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的7位导演合集:

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阿伦雷乃、

瓦尔达、路易马勒、侯麦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群及重要作品 起止时间:1958年——1962年

代表人物:

"电影手册派"作者电影导演群:

让—吕克.戈达尔Jean Luc Godard (1930- )

克劳德.夏布洛尔 Claude Chabrol (1930- )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1932-1984)

“左岸派”作家电影导演群 :

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 (1922- )

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 (1928- )

路易.马勒 Louis Malle (1932-1995)

1958年,当克罗德.夏布洛尔的影片《漂亮的塞尔其》和让·鲁什的影片《我这个黑人》等一批较新颖的影片纷纷出现在法国银幕上的时候,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记者弗朗索瓦.兹.吉鲁,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来谈论当时的法国电影。这些由不知名的年轻人制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方法,带给法国电影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时几乎所有第一次参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的帽子。就连阿仑·雷及拍摄的《广岛之恋》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年,特吕弗拍摄的《四百击》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从此确立了新人的地位。

从1958年到1962年的五年间,大约有200多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真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汹涌潮流冲击面来,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它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同时,它不仅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 “新浪潮”这一名词作为一次电影运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被载人史册。 然而,由这么多积极热心的人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肯定会形成一种混杂的创新,即相异的追求,不同风格的创新。既然汇合成一股“浪潮”,就必须有其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就是:他们一致地反对当时流行的所谓“优质电影”。这种“优质电影”实际上是一种被大众兴趣所左右的、按照陈规俗套制作的商业影片。而这一时期的电影新人们则是要以一种艺术趣味来替代商业味。他们声势浩大的奋起推翻和打碎旧存的制片秩序,这一次运动对商业电影的确形成了极强烈的冲击。

“新浪潮”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首先,法西斯的垮台,历史性的审判,使得国际上的左派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其后,斯大林的去世,对他的重新评价,又使得左派势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和越南战争,再次使中间派开始感到失望。这时,整整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当时的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这些人,这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

“新浪潮” 发展中的五年:1958年是诞生年,特吕弗拍摄了《淘气鬼》,夏布洛尔拍摄了《漂亮的塞尔其》,两部处女作问世;1959年是幸福年,特吕弗的《四百击》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把巴赞推崇为他们的精神之父。 巴赞出生于1918年,逝世于1958年,即“新浪潮”电影诞生的那一年。他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这个新的电影运动,但他的理论却“新浪潮”作了开路先锋;他写了许多的影评文章,奏响了“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他创办的《电影手册》,集聚了后来成为“新浪潮”电影主将的年轻影评家 (《电影手册》至今仍是法国电影重要的理论刊物) 。巴赞的理论在50年代曾引起了西方的轰动,使得正统的“蒙太奇”理论受到冲击。巴赞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巴赞的理论还从电影与文学、戏剧、绘画等方面的区别中看到了电影自身与生俱来的捕捉自然与生活的能力。比如,与戏剧相比较,电影冲破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感,从而更接近生活;与绘画相比较,活动摄影(象)具有一种本质上的客观性和生动性;与小说、文学相比较,视象与文学形象更为真切的直观感受等等。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则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巴赞在评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中谈到:“它是生活中的各个具体时刻无主次轻重之分的串联:本体论的平等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锋的范畴”。影片与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反其道而行之,与戏剧实行了决裂。没有故事,从来不曾有过故事。只有无头无尾的情境,既无开始,又无中段,也无结尾。只有生活在银幕上流动。巴赞的写实主义理论会不会使艺术流于自然主义,会不会导致取消艺术呢?巴赞在反对戏剧化、故事化的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误解写实主义的含义,他指出:电影“最终还是为了使生活本身变成有声有色的场景,为了使生活在电影这面明镜中看上去像一首待”。这与我们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本质上是一个意思。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四百击》直接实践了巴赞的理论,是一个很能说明巴赞理论的影片。《四百击》描写了一个12岁男孩安托万,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关心,两次出逃,流落街头,后因行窃经受警察与心理学家的审问,被送进劳教营,后又逃跑出来奔向大海的过程。特吕弗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叙事语言始终保持在生活的渐近线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同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欢迎,为“新浪潮”的倔起打下了基础。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电影形成艺术的历史,正是电影的本性被人们认识的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有两点:首先是画面(光、色、影、宇幕)与音响(声、乐、画外音)和谐的融合,它以真实的时间与空间产生的视听效果,取代小说艺术的文字叙事元素;其次它享有时间与空间的切割、组接,以蒙太奇自由取代戏剧艺术中的时空限制。电影艺术汇合了小说艺术中享有的时空自由与戏剧艺术中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有人看到蒙太奇思维给电影带来的魅力,便把这种组接视觉形象与听觉效果的手段视为电影艺术的本性,将电影的基本叙事语法笼统归人蒙太奇中。蒙太奇理论这一理论的风行传播,在电影中“交叉镜头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杂耍蒙太奇”花样翻新。在30年代,蒙太奇表现手法达到了成熟的高峰。可是不久,它便随着滥用而陷入僵局,显露出它的片面性。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巴赞希望电影工作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巴赞提出的“场面调度”理论,几乎在一切方面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 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场面调度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场面调度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场面调度提示观众进行选择。这个理论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变革是导演与观众的关系变化。那种斧迹累累的蒙太奇艺术只能加深这种地位的荒唐性与欺骗性,始终使观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场面调度”的理论出于对观众心理真实的顾及,则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这个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吕弗是巴赞的忠实弟子,他说:“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戈达尔说:“电影就是每秒钟24画格的真理”。他们的电影观念,同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一脉相承。

“新浪潮”的特吕弗等人都没有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和学习,是通过在法国电影资料馆里看片得来的。他们在还不懂得应该怎样拍片的时候,却从那些坏电影中懂得了不应该怎么拍片,特别是他们所反抗的那种“优质电影”,那种靠巨额投资,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导演资历为主的制片制度,靠大量采用布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节吸引人,以及影片制作周期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与好莱坞在制作上毫无两样。“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戈达尔大声疾呼:“拍电影,就是写作”。特吕弗宣称:“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当他们自己拿到了摄影机之后,他们采取了与“优质电影”完全不同的制作方法:靠很少的经费,靠选择非职业演员,靠以导演个人风格为主的制片方式,大量的采用实景拍摄,靠非情节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观念,影片制作周期短等等。所以人们说:“新浪潮首先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优质电影”指的是从名学名著改编的、台词华丽、舞台味浓重、程序化的影片,讲究布景漂亮,演员耀眼,但缺乏艺术内涵)

法国新浪潮代表作:

瓦尔达的《短角情事》(Pointe courte, La ,1956)

路易.马勒的《死刑台与电梯》(Ascenseur pour l'echafaud,1958)

夏布洛尔的《表兄弟》(Les Cousins,1958)

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1959)

特吕弗的《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戈达尔的《精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 Breathless,1960)

夏布罗尔的《漂亮的赛尔日》(Le Beau Serge,1958)

特吕弗的《吉姆和朱尔》(Jules And Jim,1961)

戈达尔的《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1961)

瓦尔达的《五至七时的奇奥》(Cleo de 5 a 7 ,1961)

阿伦 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