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全名为Detective Comics,翻译过来就是“侦探漫画”。这个名字来源于DC前身——国家联合出版公司中的下属刊物之一,而让《侦探漫画》的打响名声的,就是1939年5月、第27期中的一个侦探角色——蝙蝠侠。(另外一位超人,诞生于1938年的《动作漫画》)

简单说说电影《新蝙蝠侠》,很久没有写正经影评了,主要是最近没啥值得写的。

之前短评都写了1000多字了,稍微拓展一下。

这部电影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那些想看超级英雄电影的朋友,应该会失望的,所以要做好心理预设,外加175分钟的片长,也挺熬人。

《新蝙蝠侠》是一部非常典型、且如假包换的黑色电影,虽然猫女赛琳娜和戈登局长都换成了黑人演员,但二位只是“换皮”,不像咱们老爷,连“芯”都黑了。

黑色电影

什么是黑色电影?这不是一个类型,而是电影概念,主要用来描述那种风格晦暗、主题悲观的犯罪电影。题材嘛,多数是侦探片,比如:

某位私家侦探,置身于一个犯罪舞弊丛生的底层社会,这里风气败坏、道德沦丧,官匪勾结,主人公已开始对社会有了认识,变得愤世嫉俗,他拒绝同流合污,却总是受到官方与犯罪集团的两面夹击,陷入了孤立危机之中。

黑色影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征是悬念多、惊险、影调阴暗忧郁,主题悲观,比如《第三个人》(上图)。而女性角色,那些表面光鲜的美女或贵妇,背后都有着悲惨的宿命,要么被恶人操控(《煤气灯下》)、要么是牺牲品(《黑色大丽花》)。

通常来讲,拍摄于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下图),是首部被认证为欧美黑色电影开端的作品,而蝙蝠侠的诞生于1939年的《侦探漫画》,比黑色电影还要早两年。所以,二者在各自的发展的历程中,因为题材的缘故,是有一定重合或交集的。

但这部《新蝙蝠侠》,彻底把蝙蝠侠这个角色,与黑色电影变成一个整体。

波顿、舒马赫、诺兰、扎导等前辈版本,其实都算有试图去描绘蝙蝠侠的侦探属性,毕竟老爷从娘胎出来就是个侦探,但由于题材的缘故,只是点到为止,而且上述几位导演,对蝙蝠侠的其他属性更加感兴趣。

比如蒂姆·伯顿版《蝙蝠侠》走哥特风路线,挖掘蝙蝠侠身上的诡异属性;乔·舒马赫接班的《永远的蝙蝠侠》等作品走朋克科幻风,蝙蝠侠盔甲连“nai头”都做出来了。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不言而喻,走写实犯罪路线,扎克·施耐德在《蝙超》里,玩暗黑科幻风。

所以这些电影中,蝙蝠侠的侦探属性,只会偶尔、或隐约地在特定时刻显露出来,多半是基于无法回避的剧情需要,哪怕是作为黑色电影粉丝的诺兰,都在电影中极力淡化蝙蝠侠的侦探色彩。

但马特·里夫斯则把蝙蝠侠的侦探属性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导演跟本·阿弗莱克彻底掰了的原因)

回顾《新蝙蝠侠》剧情和人设,是不是跟俺上述对黑色电影的描述非常相似。

哥谭市,一个纵容犯罪或与犯罪共融的世界。阴湿的街道、氤氲的环境、薄雾笼罩下的霓虹灯,给人强烈的压抑感,拍摄手法和低频音效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罗伯特·帕丁森版蝙蝠侠,从内到外就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大愤青”,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一心只想着复仇,用自己的行为给犯罪带来恐惧。

黑色电影中的侦探,通常是那种穿着高耸衣领风衣、带着礼帽,双手插兜徘徊于灰暗小巷和犯罪现场的形象,而蝙蝠侠这身“龙套”,恰好与这样的形象不谋而合。

只不过,比起一般私家侦探,蝙蝠侠还多了近身格斗+抓钩buff。

他穿梭在阴雨绵绵的穷街陋巷之中,几乎不信任任何人;他所调查的案件,常常涉及了庞大的黑白两道利益勾结,远远超出他原先预期的规模;他想远离这样的社会规则,但发现自己(家族)也往往深陷其中,甚至颠覆了自己的价值观;当然还有一位身世悲惨的美女,他希望把对方拉出火坑,但事态的发展最终往往不会如他所愿。

赛琳娜不正是黑色电影里常见那种悲惨宿命的美女设定吗?为了达成这一点,本片里连角色原设出身都改了,来自大人物对底层压榨的悲剧产物。只不过碍于猫女的原设,这个角色并未深挖,因为在传统黑色电影中,这样的女性角色,结局是无法逃出悲剧宿命的。

复仇使者与超级英雄

而把《新蝙蝠侠》拍成黑色电影的代价,就是该片与所有前人的版本相比,都要更加远离“超级英雄”的定位。

或者说,导演马特·里夫斯一开始就极力回避蝙蝠侠身上的超英属性,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蝙蝠侠与布鲁斯·韦恩的“合二为一”。

按照常理,布鲁斯·韦恩与蝙蝠侠之间是有极大反差效果,一个是花花公子,一个是暗夜骑士,这样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在前人作品以及漫画中最为鲜明。但本片中二者就没有这种反差感。因为黑色电影的气质,是不允许有布鲁斯韦恩这样的形象存在的。

所以在《新蝙蝠侠》中,布鲁斯·韦恩是各个版本里出镜率最低、被最少塑造的存在。哪怕出现,大白天也是丧的一批,跟蝙蝠侠本身没有任何区别。你可以理解为布鲁斯·韦恩就是黑色电影里脱下风衣的侦探。

虽然各位主创总是大谈这次对布鲁斯·韦恩的“创新”塑造,别听他们的。既然电影选择了这种风格,也别期待主角戴上面具和摘下面具时的性格反差,尤其是反派是谜语人,无论是漫画还是《永远的蝙蝠侠》,“谜语人猜到蝙蝠侠就是布鲁斯·韦恩”这种情节,都是重中之重,但在本片里,只是轻描淡写的噱头,因为二者本身就没有反差感,就算猜到也没啥意义。

说白了,这也是对布鲁斯·韦恩这个角色的一种“牺牲”。

相反,对蝙蝠侠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电影非常细致的展示了角色世界观倾覆+重建的过程,尤其是在谜语人的引导之下,最后一幕象征着其角色蜕变——从“复仇使者”转变到“光之引导者”。

开场20分钟一目了然,刚出道一年多的蝙蝠侠戾气相当重,他把父母的死归结于在这座城市的险恶与堕落,他要复仇。所以这是个让人谈之变色、连无辜市民都会畏惧的私刑者。但他深信,散布恐惧才有办法抑制犯罪,所以他每次都是“从黑暗里来,到黑暗里去”。

所以前半段这货别说是蝙蝠侠了,简直是个变态暴力狂,不说那些痛殴小混混的镜头了,最明显的就是他追企鹅人那段,把企鹅人的车顶翻之后,缓步朝主视角走来,弯腰朝车里看的场面,这不是蝙蝠侠,在这一刻,杰森、麦克·迈尔斯、电锯杀人狂灵魂附体。

而谜语人的所为和揭露的真相,不但颠覆这位的三观,更让他觉得,认识到“带来恐惧”、一味的复仇,只会滋生更可怕的罪犯时,他必须成为驱散恐惧的那个人——英雄。

开场独白也呼应结尾一幕,当蝙蝠侠拿着照明棒,引领受难市民脱困的那一幕,才让《新蝙蝠侠》,从黑色电影,变成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愤世嫉俗的私家侦探也完成蜕变。毕竟,蝙蝠侠身上的超级英雄属性,无法完全褪去。

对比传统黑色电影,本片改变了结尾和角色人设,因为黑色电影里主角的胜利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他会发现自己不得不服从社会规则,而这规则又是纵容犯罪或与犯罪共融的,导致他依然愤世嫉俗。因为无法改变这个丑陋世界。

但蝙蝠侠可以,因为他游离于体系之外,这就是蝙蝠侠存在的价值,至此才让在黑色电影中摸爬滚打的老爷,重新回归到了超级英雄行列里。

逆流而上

电影的风格鲜明,且喧宾夺主,掩盖了故事上的中庸。

没错《新蝙蝠侠》的故事其实一般。警探大战高智商连环罪犯的模式,花样折腾受害者,给警方留下线索,这些你都可以从《七宗罪》《十二宫》、乃至《人骨拼图》《电锯惊魂》,或者《名侦探柯南》里找到影子。

蝙蝠侠的破案的过程实则一般,前面折腾半天,最终把大boss定罪的还是一段录音,就挺让人扫兴的,而且谜语人的谜题也绝对谈不上精彩,至少不如游戏里《阿卡姆系列》那样让人“讨厌”。

PS,谜语人滚出哥谭市!

所以作为侦探破案片,电影的故事其实是不太合格的。但你也可以说,黑色电影本身就不太注重故事尤其是破案过程,而是在于侦破中所牵扯出来的背后事件,以及风格化的东西。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但必须要考虑的是,无论是黑色电影还是类似主题的片子,是与当下环境格格不入的。

打个比方,快餐电影和主流娱乐片,为了强调观感,都是强情绪、强转折作品;也为了掩盖故事上的不足,也会把节奏调得很快,观众被牵着走,突出临场观感,比如隔壁的超级英雄们。

但《新蝙蝠侠》完全相反,电影的故事本来不出众,还为了追求氛围,还把节奏搞得很慢很慢,导演马特·里夫斯在《猩球崛起2、3》里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做慢节奏,本作变本加厉,直接把片长搞到了175分钟,这对观众来说也是个考验,同时无形中也会放大故事上的平庸。

但俺并没有说电影不好看,只是该片不是那种主流娱乐电影,而是逆流而上的风格化+复古作品。

旧时黑色电影,黑白片时代的侦探片、70年代黑帮片,这些元素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完成了怪异的搭配。实际效果是,导演的目的达到了,电影的风格化肉眼可见——模糊了年代氛围、半哥特半赛博朋克且潮湿阴暗的哥谭市极致抢镜,来自《沙丘》的摄影师格雷格·弗莱瑟功不可没。音效氛围极致的低音炮,效果极致的沉浸,蝙蝠侠极致的黑色,画面极致的省电。

这种非主流的效果,起码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大众就不知道了,因人而异。

即便退一步说,虽然风格非主流,但内容上相对大众化,且导演知道自己这个故事在一众犯罪悬疑类型作品中并不出众,所以就干脆四平八稳的叙事,所以该片故事功底很扎实——节奏虽慢,但不至于难熬,再加上风格加持,会有一定沉浸效果。但与主流电影还是有一定距离,至少不如诺兰版那样观感跌宕。

所以,《新蝙蝠侠》是一部介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电影。

当然,也要考虑到,华纳与DC对该片的“放任”。

作为DC扩展宇宙(DCEU)之外的DC电影,该片敞开了拍,不会受到系统类型的限制,所以《新蝙蝠侠》跟那部《小丑》是同一种电影,后者干脆被拍成了文艺片,本片则是一黑到底。

二者的成片效果,都可称电影的胜利,是类型片的狂欢。

但话又说回来,之所以敢这么“任性”,完全得益于蝙蝠侠的大名,老爷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才让这部耗资2亿的电影,敢拍成这个样子。

截至目前该片北美票房3亿,全球票房6亿,纸面上已经回本了。

但这样标新立异的格调,以及近3个小时的片长,也决定了电影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救市之作,想要在商业领域再上一个台阶,并不是容易。

就像出品方华纳在电影公映之前,呼吁各大影院,要调高亮度的声明一样。这部电影的视听效果,是非常值得大银幕环境,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

《新蝙蝠侠》就是一部追求极致作者风格,同时还要巴望着主流娱乐青睐的电影,跟蝙蝠侠本人一样,时而是大富二代,时而是黑暗骑士,矛盾的统一体。

但正因如此,不正是电影的魅力吗?