,情感线除了爱情,还有另外一个大的爱,比如亲人的爱、朋友的爱、战友的爱。”王之理说,任何边缘的内容都不能要,所有情节要围绕着主线写,满足合理性及逻辑性的同时,还要写出作者对故事的看法。

《鼓楼外》剧照

作为创作过多部热播京味剧的知名编剧,王之理却鲜少在公众面前亮相。他笑成:“我在外头谁也不认识我,这多棒啊。我去小店里喝酒,老板和服务员都认识我,但不知道我是干编剧的。他们只知道这个人是馋鬼,又来喝酒了。在我看来,一个编剧你要那么出名干嘛呀?没用。一个人的名声要是大于成就,这个人肯定完蛋。”(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剧方提供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